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颐和园中的多宝琉璃塔,也称“多宝佛塔〞,位于北京颐和园万寿山后,为清漪园时期的遗物,是花承阁建筑群中的一座佛塔。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是乾隆皇帝为庆祝太后六十寿辰而建造的。塔高16米,八面七层,是一座楼阁式与密檐式相结合的塔,整座塔身用黄、绿、青、蓝、紫五色琉璃砖镶嵌而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身呈不等边的八角形,上下共分七级,塔身坐南朝北,门口树立着一座木结构琉璃瓦顶的牌坊。整座塔的底座为一层汉白玉雕成的须弥座,须弥座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花纹。须弥座正中坐落着塔身,塔身的一层、三层和五层比较高大,为楼阁式,而二层、四层、六层和七层的塔身比较矮小,好似双重檐的楼阁。在楼阁塔身的北面、东面、南面和西面,正中各设有一个拱券形佛龛,在佛龛中放置有结跏跌坐式琉璃佛像。在大佛龛的周围和塔身的其他四面,布满了一排排的小型佛龛,龛中塑有坐式佛像580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三、五层塔身上的佛像,均为金黄色琉璃砖镶砌,佛龛中佛像的背后为绿色,塔身的转角柱,第一层为金黄色,第二层为紫色,第三层为蓝色,均用琉璃瓦砌成,在塔身的上面安置有琉璃砖仿木式斗拱,承担着塔檐。每层塔檐的颜色各不相同,第一层金黄色;第二层为绿色;第三层为紫色;第四层为青色;第五层为蓝色;第六层为青色;最上一层为金黄色,在塔檐的角下,各悬挂一枚铜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楼阁式塔身四周,围有镂空琉璃组成的护栏,在塔顶上设有宝座,四周悬有一圈铜铃,上面是铃铎式刹身,再上面为刹顶,整个塔刹均用铜制,并在上面镀金。乾隆皇帝在多宝琉璃塔建成后,将此塔命名为“多宝佛塔”,并亲笔撰写了《御制万寿山多宝佛塔颂》,并镌刻在石碑上,树立在多宝佛塔前。乾隆皇帝建多宝佛塔的用意,是为他的母亲,也就是皇太后祈福,并祝他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宝琉璃塔整体造型优美,各层之间的比例匀称,尤其是塔身上镶嵌的五色琉璃砖,使塔身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在阳光的照耀下,镶金塔刹和琉璃塔身光彩夺目,微风火,檐下的悬铃叮咣悦耳。整座塔在周围的苍松翠柏掩映中,更显得雍容华贵,高大挺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宝琉璃塔是北京现存的琉璃塔中,造型最优美、颜色最丰富的一座,是清代琉璃塔中的精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可惜的是花承阁建筑群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包括花承阁、莲座盘云佛殿、六兼斋等建筑都遭到破坏,不过幸运的是,多宝佛塔逃过一劫,至今依然保存完好,静静地向游人们诉说着过去经历的沧桑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谢朋友们的关注和支持,敬请提出宝贵意见!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