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一一年就这样过完了

康丽

<p class="ql-block">作者:康丽</p><p class="ql-block">插图来自本人Ai绘画</p><p class="ql-block"> 年就这样过完了。时光如白驹过隙,除夕的烟火还未散尽,转眼已是元宵灯起。年,仿佛一场短暂的梦境,在喧嚣与寂静的交织中悄然落幕。窗外的红灯笼仍悬在檐角,但年味已随春风消散,只余岁月在指缝间无声流淌。</p> <p class="ql-block">  岁月留不住的仪式感。古人对时间的敬畏,融入了年的每一个细节。除夕守岁,“一寸一寸地感受时间”,如同雪地上穿红棉袄的女子款款而行,每一步都留下光阴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饺子的“交子”之意,承载着岁月交替的哲思,古人以祭祀感恩天地,用团圆凝聚生命的来处与归途。而今,这些仪式虽在简化,但人们对时间的珍重未变——年夜饭的团聚、微信红包的传递,皆是时代赋予的新注解。只是,当传统与现代碰撞,我们是否还能在快节奏中触摸到那份“一寸光阴一寸心”的细腻?</p> <p class="ql-block">  老去的不仅是容颜,还有时代的年轮。“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千年前的慨叹,如今依旧叩击人心。</p> <p class="ql-block">  父母眼角的皱纹,是岁月刻下的年轮;孩童的成长,则像朱自清笔下“从水盆里溜走的日子”,转瞬即逝。时代在狂奔——人工智能重塑生活,绿色理念深入人心,连春节也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边追赶科技浪潮,一边在“年”的轮回中回望生命的原点,恍然惊觉:时间从未停步,它裹挟着个体与文明,奔流向前。</p> <p class="ql-block">  在流逝中寻找永恒。“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用一红一绿写尽流年易逝的怅惘;杜甫在落花时节与故人重逢,物是人非的苍凉穿透千年。</p> <p class="ql-block">  时间带走青春,却沉淀下记忆的琥珀。那些未被磨灭的,是除夕夜母亲手心的温度,是童年裁三十张纸条倒数新年的雀跃,是“天增岁月人增寿”对联里绵延的祝福。时光的残酷与温情,恰似硬币的两面——它让容颜老去,也让真情历久弥新。</p> <p class="ql-block">  站在2025年的初春,我们终将明白:年过完了,但岁月馈赠的成长与希望永不落幕。正如《离骚》所叹:“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与其感伤留不住的时间,不如以“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的豁达,在时代的浪潮中,既做追光者,亦做织梦人。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