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退休生活,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退休后,我与我的退休朋友,有了更多的闲暇时光,因有一样的兴趣爱好,便开始一起尝试摄影。我年轻时就喜欢拍照,走到哪儿拍到哪儿。摄影不仅是为了追求艺术梦想,更是为了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摄影既为自己增添了生活趣味,又让自己锻炼了身体,还丰富了退休生活的内涵。春节前后,我与拍友先后走进台儿庄古城、大洪曼谷风景区等地拍摄铁打花,丰盈快乐了自己的退休生活。</p><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我们背着相机,走进台儿庄古城。夜幕下的台儿庄古城,真的是美得让人陶醉。这座古城在2008年重建后,85%以上的建筑和街道都恢复了旧时的模样,仿佛穿越了时光。走进这座“江北水乡”,一路看到了商贾云集、歌声此起彼伏、夜市繁华、游人如织的景象。尤其是夜晚,彩灯如织、渔火映衬、灯笼高挂,整个古城显得格外繁华。</p><p class="ql-block"> 一路游览一路欣赏,徒步奔赴台儿庄打铁花现场。 “火龙钢花”非遗打铁花表演,这是一场台儿庄古城浪漫花的火表演,被誉为“银河落九天”。打花艺人用花棒将上千度的铁汁击打到棚架上,瞬间照亮黑夜,流星如瀑,绚烂至极。</p> <p class="ql-block"> 退休对我和我的朋友而言,不仅是一段职业生涯的圆满落幕,更是人生新篇章的美好开启。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而出,我们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悠闲时光。这段退休生活,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每一笔都充满了色彩与生机。</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的我们,终于有了时间去追求那些年轻时因工作繁忙而搁置的梦想。我们重拾起了对摄影的热爱,拿起相机,走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用镜头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无论是晨曦初露的宁静,还是夜幕低垂的繁华,都成为了我们镜头下的永恒。</p><p class="ql-block"> 慢步台儿庄古城,夜景灯火璀璨,借用导游的话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比不上台儿庄的灯火辉煌。我们一行一年多次来到枣庄,今天游游古城,主要是拍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p><p class="ql-block"> 铁花飞溅映夜空, 生活点滴在心头。打铁花,是台儿庄古城夜晚的定时节目,这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一千六百度的高温,铸成铁花,需要高超的技艺,它不仅是一种视觉的艺术,还蕴含丰富的文化寓意,象征富贵吉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花与发的谐音,更是祝福兴旺发达。</p>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的生活,是一种新生,更是一份享受。我们要尽情享受退休后的美好时光,生活无恙,岁月生香,如此一意孤行的活着,也是不枉此生。烟火里谋生,镜头下谋景,文字里谋心,音乐里谋魂,做个温润善良的老人。台儿庄,这座位于山东南部的古城,充满了历史的气息。漫步在冬日里的街巷中,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参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感受那段血与火的历史,英雄的壮丽事迹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冬天的台儿庄,古城仿佛变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将历史与现代、宁静与繁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里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令人心醉的自然风光,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踏入台儿庄的古城,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繁华时代。古老的街巷静静铺展在眼前,拱桥横跨水面,古街上的瓦房依旧保留着历史的痕迹。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时光的呢喃,感受到岁月的流转。</p><p class="ql-block"> 沿着古街,可以看到一间间古色古香的小店,展示着各种手工艺品和文艺小物。每一件物品都蕴含着设计师的智慧和匠人的心血,品味其中的韵味,仿佛有一种穿越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生活美好,未来可期。 退休生活刚刚开启,用乐观的心态,健康的方式,去追寻那最美的风景,去享乐那最快乐的时光,去迎接那美好的明天,让自己更充实、更健康、更快乐、更幸福 。都说退休是开启人生第二篇章,是人生第二次生命,与前半生同样珍贵 。虽然是拥抱夕阳的过程,但黄昏里依然富有诗意,也要活出情趣、活出美好,活出不一样的韵味。</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走进冬日的台儿庄古城,美在她的宁静与祥和。但当踏入这片沉睡的土地时,会发现,那是一种深深的安宁与和谐。古老的建筑在雪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庄重而神秘,仿佛每一砖每一瓦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尽管天气寒冷,但古城的热情与温暖却从未减退。在古城内,既看到热气腾腾的小吃摊,香气四溢的特色美食,又让人忍不住驻足品尝。那是一种从心底涌出的热情与温暖,让人忘记了冬日的寒冷。</p><p class="ql-block"> 当夜幕降临,古城仿佛苏醒过来。那是一种与白天完全不同的美丽。古城的河边古色古香的店铺,被霓虹灯装饰的光怪陆离的小桥都倒影在水中,年轻的姑娘摇着橹船,载着游人,唱着小曲在小河中漂荡 。城中的广场上有传统的舞龙灯 ,打铁花的表演。金色的铁花,飞向夜空,再倒影在水中,美景让人无法形容,让游人沉醉在其中迟迟不肯离开。</p> <p class="ql-block"> 退休生活,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新生活的开始。让我们用镜头捕捉那些美好的瞬间,用心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让每一天都充满阳光和希望。游在夜晚的台儿庄更是魅力四射,古街上的灯光亮起,宛如一颗颗明珠点缀在黑夜之中,照亮着一段段历史的故事。夜晚的古城,静谧而又热闹,有流动的街头艺人,有品味独特的小吃摊,还有热情奔放的表演者。</p><p class="ql-block"> 火光映照笑脸红,岁月静好享平凡。打铁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仿佛在夜空中绽放出一场绚烂的烟火盛宴。铁块在高温中熔化,变得柔软而富有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用尽全力,将铁水挥洒向空中,瞬间,火花四溅,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漆黑的夜晚。那一刻的光芒,耀眼而璀璨,仿佛驱散了所有的邪祟,点燃了人们心中的希望之火。站在现代的我们,似乎能感受到古代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摄影,作为一种捕捉光影的艺术,让我们通过镜头将这美好的瞬间定格为永恒。无论是逆光、侧光,还是迎光,夕阳下的冬日景色总是那么迷人。退休后,我们有精力、有时间拿起相机,去捕捉那些被时光遗忘的美好。如何拍好铁打花,首先要了解龙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图腾,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的内涵。</p><p class="ql-block"> “火龙钢花”有着千余年的历史,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人在龙中舞,龙在火中飞”。火龙钢花有着“中华第一龙”的美誉,在这场充满梦幻的实景演出中,一条红色的巨龙在一朵朵巨大的金色花朵下来回摆动,“龙”与“火”完美的配合,演绎出现场的炫美、磅礴、壮观。演出时,一群汉子们赤膊上阵,他们手持红色巨龙,每一节上都喷发着耀眼的火光,在铁水流星中闪转腾挪、疾走如飞,与钢花共舞,人龙合一,气贯长虹。表演者奋力将铁水打向空中,瞬间绽放出万颗流星,随之形成一朵朵小花,漫天纷飞,似火龙银花,呈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灿烂绚丽的盛世风景。</p> <p class="ql-block"> 我与我的朋友,退休后就如痴如醉地爱上了摄影,把生活拍成了风景,把快乐拍成电影,有拍照相伴,我们的退休生活过得顺心自然,所拍的风景图片也更像一首诗,如诗如画。“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每当我读到稼轩的这句词,脑海中便会浮现出打铁花的壮丽景象。打铁花,这一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场惊鸿盛宴,在历史的轮回中演绎着独特的魅力。星火灼灼,点燃了群山万壑;千树繁花,照亮了云霄九天。</p><p class="ql-block"> 杨绛先生所说:“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的自身。”通过摄影活动,锻炼身体,让健康保持更长久,让余生活力十足,从内到外绽放着最精彩的自己。通过调整心态活得更自洽,让余生看得清楚悟得明白,真正享受平淡而静好的生活。在打铁花的现场,我目睹了师傅们将铁柔化成汁的过程,他们的匠心精神令人钦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坚守和传承,我们才能在这腾空而收的灿金中,品味到中华文化的魂魄。</p><p class="ql-block"> 打铁花不仅仅是一场烟花秀,更是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它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让我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跨年的时刻,看着打铁花在夜空中绽放,我不禁感叹,烟火就像是相机的闪光灯,照亮了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p> <p class="ql-block"> 摄影不仅仅是一种记录手段,更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过程。从构图到光影调控,每一张照片都是摄影师内心的映射。对于退休者的我们而言,在不断探索如何拍出更好照片的过程中,唤醒内心深处对美的追求以及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打铁花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打铁花多流传于黄河中下游,以河南、山西最为流行,开封打铁花更被誉为黄河流域十大民间艺术之首。</p><p class="ql-block"> 打铁花表演时,在一处空旷场地搭出六米高的双层花棚,棚上密布新鲜柳枝,上面绑满烟花鞭炮和起货等,棚中间竖立一根六米高的老杆,使花棚总高度达到十米以上。旁边设一熔炉化铁汁,十余名表演者轮番用花棒将千余度高温的铁汁击打到棚上,形成十几米高的铁花,铁花又点燃烟花鞭炮,再配上“龙穿花”的表演,场景蔚为壮观,呈现出惊险刺激、喜庆热闹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退休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而摄影就是讲述这些故事的一种方式。透过镜头,展示自己的的视角,传达情感和理念。每一次按下快门,其实都在诉说着一段独特的故事。今天专拍打铁花,就要了解打铁花的历史,从而有针对性地拍好打铁花。</p><p class="ql-block"> “打铁花”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初源于工匠们的祭祀活动,与当时的炼铁业和民间信仰有密切关系。每年年初,五门工匠开业之前,为首的工匠就会经过协商,搭好花棚,并在花棚的北方,面向南搭一神棚,选定吉日,到本县老君庙、火神庙中献上各种祭祀品。之后,五匠中各门店、字号内的所有人等,都抬着本店供奉的老君神像,列队而行,一路吹吹打打、鸣放鞭炮到神棚。沿途各工匠的店铺都要设香案供品迎送。队伍到达神棚后,把老君神像安放在神棚之内,举行祭祀仪式,求老君爷、火神爷保佑全年平安、生意兴隆、四季发财。夜晚开始打花。参加打花的多是各门店的工匠,打花之前都要在神棚内跪拜、更衣,求神灵保佑安全,避免烧伤。</p> <p class="ql-block"> 北宋灭亡后,打铁花随着确山人的南移和北迁流传全国,形成了不同的式样。明清时期,由于官府提倡和社会各界支持,确山铁花达到鼎盛,并从原来的工匠开业庆典或玉帝、老君、王母娘娘诞辰等道教祭祀活动扩展到还愿、升迁、嫁娶、高中、建宅节日等一般性的喜庆活动。确山铁花在本土流传过程中,不断吸收放鞭炮、放烟花、耍龙灯、打铜器、游社火等多种艺术元素,逐渐形成恢弘壮阔、气势磅礴、喜庆吉祥的独特表演风格。民国初年,因战乱和灾害,确山铁花濒于灭绝。</p><p class="ql-block"> 相传在北宋年间,开封县一带,出现了大旱,为了尽快的解除旱情,当地的老百姓自愿捐钱修建了一处庙宇,然后在庙宇中铸一口大钟,各家就将自己家的铁器捐出来,然后由铁匠们将铁器熔化成铁汁。在这个时候飞来一群乌鸦,乌鸦盘踞在树上,不管人们怎么做,就是轰不走这群乌鸦。只是因为老人从地上捡起两根柳木,沾上了一些融化的铁水,将柳木向上一击,接着就建起了十几米高的金色火花,就好像火焰一样,照耀了天空,将这些乌鸦吓跑了。</p><p class="ql-block"> 从此以后,这也就成了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了,打铁花也就从此流传下来,但是因为打铁花的技术性很强,具有很大的传承困难,而且投入很大,所以现在面临濒临灭绝的状态,急需要保护。</p> <p class="ql-block"> 退休生活中,回顾自己的前半生,从来没有挥霍过光阴,有空就背着相机走进大自然,既但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又是对自由的向往却与日俱增。但是,退休后更给自己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背着相机、握着方向盘,过起了奔驰在山间和田野、尽享山水之乐,朝而往、暮而归,看四时之不同景的生活。今天拍好打铁花,还要进一步了解它的寓意。</p><p class="ql-block"> “打铁花”的寓意是富贵吉祥,同时也表达了农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向往。由于铁花能发出耀眼的光芒,而且这些光芒就像是麦子成熟的颜色,所以打铁花表演也体现了庄稼能够丰收的喜悦之情。</p><p class="ql-block"> 打铁花不仅有蔚为壮观的场景,还包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柔情。火树璀璨,像千万朵金花耀眼绽放,像千万条火龙吐纳舞动。只见人动花动、花在人中,人在花下,人花共舞;一路走来,谈何容易;一路传承,何其荣幸。</p> <p class="ql-block"> 在退休的时光中,我们虽然不再年轻,却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丰富内涵。摄影赋予了我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帮助我们珍惜每一个瞬间、每一份情感。即使在黄昏的光影下,透过镜头,我们依然能够看到生活的诗意,每一幅画面都是对美好时光的诠释。</p><p class="ql-block"> 打铁花,这项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传统焰火。早在古代,就有着 “打铁花” 这一别具魅力的习俗,其起源可追溯至明代,是通过将钢针或铁砂借助铁锤击入炽热的铁水中,瞬间让铁水飞溅绽放成绚丽花朵的独特艺术表演形式,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据《确山县志》记载,确山县自古以来便是闻名遐迩的冶炼之乡,早在明、清时期,就流传着 “铁打的确山” 这样的说法,足见当时此地冶炼业的兴盛。那时的确山人,怀着对丰收的喜悦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用打铁花这种极具观赏性的方式来庆祝,让生活多了一份别样的热闹与欢乐。时光流转,直至今日,每逢春节、元宵节这两个洋溢着喜庆氛围的传统佳节,确山人的 “打铁花” 热情依旧高涨,县城或乡村的各个角落都会举办这一活动,</p> <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铁花艺术在确山这片土地上更是兴盛非凡。彼时,确山城内外,铁匠铺、铁花厂等各类手工业作坊如繁星般林立,民间打铁花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尤其是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现场那可谓是人山人海,男女老少齐聚一堂,共同欣赏这美轮美奂的铁花盛宴,热闹非凡的场景仿佛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描绘着那个时代人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传承。</p><p class="ql-block"> 打铁花作为确山传统民俗活动,有着独特的地域分布,主要活跃在确山县城、遂平县的石固乡、驿城区的赵店乡等地,深深扎根于民间,在正月元宵节期间最为盛行,民间也流传着“正月十五看花”这样的说法,足见其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追溯其源头,“打铁花” 始于明朝时期,乃是由民间艺人郭凤义在明朝嘉靖年间所开创,历经岁月沉淀,确山县的打铁花技艺愈发彰显出其悠久的历史韵味,别具鲜明的地域特色,并且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生活的繁忙常常让我们失去对生活乐趣的敏感,退休生活恰好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重新定义快乐。而摄影,正是一种极佳的寻找快乐的方式,它鼓励我们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周围的世界。每一处风景、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因为镜头的聚焦而显得如此重要。</p><p class="ql-block"> 打铁花是一种大型民间传统焰火,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打铁花多流传于黄河中下游,以河南、山西最为流行。明代时期,炼铁行业飞速发展,铁匠们为了庆祝丰收、祈求平安,运用炼铁过程中产生的铁水,创造出璀璨的火花效果,形成了最初的打铁花活动。</p><p class="ql-block"> 在民间喜庆的场合中常用以庆祝还愿、升迁、婚嫁、新居奠基、寿宴、金榜题名、新业开张等喜事。打铁花在中国各地流传,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其中,河南确山的打铁花是独具特色的大型传统焰火表演之一,被誉为“民间焰火之最”、“中原文化奇葩”、“中华第一铁花”。</p> <p class="ql-block"> 摄影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记录,一种可以留住岁月的光阴的方式。让美好成为永恒和定格的记录。岁月可以改变我们的容颜,皱纹可以爬上我们的脸庞,但我相信,能坚持一个兴趣爱好的人,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精神上富足的人,生活有趣的人,充满向上力量的人。</p><p class="ql-block"> 打铁花时,打花者头戴反扣着的、起防护作用的葫芦瓢,赤裸上身,一手拿着盛有铁汁的上棒,一手拿着未盛铁汁的下棒,迅速跑至花棚下,用下棒猛击上棒。十几个打花者一棒接一棒,一人跟一人,往来于熔炉和花棚之间,一棒铁花冲天而起,另一棒接踵而至,棒棒相连,络绎不绝,万千星光从天空下散落,承载着千百年文化的传承与浪漫,1600℃的铁水打造出一场视觉盛宴,一道惊险与美妙并存的奇观。</p><p class="ql-block"> 打铁花,最讲究的,就是“打”,要将铁水打高打开。打高了,铁水才不伤到赤膊上阵打花人;打开了,铁花才会迸得欢。击打铁花的瞬间,既有对火与铁的敬畏,也有一种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p><p class="ql-block"> 铁水在上空迅速崩裂开来,如流星般飒沓,从地面冲向高空,转瞬即逝,灿烂夺目。每一次铁水飞起都险象环生,惊心动魄,散落开来,又是绚烂无比。近看如泼金撒银,远看漫天星辰,红光映天,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生命就是一个不断的成长过程。少年时啥都信,故有了信仰。青年后啥都不信,故有了探索。到了中年,啥都怀疑,故有了思想。晚年退休后,啥都看透,故有了顿悟。就似每一次细腻的铁花绽放,都是对传统的致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同沉浸在打铁花的艺术之中,我们也将会感受那千年的岁月,品味那浓郁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心灵在绚烂中舞动,让我们的情感在火花中燃烧,让我们的艺术在传承中绽放。</p><p class="ql-block"> 记得幼时,我与伙伴们也曾在节日里手持火把转圈,摆弄各种造型,可与打铁花相比,实在逊色太多。因怕失火,被大人看见不许。铁花绽放之时,一阵“噼里啪啦”之声猛然炸响,仿佛无数串鞭炮于同一刻被点燃,似悬泉飞瀑,水声轰然,盖过人喧马嘶,在夜空中久久回荡。每一朵铁花飞升降落,玉珠迸溅,雨打花开,忽明忽暗,它们在空中交织、旋转、碰撞,宛如一曲《将军令》,点弹、扫弦,音符跳跃、撞击,“军情急,军令至,将军点兵赴沙场,金戈铁马军威壮”。这声音更似直接叩击心灵,“卷起千层浪”。</p><p class="ql-block"> 每当一场打铁花结束,唯留一片寂静夜空。然其于天地间的绽放,宛如人生的灯塔。我们生于天地之间,历经种种,恰如铁水成花的历程。在有限的人生里,奋力绽放,亦当如是。</p>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台儿庄古城人流如织,五彩的旗帜在风中飘扬,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游乐设施的旋律交织成一首欢快的歌。我们在人群中穿梭,好奇地张望着四周,期待着即将到来的第一场打铁花表演。随着夜幕的降临,人们纷纷聚集到表演区,天越来越暗、夜越来越黑,但人群越来越密集。广场上的男女老少踮起脚尖,探出脑袋,翘首以盼,兴奋和期待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p><p class="ql-block"> 突然,广场漆黑一片,伴随着“哇”的一声,等待近一个小时的表演终于要开始了。只见表演者们手中的铁棍猛然挥起,铁水随之飞溅而出,化作无数璀璨的火花在空中绽放。那些火花像是被赋予了生命,自由地舞动,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将整个夜空都点亮了。四散开来的铁花仿佛满天滑落的流星,又仿佛夜空中的万家灯火。它们盛开、聚集又坠落,如此反复,火光四射,流光溢彩,真是一幅绝美的画面。我看向一位女摄影师,她的眼中是那么天真烂漫,脸上洋溢着惊喜和兴奋的笑容,此时现刻,是多么美好,是多么幸福。</p> <p class="ql-block"> 平常中我比较喜欢这首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不自寻烦恼,过好当下尤为重要。只要心里有爱,眼里有光,生活便处处得见美好。第一场打铁花表演结束后,我沉浸在刚才的震撼中久久不能自拔。打铁花,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技艺,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对这些传承人充满了敬意,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将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了下来,让我们这一代人有机会欣赏到这一美丽的艺术形式。</p><p class="ql-block"> 打铁花表演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明白,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参与。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 如今回想起打铁花表演,我依然心潮澎湃。那璀璨的铁花,那震撼的场面,那充满智慧和技艺的传承人,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 时至晚上九点,台儿庄古城一处的开阔场地上,第二场打铁花的炉火早已升起,映红了半边天际。传统的打铁花,这项源远流长的民俗艺术,在今晚将再次绽放其灼热而生动的魅力。我站在人群中,早已架好了相机,心跳随着周遭欢声笑语逐渐加速,等待着那场即将上演的火花盛宴。</p><p class="ql-block"> 场地中央,几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匠人正忙碌着,他们的脸庞在炉火的映照下显得庄严而神秘。为首的老匠,皱纹里藏着岁月的故事,他的双手显摆着岁月的痕迹,却依旧稳固有力。他身边是他的徒弟,年轻的眼神中满是敬仰与憧憬,勤劳地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打铁花。</p><p class="ql-block"> 打铁花的表演开始了。铁水在炉火中沸腾,被匠人用长杆挑起,高空中泼洒开来。一瞬间,万千火星如烟花般绽放,绚烂夺目。每一颗火星都像是匠人心中的激情与坚持,他们在每一次挥动中都倾注了全部的情感与神力。火星落在地面上,发出细碎的响声,如同远处繁星的闪烁。火星遇空气,燃烧、升腾,化作千万朵铁花,它们在空中旋转,跳跃,像是不受束缚的精灵,尽情舞蹈着自由的旋律。这些铁花,有的如梅花般清丽,有的似菊花般雍容,它们不一而足,却共同构筑了一个奇异而热烈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人民日报》曾有这样一段话:“没有哪一种生活是更好的,也没有哪一种人生是完美的。自己喜欢的、适合的,才是最理想的。”退休后的快乐生活,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无论是旅游,还是摄影,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投入其中,就会有无尽的快乐。围观打铁花的人群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赞叹和欢呼,每个人的眼中都映着那纯粹而炽热的光辉。孩童们的眼睛闪烁着好奇和向往,他们仿佛看到了童话中的奇幻场景;长辈们则在感叹之余,更多的是对传统手艺坚韧生命力的钦佩。</p><p class="ql-block"> 我被一幕幕如梦如幻的场景深深吸引,心中涌起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打铁花不仅仅是一门手艺,它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在这火光飞溅的夜晚,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古老工匠的灵魂在火花中起舞,他们的汗水与执着凝结成了一幅永恒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往来穿梭,铁水冲天起。绽向夜空化星斗,铁如花,火如雨。 这是一场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也是一场狂野与浪漫交织的民间“焰火”。“但见匠夫一挥臂,冲天铁花飞寰宇。” 多度的铁水冲向云霄,又随着引力坠落,在夜空中划出数道美丽的抛物线。万千燃烧着的铁屑犹如银珠飞溅,金丝飞驰,接连不断的铁花带着不同的色彩在空中绽放开来,犹如飞跃的金龙在空中飞舞。铁花的绚丽、灵动与背后幽深静谧的天空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好一场惊艳绝伦的民间“焰火”秀。</p> <p class="ql-block"> 在慢慢变老的路上,我与我的朋友拍打铁花拍出从容与快乐,用镜头记录了打铁花的过程。因此,我们的生活就像一场马拉松,重要的不是起点有多辉煌,而是我们如何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就如摄影不管多难拍,也要拍出精彩。尽管我们日渐变老,要学会在平凡中发现美好,在琐碎中寻找快乐。无论是陪伴家人,还是与朋友相聚,都是生活的馈赠。人生如歌,愿我们在这段旅程中,尽情舞动,优雅老去。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心中的阳光永远不会消失。</p><p class="ql-block"> 春风又绿江南岸,姹紫嫣红尽显春色。尽管岁月在我们的脸上刻下了皱纹,白发也悄然增添,但我们的内心依然保持乐观与年轻。在变老的时光里,我们笑对一切,坦荡从容,眼中尽是风景。我们要把变老的自己,活成一首充满浪漫与诗意的篇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晚霞如诗如画,我们仿佛置身其中,心善则貌如画。变老过程中,心从容、语温暖,活出最美的自己。在自己的人生画卷上,涂上最灿烂的颜色,就像打铁花绽放一样,让生命的每一步都变得璀璨无比。</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摄 影:海阔天空摄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阔天空(刘佳)</p><p class="ql-block">音 乐:高捞《在变老的路上好好爱自己》</p><p class="ql-block">拍摄地:枣庄市台儿庄古城、济宁市大洪曼谷风景区、曲阜市尼山圣境、邹城市匡庄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