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淮安<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处江苏省中北部,位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处,是</span>江苏省辖地级市。淮安于秦时置县,曾名“清江”、“淮阴”,有2200多年建城史。淮安市人杰地灵,历史上诞生过韩信、关天培、吴承恩等名人,亦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故居位于淮安市淮安区驸马巷7号院落,为青砖灰瓦木结构的平房,是典型的明清时期苏北民居的建筑风格。正门上的匾额由邓小平1984年题写。↓</p> <p class="ql-block"> 整个建筑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东宅院临驸马巷,西宅院临局巷,共有房屋32间。↓</p> <p class="ql-block"> 1903年,周恩来五岁时入家塾馆念书。这是周恩来读书房。↓</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东大院三间面南的正屋,是周恩来父母的居室。↓</p> <p class="ql-block">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出生在正屋东边这间屋子里。墙上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恩来的父亲周劭纲、母亲万冬儿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正屋的对面是周恩来乳母蒋江氏的住房。↓</p> <p class="ql-block"> 主堂屋,是周恩来祖父周攀龙(起魁)居住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 周家祖籍浙江绍兴,清咸丰年间开始逐渐迁居淮安。↓</p> <p class="ql-block"> 周攀龙居住的房间。周家是书香门第,但周攀龙的外祖父是师爷世家,周攀龙跟着舅舅也学习幕业,成为师爷。↓</p> <p class="ql-block"> 主堂屋门前小院,这颗榆树已有百年树龄。↓</p> <p class="ql-block"> 周家院中的水井,石刻的井栏上,有被绳索磨出的一道道深痕。↓</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嗣父母住房。周恩来的小叔父周贻淦得了肺病,为给病者“冲喜消灾”,周劭纲夫妇把不满周岁的周恩来过继给小叔父为子。小叔父病故后,幼年的周恩来就由小婶母陈氏养育。↓</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逝世以后,淮安县委根据民众的要求,把周恩来故居按清宣统二年(1910年)周恩来离开淮安时的原貌进行修复。这是西大院,原为周恩来二祖父住房,现为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 从高祖到周恩来世系表。↓</p> <p class="ql-block"> 八婶母住房。八婶母杨氏是周恩来八伯父周贻奎的妻子。杨氏一生信仰佛教,追求“积善积德”,她是周恩来1908-1910年实际抚养人和监护人。曾于1950年、1953年两次被周恩来接到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居住。↓</p> <p class="ql-block"> 后院。院内有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赠送的樱花树。↓</p> <p class="ql-block"> 2002年,在邓颖超逝世10周年之际,于周恩来故居北侧新建了“邓颖超纪念园”。↓</p> <p class="ql-block"> 门匾由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题写。↓</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淮安北门外夹城内的桃花垠,由纪念岛、湖面和湖四周环形绿地组成。1988年3月开始兴建,1992年1月6日,纪念馆落成并对外开放。这是主馆,距周恩来故居约一公里多。↓</p> <p class="ql-block"> 主馆的二层为瞻仰大厅,厅内设周总理全身汉白玉坐像一尊。↓</p> <p class="ql-block"> 2008年,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在主馆之后增建了周恩来生平业绩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陈列馆内为“人民总理周恩来”生平业绩展览。↓</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故居淮安附马巷7号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生父周劭纲,原名周贻能,字懋臣。周贻能是周起魁次子,清同治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874年7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百岁堂”,幼年随家族移居江苏淮安。周劭纲年轻时考过秀才,在父亲去世后,远走他乡给人当幕僚、家庭教师、文书等谋生。1942年7月病逝于重庆。↓</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生母万冬儿(1877-1907)绣像。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1907年夏病逝,年仅30岁。↓</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嗣母陈氏(1878-1908年)绣像。↓</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伯父周贻赓(1872-1933年),是周恩来在东北和天津上学时的实际抚养人。↓</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八婶母杨氏(1877-1956年)。周恩来赴东北前,在生活上一直受到八婶母的照顾。↓</p> <p class="ql-block"> 到了周恩来父辈时,家道中衰。周恩来9岁时生母万氏去世,10岁时嗣母陈氏又病逝。1910年春,12岁的周恩来北上奉天投奔伯父周贻赓。↓</p> <p class="ql-block"> 1913年,15岁的周恩来进入天津南开学校读书。在这里,周恩来说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p> <p class="ql-block"> 1917年6月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南开学校。靠同学、师友的帮助,筹集到一笔最低限度的路费,1917年9月赴日本求学。↓</p> <p class="ql-block"> 1919年4月,周恩来从日本回国,随后投身五四爱国运动。↓</p> <p class="ql-block"> 1919年9月,周恩来主持由天津学生运动骨干组成的觉悟社成立,成为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的领导核心,邓颖超的名字亦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1920年11月,周恩来旅欧勤工俭学,在法、英、德等国生活学习近4年。↓</p> <p class="ql-block"> 1921年春,周恩来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图为周恩来与张申府(左一)、刘清扬(前排右二)等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24年6月16日,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官学校)在广州黄埔岛举行开学典礼。同年11月,周恩来被任命为黄埔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p> <p class="ql-block"> 大革命时期周恩来领导了东征军的政治工作,组织发动了省港大罢工,指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领导发起了南昌起义。↓</p> <p class="ql-block"> 长征途中,由于过度劳累,周恩来身患肝脓疡昏迷不醒,彭德怀、陈赓、杨立三等组织担架队把他抬出草地。毛泽东说:“如果恩来不同意,遵义会议是开不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 埃德加·斯诺1936年在陕北为周恩来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为达成团结抗战,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p> <p class="ql-block"> 1938年初,周恩来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p> <p class="ql-block"> 1939年8月27日周恩来赴苏联治疗臂伤前和刘少奇在延安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重庆谈判期间,为促成国共军事调停,国民党、共产党和美国三方代表组成“三人委员会”(简称军事三人小组)。图为身着国民党上将军服的周恩来。↓</p> <p class="ql-block"> 1947年3月,中央撤离延安前夕,周恩来和毛泽东、朱德在一起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49年6月21日周恩来邀请宋庆龄北上共商国事的信。↓</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在开国大典上。↓</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撰文、周恩来手书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p> <p class="ql-block"> 在周恩来生平业绩陈列馆之后是铜像广场。周恩来铜像连基座总高度7.8米,寓意周恩来走过的78个光辉的人生春秋,于1998年2月落成。↓</p> <p class="ql-block"> 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于1998年2月在铜像广场北侧建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仿中南海西花厅</span>。该建筑按照周恩来曾经工作生活26年的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的格局,以一比一的比例设计和建造,并按周恩来和邓颖超生前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原貌陈列。↓</p> <p class="ql-block"> 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位于中南海的西北角,原是末代皇帝溥仪1908年登基后为其父摄政王载沣修建的摄政王府的西花园,后为北洋时期的国务院。1949年中共中央进入北平后不久,周恩来移住西花厅,将其作为办公和生活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前客厅,周恩来会见外宾和重要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西花厅的院子。↓</p> <p class="ql-block"> 活动室。↓</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后客厅,周恩来会见国内客人及亲朋好友、阅览报刊的地方,还兼作餐室。↓</p> <p class="ql-block"> 邓颖超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卧室。↓</p> <p class="ql-block"> 西花苑碑园。↓</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先后盛放过周恩来、邓颖超骨灰的骨灰盒。↓</p> <p class="ql-block"> 这辆收藏在情归厅的灵车,为解放670型客车,1972年北京市民政局购置,改装后交付八宝山殡仪馆,先后完成周恩来、朱德、罗瑞卿等人的丧事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