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昵称:雨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15073229</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 芙蓉镇,旧称王村,</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因壮观的瀑布而闻名,被誉为“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1986年,因谢晋导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此取景而闻名遐迩,2007年正式改名为“芙蓉镇”。镇内古色古香的建筑、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以及淳朴的民风,都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悠远的年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为了悬崖绝壁上的吊脚楼,为了那酉水河上的落日炊烟,还为尝一尝正宗的湘西米豆腐,我们从凤凰古城出来一路高速,直奔芙蓉镇而来。虽然芙蓉镇的知名度不如同处湘西的凤凰古城,但比起凤凰古城,芙蓉镇相对较为静谧,商业化程度较低。正是如此,才使得芙蓉镇更有韵味,来到这里,仿佛让人从现代都市一下子跌落至古朴遥远乡村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芙蓉镇的历史要追溯到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当时在这里设置了酉阳县。隋唐时期,芙蓉镇曾是溪州的州治所在地。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溪州刺史彭士愁不满楚王马希范对溪州的苛政,于是率锦、奖、溪三州少数民族万余兵马起义,然后马希范派五千楚兵征讨溪州,展开了长达一年多的战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溪州之战”。战后彭士愁被朝廷任命为“都誓主”,管辖全国二十个州,地跨当今六省市,建立了自己的土司王朝,开始了彭氏土司王朝28代818年的统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芙蓉镇景区入口是一座古朴的土家转角楼结构的牌楼。门牌楼的门楣上鎏金匾额“芙蓉镇”,为导演谢晋亲笔字。牌楼挂有一副对联:“入朝门随意品赏土家古镇风韵;逛景点纵情演绎人间天堂乐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进门迎接我们的是溪州土司广场,这里是历代土司王接待各州来宾,跳摆手舞的地方。左手边就是土王祠,是“土司王”的王府祠堂,也是土家文化的精髓。土王祠内供奉着祖先彭士愁、彭翼南等多位土司王的神位。自古到今,土家族人都有拜“土皇帝”的习俗,实际上就是对先祖的祭奠和缅怀。每逢重大节日,土家族人都要在此顶礼慕拜,祈求保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场右边就是摆手堂,全木质结构,整幢房子没用过一颗铁钉,都是采用木榫穿插连接,而且它没打地基,很容易搬迁。摆手堂的地坪用条石镶嵌,平坦光滑,这里不仅是重要的历史遗迹,还是游客体验土家族文化的好去处。广场上经常有民族风俗表演,游客可以观看土家族的传统舞蹈和音乐表演,感受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故事最多的还是铜柱广场,这根巨大的铜柱和这群威风凛凛的铜像人物,演绎的是溪州刺史彭士愁与楚王马希范歃血盟誓的情景。据史载:溪州之战后,彭马两人缔结盟约,划疆而冶,立铜柱盟誓和解。并把战争的经过和议和的条款,镌刻于铜柱之上,从而换来800余年的太平,溪州土司彭士愁的大智大慧,永世长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溪州铜柱”原物现保存于芙蓉镇古街内溪州铜柱馆内。它下为圆形,上端为八方形,铜柱高约3米,除顶部有残损外其他保存完好,柱身的八个面刻写2000余字的铭文,看着这些古拙斑驳、镌凿寸余的文字,我们仿佛又听到“溪州之战”的鼓角齐鸣、戟斧铿锵和战马嘶鸣之声。溪州铜柱浓缩了土家族历史,被土家族视为“神物”。它是研究湘西少数民族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是体现土司文化强有力的历史见证,填补了许多历史文献记载的空白。 1961年3月4日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说,我国有据可查的铜柱共9根,其中7根只有文献记载,没有实物保存。有实物保存的只有2根,1根就是“溪州铜柱”,另外1根就是“疆域有表国有为,此柱可立不可移”的长岭子铜柱,是中国、俄国和朝鲜三国的界碑,1900年被折为两段保存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博物馆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青山隐隐水迢迢,我仿佛在接近一个圣洁的世界,不知不觉中被这里的名胜古迹和山山水水、吊脚楼台所吸引和感染,情不自禁地想探索这里的风土人情和生态文化,历史遗迹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下铜柱园,来到了土王桥,土王桥是一座典型的土家风雨桥样式,檐角高翘,外观雄伟大气,象征着王者的威严,双龙盘旋在桥头石柱上也起到辟邪的作用。桥身成五孔石拱状,桥面上是木结构长廊,重檐歇山顶。土家人不用一颗钉子,便能造出如此雄伟的建筑,不得不佩服土家人的心灵手巧。从这座土王桥走过去就能到达土司王行宫(王府)。土司王出巡时经常在此休闲、吟咏,故得此名。据说,1935年该桥被洪水冲走,2008年上移百米重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土王桥上大红灯笼挂两排,非常气派。桥头还镌刻着一副长联:楚界铭文盟誓土司八百年江山如画;海疆卫国抗倭东南第一战功绩永垂!讲的是第一代土司王彭士愁通过溪州一战奠定了八百年土司王国,实现了我国古代版的“一国两制”制度和第二十六代土司王彭翼南奉旨抗击倭寇平定大明海域,朝廷颁发“东南第一战功”匾额的丰功伟绩。如今这里成了人们歇脚纳凉,对唱山歌,谈情说爱的地方。伫立桥上,眼前的溪河蜿蜒曲折,流水悠悠,两岸临水依依的吊脚楼相连成群,错落有致,别具韵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过了土王桥,右转就是土王行宫建筑群。这里曾是第一代土司王彭士愁的避暑山庄,他定都王村,建造了这座壮观的酉阳宫。行宫内,歌舞升平,见证着无数盛大的庆典与仪式。每逢重大活动,土司王身着华服,端坐于殿堂之上,接受着众人的朝拜。来自各地的土司也会在这里聚集,共同商量重要的事务,决定王朝未来的道路。现保存的为明代建筑,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 芙蓉镇的土王行宫实际上分为酉阳宫和八部堂两大主建筑,八部堂则由本土设计师改建成当前的“悬崖飞瀑”高端民宿。对外广告做的好:中国有三大宫,北京的故宫,西藏的布达拉宫,芙蓉镇的土王行宫。其他两宫,只能看看,而土王行宫,不仅能住,还能让你享受土司王般的待遇。镇上流传一句话:“ 穿过芙蓉大瀑布,就是尘世间最美的情郎。住进土王行宫•八部堂,就是千年古镇最大的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 土司行宫可以说是前有照后有靠,</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行宫侧面是悬崖峭壁,宫前溪水长流,飞瀑直泻,震耳欲聋,气势蓬勃。在土司王统治时期,这里一直是士兵们的营房所在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 沿台阶蜿蜒而上,数不清转了几个弯,也不知踏了多少台阶,回头是碧树蓝天、飞瀑磐石,泠泠作响,依稀可见百十丈悬崖高处楼阁矗立,若虚若实,迷魅多情,恍惚天上宫阙,胜却人间无数。有诗赞曰:“动地惊天响如雷,凭空飞坠雪千堆,银河浩瀚从天落,万斛珍珠处处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沿着“楚蜀通津”古栈道前行,峭壁之下山路弯弯,一步一景,新鲜感有增无减。有唐伯虎和沈从文留下的诗词墨宝;有歌星宋祖英拍摄《小背篓》的歌台;有刘晓庆游泳后品茶观瀑的茶楼;有《乌龙山剿匪记》等多部影视剧外景拍摄场景,是休闲游览的人间仙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让人驻足品评、津津乐道的是石壁上的一个连体字:“岸”。从落款上看是由清光绪甲午年间庚辰探花景元所书。据说景元当时坐船来到这里,惊叹于小镇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一笔挥成“山青海岸”,凿刻于摩崖之上,堪称罕见的艺术瑰宝。但除“山”和“岸”可以认得出外,其他两字无论如何也读不出的,也许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文字游戏,书写者的本意后人不得而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到崖底就是闻名遐迩的芙蓉镇大瀑布,仔细观察,原来这水来自山崖上面那条溪河,当河水遇上两段断崖就跌落为两级瀑布。断崖宽约40米,落差60米,一级瀑布稍矮一些,二级瀑布稍高一些,瀑布被崎岖的悬崖切割,从数十米的高空倾泻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颇为壮观。芙蓉镇被称为“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可谓是名副其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大瀑布下面的入口处,有一个石岩洞,这是土人居穴遗址,记录着早期来到芙蓉镇的土家先民在此生活,繁衍生息。这个石岩洞很久以前能够容纳千人,后经千百年的水涨水落,被大量淤泥积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 在大瀑布旁驻足,可以发现有条小路穿越到瀑布的后面,游人从其间穿过,就仿佛穿越“水帘洞”,巨大的瀑布流水从身边倾泻而下,溅起的水花形成漫天水雾,</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宛如珍珠帘幕,晶莹剔透。</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在此,近距离感受飞流直下的磅礴壮观,还有什么是我们放不下的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穿过廊桥,来到芙蓉镇酉水码头。自秦汉时期以来,这里便是重要的商贸码头,至明清时达到鼎盛。在800多年的岁月里,酉水码头凭借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达洞庭,使王村成了湘西有名的“四大古镇”之一。而今,旧时来来往往的商船已经不再,随旅游热潮而来的是一艘艘游艇,它们满载着五湖四海的游客,往来于芙蓉镇和红石林景区。两个时代,任务不同,功能没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 芙蓉镇最吸引人的除了那道宏伟的瀑布,临水依依的土家吊脚木楼,再就是脚下的这条青石板铺就的五里长街,每走过一段路,就要上一段或下一段台阶,</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充满层次和空间韵味,因有五里之长,也称“五里石板街”。五里石板街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两旁是明清传统民居和商店,黛瓦青砖的老吊脚楼,幽长古朴的小巷,斑驳的青石板路,留下了土家人祖祖㹃辈的印记,处处弥漫着古朴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 沿五里石板长街拾阶而下,就是贞节牌楼,</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座牌楼立于清末民初,距今100多年历史。牌楼前刻有“贞节”二字,背面为“圣旨”二字,是《芙蓉镇》剧组修建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牌楼内侧的“刘晓庆米豆腐店”就是电影《芙蓉镇》拍摄刘晓庆卖豆腐的一个外景地。就因为这个镜头,使得王村米豆腐更加出名。来到这里,非品尝米豆腐不可,哪怕是排队等候也值得。</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价格不贵,五元一小碗,我们点了三个口味的,我仅吃了一口,味道怪怪的,看来我与刘晓庆距离差的不只是一碗米豆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街道两旁密密匝匝的全是店铺,有卖民族服饰的,有卖当地小吃的,大部分是卖土特产的,永顺莓茶、古丈毛尖、乌黑油亮的湘西腊肉,五颜六色的小背篓以各自的形态吸引游客。临街的民居,参差错落,飞檐翘角,古色古香,让人不忍离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远远望去,总感觉芙蓉镇五里石板街就像一本线装古籍的书脊,书页被上苍之手打开,静谧而又稳重的摊在酉水河边,那书页上凌空的吊脚楼和发生在楼里楼外的悲欢离合便随岁月而动,演绎出许多铿锵温馨、跌宕起伏的故事来。游弋于青石板上,让你有一种仿佛穿越的感觉。蜿蜒曲折的石板街像一条云梯一样一级一级缓缓而上,又像一条昂首向上的巨龙一样欲欲腾飞,也预示我们今后的生活如脚下的台阶一样芝麻开花节节高,步步高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小芙蓉镇,悠悠古道情,漫步其间,仿佛穿越千年岁月长廊。人在旅途,每一地都有不一样的风景地标,不一样的人情往事。即便匆匆而过,曾经的驻足,也惊艳了时光,温暖了流年,回眸处,也是生命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石板古街小道幽深,顺山蜿蜒。民居参差,古色古香。在街道两旁的小茶铺,听一首婉转的土家山歌,喝一杯泥土香味的黄金菊花茶,会全身心的放松……其实,芙蓉镇的美,还是要身在其中,才能更好地发现。只要来到芙蓉镇,总有一种理由让你爱上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 老巷子里的风,永远不急不缓地吹着,高高的围墙,雕花的屋檐,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的风光,巷子里的老房子保存着历史的痕迹,却坐落在被遗忘的路口。走在青石板的巷子里,历史的风尘穿巷而过,贫瘠的地方看不出有吸引我们的特殊之处,但却毫无理由的让我们停住了脚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芙蓉镇不仅是一处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更是一座活生生的文化博物馆。无论是大瀑布的自然奇观,还是土王桥的历史沉淀,亦或是镇上的民族风情,都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在即将离开之际,我猛然觉得芙蓉镇不光是一座依山傍水的美丽古镇,更变成了一朵高洁、美丽的芙蓉花,飘散出阵阵清香,芬馥诱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