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山丘~强巴行者(68)

人间草木

<p class="ql-block">家。江苏至安徽,这是一条寻根之路。年初一,看强哥携妻儿奔赴安徽歙县。说那是老家,就很诧异。老沭城人了,怎么老家还另有他处?后来得知,早年强哥爷爷是从歙县来沭城,做了程震泰家私塾先生,少东家喊爷爷叫叔。强哥的心性,不喜借助别人光环呈现自己,难怪相处这么久还不知其老家溯源。石潭村强哥去了不下四五次,摄影人对古村落原生态有种探索情结,中年人更是有恋旧寻根情愫。生活让人对家的体认,渐分层次。一种,父母在哪儿,哪儿就是老家。一种,爱人孩子在哪儿,哪儿就是小家。一种,自己在哪儿,哪儿就是家。父母给的,是根,从前是屋瓦实体,后来内化成情感支撑。小家给人的,是营造,从无到有,有合有离,不到头,说永远都早了点。把自己当成自己的家,可弥存一生。 ​</p><p class="ql-block">——李惠</p> <p class="ql-block">图文/强巴</p><p class="ql-block"> 家,虽然是几间厝用砖仔砌砌,看起来普通普通,却有着红砖红瓦整齐有序的统一性。连村头迎宾的大榕树都挂满了红色的丝带,红色喜庆是游子梦中都思念的色彩。每当春节来临,他们从四面八方涌入故乡,寻找族亲欢聚祠堂的归属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年初二晚,我携家人已经坐在漳州江海家的饭桌上喝粥。一千多公里的高速畅通无阻,进入福建后的百十个大山隧道,还是开得很寂寞和疲倦。幸好晚上能和这家五张想见的面孔在古城会师,八人扫码骑上六辆电瓶车,穿大街抄小巷风驰电掣的畅游漳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游人如织,花灯闪耀。台湾街,香港街小吃好多。漳厦年青一代的文创摊位也很是吸晴,老店铺挂的灯笼好多都是纯手工制作。让走遍中国的我,都为这种之前少见过的精湛民间工艺喝彩。当然最气派的还要数古建中的牌坊,状元的,进士的,名人宅第多到让你审美视疲劳。闽南的夜色阑珊,抬头看蔚蓝星灿,平视前方流光溢彩,低头看路干净又古朴,闭上眼都能闻到海蛎煎风中飘香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江海从小在漳州军营出生长大,红梅姐也是随父辈南下的军人后代。他俩的爱情结晶与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年代》差不多,多就多在有不少野生的原创故事,一旦讲起来就笑到不能自禁。有一次部队团长(后来提拔成武警司令员)请军人家属联欢,宣布谁能喝一搪瓷缸白酒,就奖励谁一百元钱。结果当时还是女篮运动员的红梅就站出来,连喝二大茶缸。江海见状知道不妙,赶紧揣上二张百元大钞带红梅回家。摩托车风驰电掣开到宿舍楼下,才发觉坐后面的红梅没了,又风驰电掣的沿来路回头找,在一弯道处的路边,才看见红梅坐在草地上吐酒。幸好运动员夫妻不怕痛,不怕苦,也不记仇。八十年代末的二百元可不是小钱,它能让一家喜欢吃肉的人痛快上一二个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开了一天的车,走了一万多步的路,江海又拽着我上绿色风光栈道快速步行。终于见到了上过革命现代样板戏的九龙江,暗夜中的九龙江又宽又长,两岸彩灯璀璨显得又多又小,没有风的寒夜很温柔。江面静静的带着光折射的倒影,九条溪流汇成的母亲河真的太美了。这座城慈爱的剪影宛如母亲的面孔,默默的守护着节日中欢乐的儿女。轻轻流淌的江水,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永不褪色的生命,伟大的祖国,美丽的家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游南靖的土楼。戚笑早早的就礼貌的站在车旁等,带我们吃潮汕的打卤面,是昨晚就约好的。我和江海一家四世都相处自在,戚笑刚和崎亮谈恋爱时文静又腼腆,现在也越来越像原生家庭成员了。她说自己开车胆小,去土楼要尾着我们车。她又抱怨公爹脾气直说话冲。有一次对面有台车逆向驶来,戚笑慌了,就问坐副驾的公爹怎么办?就听边上一句镇定自若的闽普说:“凉拌”。我听后笑得肚子疼,问江海为什么说凉拌,老东西也笑着说:“那我知道怎么办?要么撞上去,要么停下来让对面撞上来,除了这,只能凉拌”。大伙笑成一团,戚笑也跟上笑,真诚的氛围让这个儿媳妇也坦然认可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土楼附近车堵的很长,就让程曦和小瞳瞳先下车去四菜一汤的“汤碗大门”等汇合。在几里外停好车,我和江海疾走一段山路。六十几岁人的背影,还是伟岸挺拔的身材,就是多了些白发。我说江海你跟年轻时一样壮,他停下来让我摸下胸肌,摸了下感到有点肉麻,第一次摸男人的胸,好像还是我的处女作。看他宽厚得像藏獒的脸,我说:“你老小子目光跟泰森似的凶巴巴”。得到肯定评语的他傻笑不止,泰森是美国的拳击英雄,江海当过中国的英武军人,岁月虽然让人变老,但改变不了男人勇敢的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过大年,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年味?这也让很多人越来越去思考,江浙沪经济数据虽然好看,但是缺少大山里客家人那种鞭炮齐鸣的温度。福建人游神,但并不把命运全交给神。百分之九十的大山,只有百分之十的田地。爱拼才会赢的性格,让他们学会了吃苦闯天下,学会了更加包容爱家乡。善良抱团的客家人,诠释了根的血脉相连,尊重所有怀念、感恩的文化传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钱的地方没有激情怎么办?那就请把目光转向中国最温暖的南方吧,客家人有钱没钱都热热闹闹的回家过年。闽商和潮汕人都完美的把富有和艰辛演绎成平等的欢乐,没有笑贫只有帮衬的豁达世界观,造就了人人都眷恋故乡。这也是当今社会需要思考的现象,我个人认为有信仰才有文化,有温暖的地方才是家,明年的春节,期待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乡,都能够红红火火的过大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