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游琅琊山

欣怡🍀

<p class="ql-block">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西南约5公里,是大别山向东延伸的一支余脉,总面积240平方公里。琅琊山四周群山环抱,景色秀丽,有高峰、幽谷、溪流,享有“皖东第一名胜”之美誉,二十四座名山之一。以其山水之美,更因有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和琅琊寺、醉翁亭等名胜古迹而传誉古今。自宋代以来,琅琊山一直是皖东有名的历史胜境。</p> <p class="ql-block">  唐宋六百年间,琅琊山文以山丽,山以文传得到了最佳体现。李幼卿、韦应物、李绅、欧阳修、辛弃疾等一批名宦,或在滁为官,或来此寻古探幽,不仅留下了寺庙,亭台,摩崖,碑刻等有形的文化遗产,而且留下了《醉翁亭记》《滁州西涧》等千古名篇,成为琅琊山发展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历史阶段。</p> <p class="ql-block">沈鹏题《琅琊山》</p> 醉翁亭记碑文 <p class="ql-block">  《醉翁亭记》碑问世九百余年来,历为书法爱好者慕仰。滁阳拥之,誉声逾传。明代著名书家文征明曾多次挥毫书写「醉翁亭记」 一文,其中以其小楷「醉翁亭记」和大字行书「醉翁亭记」最为珍贵。文征明《醉翁亭记》行草卷,长120厘米,高近30厘米,是文氏八十六岁(嘉靖三十四年、乙卯)时所书。<span style="font-size:18px;">1982年,琅琊山管理处按原碑规格进行了精心复制,今碑与古碑相比,除采用四碑单面刻之外,基本保持了原碑风貌。</span></p> 文征明醉翁亭记行草卷 <p class="ql-block">  醉翁潭,距醉翁亭景区不远,一潭湖水,在四周浓密的绿树映衬下,给人一种幽然、静谧的感觉。“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据说当年欧阳修常在此钓鱼,以鱼佐酒。</p> 醉翁潭视频记录 <p class="ql-block">  意在亭为明代嘉靖四十年(1561)毛鹏所建,取意《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p> <p class="ql-block">  意在亭前的曲水流觞是明万历三十一年(1693年)滁州知州卢洪夏以《兰亭集序》意境凿石引水所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  原是一种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古人在小渠里放酒杯,飘到谁处就取杯饮酒,有祛除不吉之意,后演变为文人诗酒唱酬的雅事。</span></p><p class="ql-block"> 亭前的溪水,源自不远处的让泉,泉眼旁是石块砌成的方池,泉入池中,汇入山溪,在醉翁亭前形成几个周折。这曲水流觞不知陪伴了多少才华横溢的士子,记录了多少千年颂读的诗篇。</p> 曲水流觞 <p class="ql-block">  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解释其含义为“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六一亭的命名与欧阳修的这一别号相关。</p> <p class="ql-block">  二贤堂建于北宋绍圣二年(1095),滁人为纪念曾知滁州的王禹偁和欧阳修所建。堂内现有王禹偁、欧阳修塑像,欧阳修的《朋党论》和《醉翁亭记》木刻条屏等。</p> <p class="ql-block">  醉翁亭匾名由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所题。醉翁亭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亭园内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加上苏轼题匾,应为“醉翁十景”。有亭翼然,亭亭景致,琅琊山一亭一故事,当然最著名的就是这座醉翁亭了。醉翁亭为中国传统的歇山式建筑,吻兽伏脊,亭角夸张飞起,如鸟展翅。亭内可容十多人,南北框门设有格花和浮雕花卉,亭内有晚清时制作的八幅“八仙过海”浮雕。采用独特的解构部署,柱子和屋顶之间采用反复设计校正的比例,采光较好。</p><p class="ql-block"> 当年欧阳修被贬滁州,自诩“醉翁”,常在此与乡邻挚友“觥筹交错,把酒言欢”,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并赐亭名“醉翁亭”由此醉翁亭便名扬天下,实为中华千年文化之瑰宝。</p> <p class="ql-block">  同乐园内的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  影香亭原名“见梅亭”,明代洪熙元年,滁州南太仆寺卿赵次进凿石引水建方池,侍御邵梅墩建“见梅亭”于池中。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滁州知州王赐魁因坐在此亭中能看见亭北古梅的倒影,又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故将此亭易名为“影香亭”。</p> 影香亭视频记录 <p class="ql-block">  试想当年欧阳公在古梅亭品着美酒,闻着淡梅幽香,听着众宾欢然,孤寂中求欢,不醉何为?</p> <p class="ql-block">  滁州琅琊山,写满历史的古城旧景,因着一酒一亭,始终持有风流传奇的人文色彩,让后人流连忘返。“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酒本无辜,全在饮酒之人,如今我们谈酒,更谈人生。</p> <p class="ql-block">  琅琊寺就位于琅琊山风景区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始建于唐代大历年间(766一779年),由滁州剌史李幼卿与僧人法琛创建。琅琊寺的建筑群宏伟壮观,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建筑是大雄宝殿,它高14米,深15点3米,雕梁画栋,是寺内最大、最中心的建筑,点缀在琅琊山上,算是锦上添花了。</p> <p class="ql-block">  琅琊寺为全国重点寺庙,是皖东著名的佛教胜地。寺内有一个正方形的许愿池,许愿池里有个大石乌龟。石龟背上有一个大元宝,传说把硬币投到乌龟的嘴里愿望就能实现。</p> <p class="ql-block">  琅琊寺外东北山上,有座无梁殿,原名玉皇阁,为道教场所,始建于东晋,明代重建,因整座殿宇用砖石砌成,无木梁、飞檐、斗拱,采用了拱形门,故俗称无梁殿。此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无梁殿视频记录 <p class="ql-block">  南天门,山顶的山门,它不仅是观赏风景的好地方,还见证了一个千古奇观"海市蜃楼",1992年7月3日中央电视台的摄制组在这里拍摄到了这一奇观,更为琅琊山增添了无限神奇。</p> <p class="ql-block">  气喘吁吁拾级直达心中的“琅琊阁”,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阁有四方底座,之上有八面三层飞檐,雕梁画栋,如一士子俯视群山,胸怀天下。前年电视剧《琅琊榜》播出之前,这个阁原本叫“会峰阁”,2023年11月正式更名为琅琊阁,这一改名不仅引发了《琅琊榜》迷和网络达人的广泛热议,还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探访‌。</p><p class="ql-block"> 下面这首七绝诗,捕捉了琅琊阁的独特魅力,描绘了其在琅琊山上的独特地位,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宁静与和谐。</p><p class="ql-block"> 七绝·会峰亭</p><p class="ql-block"> 琅琊山上最高亭,四面观瞻各有型。</p><p class="ql-block"> 雕梁画柱怡神意,远眺苍垠万物宁。</p> <p class="ql-block">  琅琊阁毗邻碧霞宫,登上琅琊阁远眺“环滁皆山也,近看西南诸峰,环拱而立,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p> 视频记录 <p class="ql-block">  深秀湖位于醉翁亭至琅琊寺的山道边,因其青山环抱,景色清丽,取之《醉翁亭记》中“蔚然深秀”之意故名。湖中有九曲桥,湖心亭,玉带桥,水榭等景色,也可泛舟,垂钓。</p> 深秀湖视频记录 悟透人生大道至简 <p class="ql-block">  欧阳修,文传千古,琅琊山,秀泽四方。在千古江山面前,作为世俗之人又有什么能放不下的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才是自然的无尽藏,心灵的寄居地,人生的无忧处!</p><p class="ql-block"> 2025年正月初二摄于</p><p class="ql-block"> 滁州琅琊山景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