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龙潭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南二环内,成立于1984年,总面积42.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9.47公顷,绿地面积12.99公顷。公园融合了北方古典建筑与现代造园艺术,突出中华民族的“龙”文化主题。公园内共有四类二十四个不同风格的游览景区,包括七个以“龙”文化为主题的景点:龙潭、龙门、龙亭、龙吟阁、龙字石林、龙女牧羊和青石腾龙。</p> <p class="ql-block">龙潭公园的龙门景区是公园的入水口,景区内的“龙门”石壁上伸出一对汉白玉雕龙头,龙头喷水汇入轩前奇石环抱的龙池。龙门景区不仅展示了龙的形象,还通过水景和石景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景观效果。</p> <p class="ql-block">龙潭乐园</p> <p class="ql-block">龙潭儿童乐园</p> <p class="ql-block">蒙古烤羊</p> <p class="ql-block">老北京茶汤、炸灌肠</p> <p class="ql-block">北京烤肉串、年糕杨、茶汤</p> <p class="ql-block">吉兔坊</p> <p class="ql-block">北冰洋</p> <p class="ql-block">风车</p> <p class="ql-block">韩记爆肚</p> <p class="ql-block">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老北京老天桥拉洋片</p> <p class="ql-block">马迭尔1906</p> <p class="ql-block">龙潭鼓</p><p class="ql-block">鼓在文化中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包括庆祝、吉祥、鼓舞、积极向前和不断奋进。鼓声振奋人心,象征着勇气和力量,常用于表达庆祝和吉祥的场合。在传统文化中,鼓不仅是精神的象征,也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创了舞蹈文化的先河。此外,鼓还象征着国运和民族自信,体现了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自豪。</p> <p class="ql-block">滑雪场</p> <p class="ql-block">庙戏</p> <p class="ql-block">驭龙湾码头</p> <p class="ql-block">龙吟阁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龙潭公园的西南部,是公园内最大的一处木结构建筑,四面环水,坐北朝南。龙吟阁的主体由三座二层楼组成,前方的建筑群呈东西排列,建在一条石船上,屋顶覆盖着黄琉璃瓦,边缘以绿色装饰。主体建筑群位于后方,基座为汉白玉护栏。阁顶的黄色二龙戏珠造型尤为醒目,西侧的顶部则覆盖着黑瓦,由长廊连接。</p><p class="ql-block">龙吟阁不仅是龙潭公园内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也是龙文化的重要载体。龙吟阁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和建筑风格,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卓越技艺。它不仅是公园内的一个重要景点,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象征,见证了北京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p> <p class="ql-block">龙潭园艺驿站</p> <p class="ql-block">龙门景区:位于湖东部,以水闸为基础,建造了一个轩内有闸,轩外有景的景观。"龙门"石壁上伸出</p><p class="ql-block">一对汉白玉雕龙头,龙头吐水入轩前奇石环抱的龙池,龙池内山石上有草亭、木桥、栏杆形成轩前回廊。</p> <p class="ql-block">龙潭公园的龙女牧羊雕塑位于莲塘花屿景区,是一尊汉白玉石雕塑,描绘了一位古装美女手持书信,放牧羊群,眼睛忧郁地望着远方。</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龙女牧羊雕塑的故事源自《柳毅传》和民间传说。故事讲述了唐朝书生柳毅在赴考途中帮助洞庭龙君之女龙女三娘传递家书,最终解救了受欺凌的龙女,并与其结为夫妻的故事。这个雕塑不仅展示了这段传奇故事,还象征着正义与爱情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廊桥</p> <p class="ql-block">龙之九子石雕</p><p class="ql-block">石雕上叙述民间流传龙生九子不成龙。</p><p class="ql-block">老大赑屃(bixi)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蚨是也;</p><p class="ql-block">老二螭吻(chiwen)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p><p class="ql-block">老三蒲牢(pulao)形似龙而小,性好吼叫,今钟上钮是也;</p><p class="ql-block">老四狴犴(bian)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p><p class="ql-block">老五饕餮(taotie)好饮食,故立于鼎盖;</p><p class="ql-block">老六蚣蝮(baxia)性好水,故立于桥柱;</p><p class="ql-block">老七睚眦(yazi)性好杀,故立于刀环;</p><p class="ql-block">老八狻猊(suani)形似狮,性好烟,故立于香炉;</p><p class="ql-block">老九椒图(shutu)形似螺蚌,性好闭,故立于门铺首。</p> <p class="ql-block">廊桥</p> <p class="ql-block">龙字石林景区是北京市东城区境内景区。</p><p class="ql-block">龙字石林景区由自然山石堆砌而成,石碑林立。它汇集了甲骨文、秦篆、金文、汉、晋、北魏、唐、宋、元、明、清及现代著名书法家和名人题的“龙”字,还有中国龙形的演变,共有龙字229个。</p> <p class="ql-block">时传祥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时传祥(1915-1975),山东省齐和县赵官镇大胡村人,1930年到北平做掏粪工。</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时传祥以主人翁姿态,投身环卫事业。1956年当选为前门区人民代表</p><p class="ql-block">同年11月2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1959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国家主席刘少奇等领导人的接见。</p><p class="ql-block">1966年,时传祥被"四人帮"诬陷为“工贼”,惨遭迫害。</p><p class="ql-block">1978年6月30日时传祥被平反昭雪。</p><p class="ql-block">时传祥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事迹。他的"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无私奉献精神,鼓舞着崇文人民,时传祥同志是崇文人民的骄傲。</p><p class="ql-block">中共北京市崇文区委员会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政府二00二年五月敬立</p> <p class="ql-block">孙敬修塑像:位于公园东侧,孙敬修是全国著名儿童教育学家。他把毕生精力和心血倾注在儿童事业上,在国内外赢得了广泛赞誉,他绘声绘色的故事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的特点,深受孩子们喜爱,教育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60后70后熟知的"小喇叭"讲故事节目也是孙敬修经常参与的录制的,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小朋友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保一方平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