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在山东乳山这片充满古朴风情的土地上,每当岁末年初,家家户户便沉浸在一片热闹而温馨的忙碌之中。而在这片热闹之中,有一项传统习俗尤为引人注目,那便是蒸枣饽饽。这不仅仅是一种食物的制作,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祈愿。</b></p><p class="ql-block"><b> 记得初到乳山的那个春节,我满怀着对这片土地的好奇与敬畏,走进了这个大家庭。婆婆告诉我,老一辈做枣饽饽时,家里的男男女女几乎都要参与进来,揉面、整形、上锅蒸,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家人的心血与期盼。面要揉得恰到好处,既要有韧性,又不能过于生硬,这样蒸出来的枣饽饽口感才会松软香甜。而妯娌,便是这个家中蒸枣饽饽的高手。</b></p> <p class="ql-block"><b> 厨房里,妯娌正忙碌着,一双巧手在面团与红枣间灵活穿梭,仿佛在编织着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她告诉我,蒸枣饽饽是胶东地区过年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几乎都要蒸上一锅,寓意着来年的丰收与吉祥。</b></p><p class="ql-block"><b> 妯娌一边示范,一边耐心地向我讲解着制作枣饽饽的步骤。首先是和面,要用当年新磨的精白面粉,加入适量的水、鸡蛋,白糖和酵母,搅拌均匀,揉成光滑的面团。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大有讲究。妯娌说,面要揉得恰到好处,既要有弹性又不能过于松软,这样才能保证蒸出来的饽饽口感筋道。我学着她的样子,费力地揉着面团,感受着面粉在手中的变化,仿佛也在揉进自己对新年的期盼。</b></p> <p class="ql-block"><b> 接下来是制作枣饽饽的形状。妯娌的手艺真是令人赞叹,她能将简单的面团和红枣变幻出各式各样的造型,有的如大元宝。有的似活泼的小动物,每一个都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我跟着她一步步地做,虽然手艺远不如她那般娴熟,但看到自己的作品逐渐成形,心中还是充满了成就感。</b></p><p class="ql-block"><b> 制作完成后,便是等待发酵和蒸制的过程。这段时间里,我和妯娌一边聊着家常,一边期待着即将出炉的枣饽饽。她告诉我,以前每到腊月年关,家家户户都会赶着发面蒸头枣饽饽,以此来祭祀祖先,祈求来年的五谷丰登和红火吉祥。而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这个传统习俗却一直保留了下来,成为了胶东人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终于,随着一锅热气腾腾的枣饽饽出炉,整个屋子都弥漫着一股诱人的香气。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轻轻咬下一口,那软糯的口感和浓郁的枣香瞬间在口中绽放,让人回味无穷。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胶东大地那份质朴而又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会到了妯娌那份对传统习俗的坚守与传承。</b></p><p class="ql-block"><b> 这次跟妯娌学蒸枣饽饽的经历,不仅让我学会了一项传统技艺,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胶东地区的过年习俗和那份浓浓的年味。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将带着这份记忆和手艺,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份独特的胶东风情。</b></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枫叶醉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岗位退休后,怀着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与诗书交友,积淀自己的文学修养。文学作品曾多次在《满庭芳艺术联盟》平台和建三江作家协会 的平台上发表,受到了读者们的认可和喜爱。</b></p> <p class="ql-block"><b>美篇制作:枫叶醉秋</b></p><p class="ql-block"><b>图片来源于网络</b></p><p class="ql-block"><b>欢迎您光临欣赏美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