出品:北美朗诵之友诵读剧乐部<br>原著:根据叶广芩小说(片断)改编<br><div>总策划:李 宁<br>改编/导演:乔 峻<br>录音/制作:穆建西<br>美篇制作:琪 琪</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状元媒》排后有感</b></div></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改编/导演 乔 峻</h3><div><br></div><h5> 叶广芩可以说是继老舍之后的“京味文学”当之无愧的翘楚。她的小说受到读者的广泛喜爱。她2019年创作出版的《状元媒》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了一个晚清皇族家庭在几十年动荡的岁月里所经历的离合悲欢。</h5><h5> 在读到小说中主人公作家广芩与第三代的邂逅和思想观念的撞击时,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把这一段改写成角色“诵读剧”的冲动。而且几乎是同时就在脑海里浮现出几位我们“北美朗诵之友诵读剧社”的“角色”人选:宜修具有“老北京”的背景,诵读中蕴含着一种爽朗、洒脱和大气。虽然离乡日久,她的“京腔”不是忒浓(确切地说,书中人物也是长年生活在西安的北京人,“京腔”大概也不太纯正),但气场犹强。还在中国传媒大学读书的高子涵,声音里自然地发散着青春气息、时代气息,很适合表现一个典型的城市“小资”——虽然表演中“世故气”略显不足(我们也很难要求一个20岁的大学生迅速地“世故”起来),不用说这需要一些体验和历练。饰演“六姐”一角的董思奇,是资深的播音大咖。虽然是100%的上海人,她却凭着经验和天资,把一个恪守大家习俗的老知识分子拿捏得恰到好处。作为“中青代”代表人物的“儿子”,胡宗元刻画了一个玩世不恭、“痞气”十足的现代公子哥形象,颇具这个族群的“时代特征”。只有几句简短台词的武斌,把一个五星级宾馆服务员职业上的谦恭、刻板和骨子里的不屑表现得可圈可点。几位诵友的倾情表演,经过建西导演的巧妙剪辑和“点睛”,让我们比较好地呈献给大家一部(但愿能)表现作家原意的有声作品。希望大家喜欢并且帮助我们提高。我们的努力不会停歇。</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点击收听音频</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演 员 表</b></h1><h5 style="text-align:center;">(按出场先后为序)</h5><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解说 穆建西、琪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家(广芩) 宜修 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博美 高子涵 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咖啡馆服务生 武斌 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的儿子 胡宗元 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姐 董思奇 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状 元 媒</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作 叶广芩</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改编 乔 峻</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说叶广芩是继老舍之后的“京味儿小说”的领军人物绝不为过。她的《状元媒》更是把几代北京人的喜怒哀乐表现得鲜活、生动,有血有肉,呼之欲出。我们在这儿节选一段,以角色呈现的方式,再现书中的一个情节。</p> <h5></h5><h5><b>广芩:</b></h5><p></p><h5> 上个周末,我正在家里一如既往地“爬格子”,一个年轻姑娘打来电话,说是我在北京的六姐的孙女儿,叫博美,这两天到西安来旅游,六姐嘱咐她来看看我。</h5><h5> 我这儿,一年到头也难得有个人来造访光顾。而今,六姐忽然派了“特使”来看我,我自然得好好准备准备。不来人吧,闷得慌;要来人吧,又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了!手头的东西也写不下去了。我大概是老了。</h5><h5> 这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有一搭没一搭地整理着,一个衣着入时、娇小文静的姑娘摁响了门铃。</h5><p></p> <h5></h5><h5><b>博美:</b>“您好。我是从北京来的……”<br><b>广芩:</b>“是……博美,是吧?”<br><b>博美:</b>“是。奉了我太太的嘱咐来看望七姨太太。”<br><b>广芩:</b>“快进来,快进来。甭自报家门,就听你这称呼,我就知道是我姐姐的孙女儿来了。咱们满族人管祖母叫太太,管母亲叫ne ne,可不象如今电视剧里“额娘、额娘”地傻叫,让人听着别扭。我跟你太太是姐妹,所以你叫我‘姨太太’是一点儿没错。”<br><b>博美:</b>“是呢。我太太常说现在的电视剧整个儿是胡编乱造。<br><b>广芩:</b>“那你见了七姨太太,是不是还得请个蹲儿安什么的?”(笑)<br><b>博美:</b>“哈哈哈哈,七姨太太您可真幽默,不愧是大作家。可不象我太太,在我们小辈面前总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h5><h5><b>广芩:</b>“那是!我六姐是谁?妇产科专家!她的生活里充满了无菌、严谨、规则、诞生和死亡。她的身心99%都在她的事业上。不用说你们孙子辈儿的,她在我们姐妹儿的印象里都是那么遥远,一如月亮里的嫦娥,冰冷冰冷的,望也望不到,摸也摸不着。”</h5> <h5><b>博美:</b>“姨太太总结得太精辟啦!”</h5><h5><b>广芩:</b>“丫头嘴真甜!看看,姨太太专门给你准备的,这房间里,新换的床单、被罩……不过现在咱们先商量商量晚上到哪家饭店去吃饭,你好好品品西安风味儿……”<br></h5><h5><b>博美:</b>“不不不,姨太太您别忙乎。我来的时候太太交代了,不能给姨太太添麻烦。我已经在招待所订了床位,饭也在外头吃……”<br><b>广芩:</b>“这说哪儿去了!招待所哪儿有家方便,家里多好。想吃什么咱们可以自己做,比如小豆粥、豆浆什么的。想出去逛的话,姨太太陪你逛。”<br><b>博美:</b>“还是不麻烦了,住在外头挺好的。”<br><b>广芩:</b>“那……成啊。你们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我也不勉强。”</h5> <h5></h5><h5><b>博美:</b>“姨太太您这写的是太姥姥的事儿吧。这段事情我太太讲过,挺有意思。太姥爷和太姥姥‘愿为连根同死之秋草,不做飞空之落花’,让我们小辈望尘莫及,好想也有那样的经历。”</h5><h5><b>广芩:</b>“哎呦,你能这么看,我太开心啦。比我那个狗屁博士的混账儿子有水平!”<br><b>博美:</b>“姨太太您真会夸人!” <br><b>广芩:</b>“哎呀,还是女孩儿好啊!女孩儿就能安安静静地跟你谈些个‘连根同死’的情感话语,让人心里舒坦。我这辈子遗憾的就是没有个女儿。”<br><b>博美:</b>“嗯~ 姨太太您就是这么说说。象咱们这样的传统大家庭,恐怕还都是喜欢男孩子的。”</h5><div><h5><b style="color: inherit;">广</b><b>芩</b><b style="color: inherit;">:</b><span style="color: inherit;">“呵呵。这多少年啦!我上次在北京见到你的时候,你还上幼儿园呢。那回你们幼儿园汇演节目,你没能当上‘小红帽’,还哭鼻子。我说你去演‘大灰狼’呗,大灰狼多厉害!你说大灰狼是男生演的。我是漂亮小女生!漂亮小女生只能演小红帽!我跟六姐——就是你太太说,小小年纪就知道自己是‘漂亮小女生’,这孩子女性意识很强。我照她这么大,什么心思也没有,就知道吃。六姐说,‘你哪儿能跟她比?这小丫头片子精着呢,很知道自己的漂亮的资本,一转一个心眼儿,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把你转进去了。’哈哈哈……”</span></h5></div> <h5></h5><h5><b>博美:</b>“这20多年前的事儿您还记得,我那时候儿还没上学,现在硕士都毕业了。那时候还为没演上‘小红帽’伤心。后来在大学业余京剧团唱青衣,还在票友大赛上拿过奖呢。我太太说我的扮相跟她去世的大姐很像。有一回太太到我们学校看《锁麟囊》,哭得眼睛都肿了。我说至于吗您?《锁麟囊》又不是什么悲苦戏,《春秋亭》一折是出嫁,富贵荣华加热闹,有什么好哭的?您猜我太太说什么?”<br><b>广芩:</b>“我不用猜,你太太是又想起我们的大姐了。哎~ 我们的大姐啊,是金家的长女,是大格格,当年是北京名媛义演,她唱的是‘大轴儿’,演的就是《春秋亭》这场,轰动京城,都说大格格的艺术感觉特别好,秉承了你太姥爷的艺术气质,可惜死得太早了。”</h5><h5></h5><h5><b>博美:</b>“是啊。太可惜了。”<br><b>广芩:</b>“诶,博美你大学是学什么的?”<br><b>博美:</b>“是经济管理兼计算机软件两个专业。”<br><b>广芩:</b>“那你现在在哪儿上班呐?”<br><b>博美:</b>“还在找……一时没有合适的。”<br><b>广芩:</b>“有朋友了没有?”<br><b>博美:</b>“……正在处…… 诶,姨太太,这张照片就是太姥爷和太姥姥大婚礼服照吧?”</h5> <h5><b>广芩:</b>“就是。你看你太姥姥,婚礼上还凤冠霞帔的一幅淑女的排场。没想到新婚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就跑回了娘家。穷人家的姑娘不怕跑路,撒开大脚片子一刻不歇地往朝阳门外赶,没一个钟头就到了南营房。到了家门口儿,天刚亮,大街门竟然没关。家里头一个人没有。鼻子一酸,眼泪就下来了……”</h5><h5><b>博美:</b>“真不知道老太太如此举动可怎么收场。”</h5><h5><b>广芩:</b>“那个年月,一个出嫁的女人还能‘作’到哪儿去!”<br><b>博美:</b>“现在也有在婚礼上当场变卦的,我一同学就是。就因为新郎母亲的一句话没说好,新娘就把婚纱当场撕烂,把花扔得满世界都是!还不算完,又照着新郎肚子踹了一脚,让西装革履的新郎捂着肚子蹲在地上,半天站不起来。新娘抢过麦克风,郑重宣布‘离婚’!宾客们本来是来看‘龙凤呈祥’的,却看了一出‘孔雀东南飞’!</h5><h5><b>广芩:</b>“也不错,反正都是戏。”<br><b>博美:</b>“新娘为了下台,只好离婚。离婚一星期再复婚,一切再从头表演一遍。不过这回婆婆学乖了,不敢乱说乱动了。”</h5> <h5><div>[咖啡厅柔美的音乐]</div><div><br></div> 下午,博美请我在饭店喝咖啡。现磨现煮的巴西咖啡豆,浓香四溢,跟家里冲泡的“雀巢”是两个档次。我在杯子里使劲倒奶精……<br><br><b>博美:</b>“其实咖啡里最好是什么也不兑。这样味道最醇,能品出蒙帕纳斯夕阳的味道。”</h5><h5><b>广芩:</b>“别笑话老太太啊。我不懂你说的‘蒙帕纳斯’是什么。”</h5><h5><b>博美:</b>“Oh,sorry。蒙帕纳斯是法国巴黎的一条街,那儿的咖啡馆最有名。毕加索、海明威、左拉、凡高、弗洛伊德等一大堆大师、名人都曾经是那里的常客。夕阳西下,咖啡馆里,橙黄的阳光与漂荡的咖啡浓香融合在一起,那是艺术家们的精神凝聚,是进入至高境界的必须。”</h5><h5><b>广芩:</b>“哎哟,要说我也跟着各种代表团走过不少国家,却大多是走马观花,体会不出日本洞爷湖的太阳和中国洞庭湖的太阳有什么区别;说不出伦敦的麻雀是否比北京的更肥硕;在托尔斯泰庄园里溜达,只是觉得那个园子大;在马克·吐温故居徘徊,只是觉得房子好……我这人的感觉就是粗糙、阳光,缺少你们年轻人的细腻,更缺少艺术的感染力……”</h5><h5><b>博美:</b>“姨太太挖苦我啦。”</h5><h5><b>广芩:</b>“我说的是真话。”</h5> <h5><b>博美:</b>“姨太太,其实我还一直在想咱们先前说的,有关太姥姥的话题。名分真有那么重要吗?”</h5><h5><b>广芩:</b>“难道现在就不重要了?我结婚的时候,必须得先到民政局办事处登了记才能去结婚旅行的。没有结婚证旅馆里两口子不能住一处。有时候公安局协同旅馆的人半夜就来敲门查房……”<br><b>博美:</b>“说到底,还是个观念问题。现在谁管谁呢?大家都是怎么随意怎么来。听太姥姥经历过的这些事儿,就像听传奇一样。跟您们比,我们这一代显得太单薄、太简单了。真希望能有您们那样的阅历啊。但毕竟社会进步了。”</h5><h5><b>广芩:</b>“哈哈哈……你的这个想法跟我儿子的不是如出一辙,也是相映生辉!我儿子就常在电脑前伸着懒腰嚎叫,‘怎么还不打仗啊!’要不就痛不欲生地跟我说,他生在了一个‘无运动’的时代,无聊极了!人生苍白得像张纸,日子跟复印机印出来的似的,一天跟一天,一年跟一年没什么差别。”<br><b>博美:</b>“哈哈哈……,他真这么想啊。”</h5><div><h5><b style="color: inherit;">广</b><b>芩</b><b style="color: inherit;">:</b><span style="color: inherit;">“其实我挺羡慕你们的。假如生在这样一个时代,我相信你太姥姥也一定情愿嫁一个普普通通的北京平民,过那平静淡泊的日子。可是我们都不能,我们被卷入各种漩涡,旋得找不到自己,旋得头破血流。这些年总算风平浪静,体会到淡中真味。人也老了。”<br></span><b>博美:</b>“人生极其有限,我虽然没有您对日月由曲折变为简单,由深刻变为浅白的理解,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抓住一切机会,享受短暂人生,为生命的每一刻制造出人生的最高价值。”<br><b>广芩:</b>“嗯……我听着有点懵。看来这就是代沟吧。”</h5></div> <h5></h5><h5></h5><h5>[手机铃声]<br><b style="color: inherit;">广</b><b>芩</b><b style="color: inherit;">:</b><span style="color: inherit;">“喂?”<br></span><b>叶子:</b>(电话中)“诶,老太太,我到宾馆门口了。您赶紧出来。”<br><b>广芩:</b>(对博美)“我儿子开车来接我回去了。(对电话)你不进来见见客人呀?”<br><b>叶子:</b>“您当这是咱家门口菜市场哪,想停就停?这儿是五星级宾馆!想停车得付费让人家专门司机去停。行了,我也甭跟您费话了。麻利儿的吧您。”</h5><h5></h5><h5><b>广芩:</b>“噢噢噢,行行行……(抢着付咖啡钱)唉,服务生,结账。”<br><b>博美:</b>“不用。姨太太,我在这儿可以记账,不用交现金的。”<br><b>广芩:</b>“我是东道主,来西安哪儿有让小辈儿花钱的道理!”<br><b>服务生:</b>“两杯咖啡,两块小点心,一共510……”<br><b>广芩:</b>“噢……五……多少?”<br><b>服务生:</b>“五百一十整。”</h5><h5><b>广芩:</b>“噢……五……一、二、三、四、五……五百一十,正好。谢谢你。”</h5><h5><b>服务生:</b>“谢谢光临!”<br><b>博美:</b>(掏出一个包儿)“这是给姨太太买的一点儿礼物,希望您喜欢。”<br><b>广芩:</b>“还给我买了礼物?”<br><b>博美:</b>“一条披肩。听我太太说您喜欢穿旗袍,配上这个最合适。”<br><b>广芩:</b>“那我也不客气啦。愧领。”<br><b>博美:</b>“姨太太再见。”<br><b>广芩:</b>“再见再见。”</h5> <h5></h5><h5>[汽车行驶的声音]<br></h5><h5> 在回家的车上,儿子好一通揶揄我。<br><b>叶子:</b>“500元钞!心疼了吧,老太太?”<br><b>广芩:</b>“你怎么知道五百多块?”<br><b>叶子:</b>“您那儿手机没关机——整个儿一现场直播!就差画面了。不过我可以脑补那热烈场面……”<br><b>广芩:</b>“你就知道贫!是够宰人的哈。可我总不能让客人掏钱。再说她还没有工作。”<br><b>叶子:</b>“没工作她能住五星级?”<br><b>广芩:</b>“博美说她住在招待所里。”<br><b>叶子:</b>“哎,宾馆也是‘招待之所’呀。人家顺着您老太太说您就当真了!不住这儿她怎么能让人记账?”<br><b>广芩:</b>“你管她住哪儿呢!博美怎么说也是亲戚。论辈份你还是人家的舅舅,就不知道厚道一点儿。”<br><b>叶子:</b>“都什么年月了,您还讲‘厚道’!老实本分现在不是优点,是傻X的代名词。”</h5> <h5><b>广芩:</b>“亲戚之间的感情是要靠走动联络的。你是独生子女,缺少亲情观念……”</h5><h5><b>叶子:</b>“亲戚就是麻烦。现在是越简单越好。就您这十几位兄弟姐妹,在下不敢恭维,个个都是国际标准的遗老遗少,给他们的儿女拖累大了去了!一到过年,您就让我拉着您上北京,跟个小催巴儿似的提拎着‘稻香村’的点心匣子挨家儿送,哪家儿走不到都挑眼!您看我们小辈儿,谁跟谁都不来往,没礼儿可挑……”<br><b>广芩:</b>“你停车!我不给你增加拖累了!你别拉我了。”<br><b>叶子:</b>“干嘛呀?您真是,说风就是雨的。得了,我不跟您说话了还不行吗?”<br><b>广芩:</b>“最好!你以为我想说吗?”<br><b>叶子:</b>“那您还下车吗?”<br><b>广芩:</b>“嘿!我刚醒过味儿来。这车是我掏钱买的,应该下去的是你,不是我!”<br> 儿子一脚油门儿,差点儿把我闪一跟头。</h5> <h5></h5><h5>[开门声]</h5><h5> 回到家里,打开博美送我的披肩。软缎质地,夹里儿,淡紫色,两头儿绣着藕荷色的芙蓉花,花心隐隐点缀着两颗小玻璃,做工精致,高贵素雅,应该算是我所有行头里的上品。打开衣柜,在各件衣服上比划着,好像件件都能配得上。</h5><div><br><h5><b>广芩:</b>“女孩儿送的礼物就是比男孩儿送的可心。上回我过生日,你给我送的什么呀?一只流油的烤鸭子!”<br><b>叶子:</b>“哎,烤鸭不好吗?多实惠!”<br><b>广芩:</b>“你不知道我血脂高!”<br><b>叶子:</b>“难道这个就好,什么颜色啊?”<br><b>广芩:</b>“颜色怎么啦?”<br><b>叶子:</b>“颜色不正!小老婆色。”<br><b>广芩:</b>“你给我住嘴!”</h5></div><div><br></div><h5> 晚上,博美打来电话,感谢我下午的咖啡。告诉我明天就走了,怕打扰我写作,不来告辞了。……<br> 睡前,我给北京的六姐打了个电话。</h5> <h5></h5><h5><b>广芩:</b>“六姐啊,挺好的吧?”<br><b>六姐:</b>“谁……老七呀。”<br><b>广芩:</b>“谢谢你让博美来看我啊。我挺喜欢这个安静的姑娘的,跟那些浮躁张狂的现代女性比,简直就是凤毛麟角。真是你调教有方,不象我那个不着调的儿子……”<br><b>六姐:</b>“啊?你说什么?博美上你那儿去啦?嘿!这丫头!真有她的。”<br><b>广芩:</b>“诶?她来你……不知道哇?”<br><b>六姐:</b>“这丫头已经有些日子不着家了。前些天她拿了一条缎子披肩来看我,让我连披肩带人一块堆儿推出去了!”<br><b>广芩:</b>“是……什么披肩?”</h5><h5><b>六姐:</b>“一条淡紫色的,软缎披肩,绣着芙蓉花,花蕊里镶了两颗钻石,是从日本买的,八十几万日元,合人民币5万多块。”<br></h5><h5><b>广芩:</b>“……那你干嘛不要啊?”<br><b>六姐:</b>“要是她挣的,哪怕是块不值钱的手绢儿,我也要。可惜不是!”<br><b>广芩:</b>“怎么不是?”<br><b>六姐:</b>“这事儿我实在不愿意提。”<br><b>广芩:</b>“你瞧你都把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怎么又不说了?”</h5> <h5></h5><h5><b>六姐:</b>“这个博美,不知是个什么性情!大学毕了业,先在机关里当公务员,又跳槽进公司,后来倒股票,弄房地产,结果哪样儿也干不好,哪样儿也干不长。到最后呢,嫁了个商人,有钱有车有别墅,也不工作了,揣着护照满世界转,这个月上巴黎,下个月上夏威夷……再不就在家里跟她养的一群洋狗厮混。她自己不生儿子,管狗叫儿子,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老七……”</h5><h5><b>广芩:</b>“呵呵,整跟咱们家的七位爷一样……”<br><b>六姐:</b>“她找的那个男人比她大好多。”<br><b>广芩:</b>“能大多少?大18吗?”</h5><h5><b>六姐:</b>“大28!”<br><b>广芩:</b>“啊?那……你这个孙姑爷快60啦。”<br><b>六姐:</b>“可不怎么的!这还不是问题所在。那个商人人家有老婆,名媒正娶的老婆。咱们这个是个小!要是旧社会强取豪夺,仗势娶人,强迫她去当小老婆也情有可原。可她呢,是自己愿意的,没人强迫她。……”<span style="color: inherit;">[成背景音]</span></h5> <h5> 我一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的母亲没文化,穷,尚且知道人穷志不短,为自己的名分而努力抗争。但是她的后代却发生了逆转,心甘情愿地做母亲不可能认同的事。这莫不就是博美所说的“社会进步了”,得抓住生命的每一刻,让它生出最高的价值?<br> 年轻人,你缺了点什么……<br> 六姐还在电话那头啰嗦,话匣子既然打开了一时就难以关上,说什么老爷子、老太太要活着得要被气死,说什么金家其他人要知道得笑话死……<br> 我把电话挂了。我还没回过神儿来,我得好好想想。<br> 那条美丽的披肩被我收到了柜子深处,没有拿出来用过。<br></h5>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演 职 人 员 简 介 </b></h1><h5 style="text-align:center;">(按出场先后为序)</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导演 乔峻</b></p><p class="ql-block"> 生于北京,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英语系。后留学美国,毕业后留校工作直至退休。现居美国新泽西州。年轻时即喜爱诗词、朗诵、戏剧表演,乐此不疲,老而弥坚。希望用诵读表达一个读书人的情怀和对世事的感悟。曾担任第一、二届“北美朗诵之友”云春晚总导演、“北美朗诵之友”网络诵读剧《雷雨》总导演、诵读剧《疫往情深》导演和徐博文老师的扮演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广芩 宜修 饰</b></p><p class="ql-block"> 身为“北京人在纽约”,宜修自幼接受朗诵、表演等艺术训练。少儿时代曾为广播电台的少儿节目客串朗诵。留学期间曾兼职“中国广播网”的新闻翻译、播音。其朗诵作品以温婉、深情见长。代表作包括《请给我一段老时光》、《母亲,我叫钓鱼岛》、《如果没有李白》等。曾参与美国长江剧团的《啼笑姻缘》、《孤蓬万里征》、《西太后》以及美国枫香剧社的《海外剩女》话剧演出,并参与诵读剧、配音及电视广告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博美 高子涵 饰</b></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学生。2022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现场主持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服务生 武斌 饰</b></p><p class="ql-block"> ERP工程师、现居美国费城。“北美朗诵之友” 成员,参演过“北美朗诵之友”网络诵读剧《雷雨》第一、二幕中的周萍;热情开朗、喜爱诗词朗诵、音乐;业余时间陪孩子成长,称职奶爸。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儿子 胡宗元 饰</b></p><p class="ql-block"> 剧中演儿子,生活当孙子。退休老费人,搞笑老玩童。木工、电工、水暖、手表装配、CNC机床编程、医生、教师、编辑、翻译。行行敬业,件件精工,顺带发明。爱诗词,从不守格律,非有意,病历报成评书。图省字,汉译多为打油诗,化余热,勤供热汤飨老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六姐 董思奇 饰</b></p><p class="ql-block"> 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汉语桥美国南方八州选拔赛评委主任。资深播音员节目主持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录音制作 穆建西</b></p><p class="ql-block"> 软件工程师,现居美国马里兰州。“北美朗诵之友”节目总监制、导演。2020年,他成功地录制、编辑、发表了“北美朗诵之友”网络诵读剧《雷雨》和《骆驼祥子》(片段),开启了诵读剧云制作的先河。2021年2月,他又主导录制、编辑并现场导播了首届“北美朗诵之友云春晚”,获得了广泛的好评。2021-2022年,参与录制了话剧《日出》片段,电影《原野》片段配音,广播剧《组织部长的眼光》,话剧《阮玲玉》片段,广播剧《后宫甄嬛传•三个女人》。他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热爱戏剧表演和诗词朗诵,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过许多朗诵作品。他参演了“北美朗诵之友“的网络诵读剧,受到行家和网友的广泛赞誉。他热心社区公益活动,义务参加过许多华人大型节目的音频视频制作,积极努力地推广中国文化艺术在北美的普及和发展。</p> 感谢您的聆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