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之旅—新普利茅斯(之二)

阿婆

<p class="ql-block">  新西兰的自然风光总是让人流连忘返,尤其是塔拉纳基地区的Three Sisters和Elephant Rock,简直是每个旅行者必打卡的景点。</p><p class="ql-block"> 这两个名字听起来就像是从某个神秘故事中跳出来的一样。然而,它们其实是自然界中的地质奇观,由巨大的石灰岩柱组成,与周围的海景形成了绝妙的对比。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是古代传说中的守护者,见证着时间的流逝。</p> 三姐妹峰 <p class="ql-block"> 三姐妹峰‌位于新西兰北岛西海岸的塔拉拉基海滩,是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三姐妹峰由三座高耸的岩石组成,这些岩石在大自然的雕琢下形成了独特的形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p> <p class="ql-block"> 当地的毛利传说为这片海岸线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传说中,三姐妹因为太迷恋夕阳而走得太远,最终被一只美丽的海怪所困,变成了石柱,永远站在那里。而Elephant Rock,名字就很形象,像一头古老的大象默默地守护着它们。</p> <p class="ql-block">  三姐妹峰和大象岩。只有在退潮时才能进入,而且它是世界上侵蚀速度最快的海岸线之一,每次访问都有不同的体验。潮汐和多变的天气让这里的访问变得充满挑战,因为只有在退潮后的2小时内才能轻松进入海滩,否则河口的水会上升并切断通往那里的道路。有时,摇摇欲坠的悬崖会变成坚硬的岩石,布满潮汐池;有时则变成沙质,能看到可爱的倒影。无论哪种情况,你总是会被眼前的景象所惊叹!天气好的时候,你还能从海滩上看到塔拉纳基山的美景,但在稍远一点的地方,你可以更好地将雪山、海岸线和整个景色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退潮以后,只能沿着岸边潮湿的黑色沙滩步幅艰难的前行,多数游客都是光着脚前行,最后的结果无法清洗脚上的沙泥土。我们全是穿着鞋艰难的前行,走到一半时实在无路可走,我只有打了退堂鼓返回原地。照片均为80后帅哥和中学少年美女手机随拍,我借花献佛,分享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  三个矗立在海中的大石被誉为三姐妹。每日在见证着日出日落,世间的轮回...。</p><p class="ql-block"> 以下视频为80后帅哥无人机航拍效果图,视频拍摄的效果非常壮观,但因风太大,没敢多飞,所以大象岩没有拍摄机会,有点缺憾。</p> <p class="ql-block">  三姐妹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海风侵蚀。这些岩石在自然力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形态。此外,还有一个关于这些岩石的凄美传说:相传这里曾经有四座岩石,但因海风的侵蚀,其中一座被冲毁,只剩下三座,象征着三位姐妹‌。</p><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照片为中学生美女手机随拍,很喜欢!转发给大家一起分享!</p> <p class="ql-block">  少年小朋友的优美动作酷势在沙滩上打高尔夫球,动作优美,有模有样😄😄</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大象岩</b></p> <p class="ql-block">  大象岩:位于三姐妹峰背后的大象岩,曾经是一块巨大的岩石,形似大象的鼻子。然而,在2016年,大象的鼻子被海水冲毁,现在看起来像是一只小象。这让人不禁联想到The Cape Farewell那座巨大的象主。</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预约了下一个景点,未能赶到大象岩,借用一张图片将景点介绍给即将到此地游玩的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些岩石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在大自然的雕刻下,这些岩石成为了一处引人入胜的景点。游客可以在三姐妹岩石旁边的观景台上欣赏到这些壮丽的景色,而三姐妹沙滩也可以供游客漫步。</p><p class="ql-block"> 我有点见识浅薄,第一次见到黑色沙滩,曾经旅游见过红沙滩、白沙滩、更多的是米色沙滩,这黑色沙滩对于我来说还真是第一次,有点相见恨晚😄</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怀托莫萤火虫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Waitomo Caves)</b></p> <p class="ql-block"> 从新普利茅斯一路向北,离开三姐妹峰后,时隔24年再次光顾Waitomo的蓝色萤火虫洞。之所以强调“蓝色”,是因为除了新西兰,世界其它地方的萤火虫大多只发绿光。洞内严格禁止拍照,发出声音或任何形式的光亮。我们乘坐小船,静静漂浮在无声的暗河上,仰头便能看到那片几万年未曾熄灭的“星河”。虽然没有像官方宣传照图片那般震撼,但属实不虚此行,值得一游。这里也是新西兰著名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1887年,一位当地毛利族族长塔·帝努老及一位英国测量师法兰德首次进入萤火虫洞,他们用亚麻秆做成竹筏,用蜡烛照明,沿小溪向洞底进发。当眼睛适应了黑暗的环境后,他们惊奇地发现,有无数闪亮的光点映在水面上,经仔细观察,原来洞壁上爬满了成千上万的萤火虫,那些奇异的光点就是它们散发的光亮。经过多次探险后,他们终于摸清,这个奇异的钟乳石洞共有三层,顶层有出口直通洞外。他们大喜过望,旋即向地方政府报告了这一重大发现,经当地政府审定,于1888年向游人开放。当年他们探险时的进口,做了出口;当年的出口,成了入口。距发现此洞百年后的1989年,新西兰当局终于把这个洞的所有权归还给了毛利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怀托莫萤火虫洞(Waitomo Caves)</p><p class="ql-block"> 入口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很多人都有过捉萤火虫的经历,在黑夜里追逐许久,才把小小的萤火虫放进瓶子里,隔着玻璃看它一闪一闪发出微光……让萤火虫像星星一样挂在天上,是不少人儿时的梦想。在新西兰北岛一个小城,这种梦想竟能成真,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在岩洞内熠熠生辉,灿若繁星,有人把这种自然奇观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p><p class="ql-block"> 为了保护好这神奇的精灵,洞内禁止喧哗和拍照,下面第一张图为宣传片。</p> <p class="ql-block">  参观萤火虫洞,必须从蒂安娜搭乘30分钟船才能到对岸,靠近洞穴时仍必须搭船进去,再步行上桥,首先会见到一座小型瀑布,下方有时有鳟鱼出现。游客可搭乘人力船在黑暗洞穴中环绕一周,欣赏如满天星斗的萤火虫洞奇观。</p><p class="ql-block"> 以下照片均为参观萤火虫洞的出口处,允许各位游客在洞口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一处十分难得的活性岩石洞穴,该洞穴约在一万五千年前形成,此洞穴的山上原有一个小湖泊被冰封着,后来因为气候改变,冰雪渐渐退去,流入下方的石灰质之岩层裂缝,逐渐冲蚀成一洞穴,因生成年代仍属年轻,洞穴内尚有水流,且洞穴仍在扩大中,因此称之为活性岩洞。</p> <p class="ql-block">  洞穴下方因水流冲积较坚硬之黑石,造成如球一般圆滑的黑石滞留在洞口,煞是可爱,但这些天然的圆石禁止拿取,游客千万不要轻举妄动。洞穴上下均有通口,吸引许多昆虫入内繁殖,其中以捕食昆虫、如蜘蛛般的萤火虫,属该洞穴中最奇特的居民。萤火虫吐着一粒接着一粒如珠子般的粘丝,以及尾部发出的蓝色萤光,星罗棋布攀附在岩洞深处的上方,像极了满天星斗般迷样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新普利茅斯是新西兰北岛西海岸唯一的一座海港城市,人口约7万,亚裔人口占2.6%。因它是以乳品、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为主,也以“乳品”和“能源”城市著称。新普利茅斯有美丽的植物园,有屡获殊荣的七公里海岸步道,还有可与“富士山”媲美的“塔拉纳基”雪山。新西兰TSB银行主办的“普克库拉”(Pukekura)公园灯展,更是举世闻名,自1953年纪念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时开始,每年都吸引数万人前往参观,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它已成为大家一项非常喜爱的社区活动。</p><p class="ql-block"> 新普利茅斯镇真的不可小觑,景点多多,看了蓝色萤火虫洞后,晚上又来到了小镇开放公园看免费灯光秀。</p> <p class="ql-block">  新普利茅斯灯光节(英语:TSB Festival of Lights) 是位于新西兰城市新普利茅斯公园的一个节庆活动。每年12月中旬到2月上旬,各种灯光装置将Pukekura公园变成了一个光影世界。</p> <p class="ql-block"> 走进灯展区,映入眼帘的是公园里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被灯光所装扮,发光的树枝不停地变换着颜色,艺术家把他们的灵感画在了树上、水中。灯光倒影映在湖水中,湖中的喷泉伴随着乐曲声忽而水花四溅,忽而直冲云霄,突然,又散落在湖中变成一朵朵浪花。望着这五彩缤纷、璀璨夺目的世界,把我们看的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  儿童乐园中的弧形连体座椅,魔术般地变幻着色彩,孩子们高兴地在上面欢蹦乱跳,吸引不少成年人前来留影,他们怀念幸福的童年,更愿展示多彩的人生。一条通往森林的路旁,人们在翘首观望,原来树上躺着一个巨人,顽固沉睡在这美妙的森林中,如何才能唤醒他,需要孩子们到童话世界中去寻找答案。一条奔流而下的山泉,被彩灯分成阶梯瀑布,犹如飞舞的彩龙。这条七十年代建造的灯光瀑布,至今仍不停地施展着它的魔法。</p> <p class="ql-block">  公园宽阔的草坪上,有近千名观众在看演出,舞台上洋人歌星正尽情弹唱。 随着乐队的伴奏,哪神妙的歌声回响在空中,跟着优美的旋律跨越了国界,让我们一行中有舞蹈天赋的朋友蠢蠢欲动。别看她们年龄已过半百,在世界迎接新年的欢庆时刻,在异国他乡的“新普利茅斯第60届新年灯光音乐会”上,她们用优美的舞姿,代表华人向新普利茅斯人民表达了问候!受到当地洋人的热烈欢迎!</p> <p class="ql-block"> 1953 年,普克库拉公园的喷泉湖安装了一个喷泉,以纪念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加冕典礼,并在 Poet's Bridge 和 main lake 周围安装了灯光。1955 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和爱丁堡公爵访问了新普利茅斯,并在新喷泉中添加了灯光供他们欣赏。1970 年代,音乐和娱乐成为年度灯光盛会的特色,1993 年正式命名为“灯光节”。从那时起,活动不断发展,现已举办了50个日夜的活动和灯光!</p> <p class="ql-block"> 灯光节不仅是一个光影盛宴,还融合了音乐和各种活动,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群,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玩了2个小时,正当撤离时,发现条灯光隧道,顺着通道把我们引上了一座小山丘,原来这儿就是闻名世界的“蕨类植物馆” ,难怪“昆明”和它结为友好城市。馆内景色更是别有洞天,不同植物配有各色灯光,空中飘浮着雾气,让我们朦朦胧胧游进了仙境。这么好的地方差点被漏掉!大家一致认为明天应该再来观赏一次。</p> <p class="ql-block"> 谢谢您一起分享美景!</p><p class="ql-block"> 照片均为手机随拍!</p><p class="ql-block"> (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