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17日,我们从乌干达恩德培的酒店出发,先乘轮渡船过河再换乘汽车,到达了维多利亚湖畔的马班巴沼泽湿地(Mabamba Swamp Wetland)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 马班巴沼泽湿地是乌干达国家中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它拥有的丰富水生植物和湿地植被不仅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还具有净化水质、调节周边地区的气温和降水以及雨季防洪蓄水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该湿地于 2006 年 9 月 15 日被列入《拉姆萨尔公约》,成为国际重要湿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马班巴湿地也是众多珍稀鸟类和各种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栖息繁衍之地。 其中最著名的鸟类当属鲸头鹳。</p> 鲸头鹳是一种独特而濒危的鸟类,现在大约有2000多只,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东部的热带沼泽地区,其中在南苏丹苏德沼泽有1200多只,乌干达有70多只。在整个亚洲只有日本上野动物园里圈养了一只鲸头鹳。因为南苏丹环境恶劣且不安全,所以当前世界上在野生环境下探寻鲸头鹳,只有乌干达的马班巴湿地这里是最佳的地点,这也是我们来到此地的主要目的。 <p class="ql-block"> </p> 岸边的船工们热情地欢迎来自八方的游客。 我们四人一起坐上一条木船,掌舵者是船工队伍中的领头人,经验很丰富,也很风趣。 第一位助手是个挺酷的黑人小哥,他见到我们来自中国,便自豪地展示他运动服上的中国字。 小木船悠悠荡荡,缓缓地穿梭在迷宫般的湿地水道。 放眼望去,水面布满着漂浮植物,以纸莎草为主的水生植物密密麻麻地长满整个沼泽,还生长着大量野草、芦苇及其他亲水植物。 大片的纸莎草、芦苇像是被大自然精心排列的卫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湿地的故事。 星星点点散布在水面上的睡莲,那粉嫩的花瓣,如同婴儿的肌肤般娇嫩,微微张开,像是在慵懒地享受着阳光。 翠绿的荷叶层层叠叠,水珠在上面滚动,宛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睡莲与荷叶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水彩画。 附近栖息着各种鸟类就像欢乐的使者,给这片静谧的湿地注入了超多的活力! 所有到来的游客都很享受这份独属于湿地的美好与浪漫。 <p class="ql-block"> 忽然,船工做了个手势,大家立刻明白,前面发现了今天的主角鲸头鹳!</p> 果然,不远处一只1米多高的鲸头鹳正伫立在水边一片草丛中。 为了不打扰它,只好远远地拍照。 第一眼看到鲸头鹳,真的被它独特的模样惊到。它身材高大,身姿挺拔,巨大又霸气的鞋状喙,灰色的羽毛尤如铠甲般覆盖全身,眼神却透着一股呆萌的威严,一动不动,仿佛是一位遗世独立的大侠和凝固的雕塑。 <p class="ql-block"> 成年的鲸头鹳站立时可以高达1.2-1.5米,翼展可以超过2.5米,它能够飞起来,但飞得很低,距离很短。它的巨大喙宽度可达 12 厘米,是世界上最宽的鸟喙。</p> 鲸头鹳捕食的活跃时间一般在清晨,主要以鱼类、蛇、蜥蜴、小鳄鱼等为食,尤其喜欢吃肺鱼。捕食策略是"守株待鱼" 式,通常站在水中或水边静立几个小时,一旦猎物靠近,它便会以闪电般的极快速度将巨大的喙插入水中,精准地夹住猎物,展现了强大的掠食能力。 鲸头鹳因为生物学和形态学等方面的原因被人称为 “活恐龙”。<div> 由于它常常露出呆呆的表情,显得格外呆萌,现在已经成为了“网红鸟”。</div> <p class="ql-block"> 乌干达是一个贫穷的国家,过去当地的村民认为鲸头鹳频繁捕食他们赖以生存的鱼类资源,而不断猎杀鲸头鹳。现在通过当地政府的努力,马班巴沼泽湿地的生态环境平衡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引来了越来越多的鲸头鹳在此栖息繁衍,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爱鸟人和游客前来探寻观赏这种珍稀鸟类。村民们抓住机遇,开展租船、导游等旅游服务,增加收入,生活得到了改善,也成为了鲸头鹳的守护者。</p> 谢谢您的关注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