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京夫子庙全名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庙”,简称文庙,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 </p><p class="ql-block">南京夫子庙始建于东晋咸康三年,丞相王导兴建太学,北宋景祐元年,在东晋旧学宫基础上建夫子庙,用于祭祀孔子。南宋绍兴九年重建夫子庙,乾道五年建贡院。明清时期,乡试和会试在此举行,夫子庙发展为传统商业中心。1905年科举制度取消后逐渐衰落,民国时期历经战乱和破坏,文革期间再次受损。改革开放后,1980年提出重建议案,1990年修复工程竣工,1994年实行步行街管理,1998年成立旅游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夫子庙为前庙后学布局,由孔庙、学宫和贡院三大古建筑群组成,以大成殿为主体,南北为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分布。它具有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入口门斗为三开间,两进深,两侧有石狮,门扇有门钉,屋脊有鸱吻。大照壁、大成门、大成殿等建筑上有精美的雕刻和装饰。 </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位于夫子庙前,由三座单间石牌坊组成,石牌坊之间雕刻着牡丹图案的浮雕,中间石牌坊上方刻有“棂星门”三个篆字。</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为五开间,重檐式结构,檐下有两层斗拱,正脊和殿前丹墀均刻有二龙戏珠雕刻,边脊呈龙的形状曲线。殿内供奉着孔子的塑像,每年祭孔大典在此举行。</p> <p class="ql-block">大照壁:位于泮池南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长约110米,高约10米,是中国照壁之最。</p> <p class="ql-block">夫子庙灯会,又称金陵灯会、秦淮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p> <p class="ql-block">夫子庙灯会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三国东吴时期,当时在岁时节庆等重要场合就有张灯结彩的现象。东晋、南朝时,南京作为都城,元宵节家家效仿宫廷张灯结彩隋唐时期,元宵张灯结彩的习俗正式形成。北宋时,用于祭祀孔子的夫子庙建成,秦淮河畔成为览胜佳地,灯会得到迅速发展。明初,朱元璋下令闹花灯,将元宵张灯时间延长为十夜,成为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灯节。清以及近代,南京的灯节都极为隆重,南京主要灯市移至夫子庙并一直沿袭。夫子庙灯会灯会灯彩种类丰富,有传统的荷花灯、兔子灯、狮子灯等,还有结合现代科技制作的大型灯彩灯组,造型各异,寓意美好。 </p><p class="ql-block">夫子庙灯会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夫子庙灯会承载着南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对于传承和弘扬南京地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