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别在农村待太久

黄吉平(乐贤居士)

<p class="ql-block">过年别在农村待太久</p><p class="ql-block"> 2025年02月09日</p><p class="ql-block"> 每到过年,漂泊在外的游子们纷纷踏上返乡的旅程,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回到温暖的家。然而,经常长期住乡下的我,却想对大家说:“过年可以回乡,但别在农村待太久。”</p><p class="ql-block"> 01 乡下的“为你好”,藏着思想的枷锁</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总觉得乡下的长辈们是世界上最善良、最无私的人。他们总是以“为你好”的名义,关心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发现,这种“为你好”背后,隐藏着一种思想的闭塞和对自由的束缚。到亲戚家拜年,总是忍不住被问:“怎么不上班?”“为什么不去找个稳定的工作吧!”这些问题看似关心,实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们总是以自己的经验和传统观念为标准,评判着我们的生活选择。今天出门散步,被平常不怎么联系的亲戚热情拉住,“来来来,进来坐会!”感受到她们的热情后,就进去了,然后就听着长辈们语重心长地说:“折腾啥呢?做自销售能有什么前途,赶紧找个稳定的工作才是要紧事!”</p><p class="ql-block"> 我耐心解释我现在的处境,以及我对销售的喜爱,但她们有的摇摇头走开,有的唉声叹气表示我没救了。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他们所谓的“为你好”,其实是用自己的思想框架来限制我们的选择。</p><p class="ql-block">02 思想的闭塞,是乡下人最大的困境</p><p class="ql-block"> 乡下人思想闭塞,这并非他们的错,而是长期以来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水平所导致的。他们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信息来源有限,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他们的观念大多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很难接受新的事物和思想。记得几年前,村里修祠堂,每家每户都得按人口捐款,男女的捐款标准还不一样,上过大学的和没上大学的又不一样。那时刚装修完的我们捉襟见肘,但家里人硬要我们捐款、还必须要多捐点,否则就会让他们脸上无光。这种思想的闭塞,不仅限制了他们自己的发展,也给年轻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们总是用自己的观念来评判年轻人的选择,认为只有按照他们的路走,才是正确的。这种观念,就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年轻人的身上,让我们喘不过气来。</p><p class="ql-block"> 03 逃离闭塞,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过年回家,感受亲情的温暖,这是人之常情。但待久了,你会发现,那种思想的闭塞和无形的压力,会逐渐侵蚀你的内心。你可能会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甚至失去追求梦想的勇气。所以,我劝大家,过年可以回乡,但别在农村待太久。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去感受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内心的独立和自由,才能有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04 在碰撞中成长,拥抱更广阔的天地</p><p class="ql-block"> 当然,也并不是说我们要完全否定乡下人的观念。相反,我们应该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同时也要学会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他们的思想闭塞。我们可以尝试与他们沟通,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历,让他们也能逐渐接受新的事物。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与乡下思想的碰撞中成长。这种碰撞,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追求。我们不能被传统的观念所束缚,也不能被乡下那种看似“为你好”的思想所左右。我们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过年回家,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不能让乡下的思想闭塞成为我们前进的阻碍。我们要在亲情的温暖中汲取力量,在思想的碰撞中找到方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广阔的天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活出自己的精彩。愿我们都能在亲情与自由之间找到平衡,愿我们都能在思想的碰撞中不断成长。过年回家,感受亲情的温暖,但别让思想的闭塞成为我们前行的枷锁。愿我们都能在新的一年里,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拥抱更广阔的天地。</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终其一生都是自己,但只要我们足够强大,就能把每一天都过得闪闪发光。愿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抱更美好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