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百色起义纪念馆庄严殿堂,历史的风霜与现代荣光,宛若时空细流,交织绘就一轴沉甸甸的史诗画卷。在这悠长画卷的纹理中,我奇迹般地三次偶遇同一位银发老人,每一次的遇见,都触动我,让我忍不住猜想她执着背影背后的故事,给我留下独特而深刻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初次遇见,是在那条通往纪念馆的石级上。百色起义纪念馆坐落在山的顶峰,中途是脱贫攻坚成果展览馆。我们沿着石级向上攀登,就在我抬头的一刹那,远远的高处石级上一个孤独而坚毅的背影闯入了我的视线。她佝偻着身体,颤巍巍地向上攀登,但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坚定,仿佛是在用脚步丈量着岁月的厚度,又或是心怀着某种希望,那沉重的背影透着的轻盈松驰如此深刻而鲜明。</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遇见,是在脱贫攻坚成果展览馆前的大坪上。我们气喘吁吁地登上几百级台阶,终于来到了这里。我惊喜地发现,之前那个登梯的背影,此刻正坐在一张深橙色的椅子上,神情专注地对着展览馆拍照。她的眼中闪着光,那是一种记忆的温暖,也是一种对新生活的憧憬,对新时代奋斗者精神的崇高敬意。我站在不远处,近距离的看着这一幕,心中涌动着莫名的感动。从艰难地拾级而上,到静坐专注拍摄,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一种由内而外的自在与满足,那是一种无需外界强加,完全出于自我意愿的纯粹与惬意。她仿佛在与这座展览馆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用镜头记录下这份厚重,也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代的感恩。</p> <p class="ql-block">百色起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遇见是在百色起义纪念馆的二楼,那颗雕塑的大树下。我们绕上二楼就见她静静地坐在树下的长凳上,像是在沉思默想。开始我以为那人影也是塑像,定定一瞧,是她,是那个前两次遇见的老人,我的心跳不禁加速,却又不愿打扰这份静谧,于是选择静静地站立一旁,与她共享这一刻的宁静。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种种猜想:或许,她是在这里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以独处的方式排解内心的孤独;又或许,她的目光穿透了岁月的尘埃,深情地凝视着那些为革命事业流血牺牲的英烈,心中涌动着对过往英雄的无限敬仰与怀念。更有可能的是,她在心中默默赞许着那些在新时代里继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奋斗者们。亦或,这纪念馆中藏着一段属于她家族的记忆,她的到来,是对亲人过往足迹的追寻,是对那份割舍不下的情感的寄托。是牵挂,让她跨越时空的界限,来此陪伴;是陪伴,让她在静默中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安慰与释怀;而那份既释怀又放不下的复杂情感,则如同纪念馆中不灭的灯火,照亮了她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p><p class="ql-block">我想象着,这样的场景对她而言,或许已成为一种日常,一种仪式,每天定时定点,她都会来到这里,与过去对话,与自己和解,让心灵在这片历史的长河中得到净化与升华。而我,作为这不经意间闯入她世界的旁观者,心中不禁生出一股莫名的情愫,既感激这份不期而遇的美好,又期待着下一次更加深刻的相遇。</p> <p class="ql-block">然而,这些猜想并不重要。真正触动我的,是她那份虔诚与坚毅。她的身影,在纪念馆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仿佛是在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历史的敬畏、对未来的憧憬,以及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永恒不变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