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各位朋友:</p><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本人赋诗一首,祝大家元宵节快乐:</p><p class="ql-block"> 《闹元宵》</p><p class="ql-block">银辉悄洒不夜天,</p><p class="ql-block">山欢水笑闹上元。</p><p class="ql-block">火树银花逾亘古,</p><p class="ql-block">龙狮曼舞越空前。</p><p class="ql-block">彩袖翩翩歌盛世,</p><p class="ql-block">锣鼓声声震宇寰。</p><p class="ql-block">无人机群展风采,</p><p class="ql-block">魔幻科技谱新篇。</p><p class="ql-block"> 庞戢武(82岁)书</p><p class="ql-block"> 2025.2.9</p><p class="ql-block">(后面的文章更精彩)</p> <p class="ql-block"> 元宵节的那些事儿</p><p class="ql-block"> 四川达州 庞戢武/文</p><p class="ql-block"> 这里,简要地说说有关“元宵节”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一.何谓元宵节</p><p class="ql-block"> 古时候,“三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里的“元”是农历一月中十五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五这个上元节,恰是每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中国春节习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p><p class="ql-block"> 以古代历法而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这里的“元”为始;“宵”为夜。”这个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值得喜庆,所以名之为“元宵节”。</p><p class="ql-block"> 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宋代以前,元宵节多称“元夜”、“元夕”、“上元”,而宋代以后的文献则多见“元宵”一词。</p><p class="ql-block"> 二.元宵节干些啥</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是一个真正意义的“灯节”,各地以“闹”字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挂彩灯、耍龙灯、猜灯谜、放烟火、踩高跷的;也有吃元宵、品汤圆赏美食的;还有赏月、交友、狂庙会祈福的等等。如今,又增加了高科技的各种现代化表演。</p><p class="ql-block"> 三.元宵节的形成</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p><p class="ql-block"> 最早,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古俗。从唐代起,这一天,要张灯祈福。</p><p class="ql-block"> 传说,在西汉的汉文帝时期,为庆祝平息“诸吕之乱”,将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在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p><p class="ql-block"> 到了汉武帝时期,东方朔帮助宫女元宵与家人团聚,让人们在正月十五包汤圆、挂彩灯、看花灯,从而,深化了元宵节的庆祝活动。</p><p class="ql-block"> 时至东汉,明帝提倡佛教。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p><p class="ql-block"> 在元朝,这些活动曾一度被禁止,但总的说来,元宵节从唐宋以后就一直传承至今。</p><p class="ql-block"> 不管哪种说法,都说明“元宵节”这种民俗活动,历史悠久,植根民众,意义深厚。</p><p class="ql-block"> 四.“元宵节”与“元宵”</p><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张祜有一首诗《正月十五夜灯》这样写到:</p><p class="ql-block">千门开锁万灯明,</p><p class="ql-block">正月中旬动帝京。</p><p class="ql-block">三百内人连袖舞,</p><p class="ql-block">一时天上著词声。</p><p class="ql-block"> 可见,在唐代的元宵之夜,就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人山人海,天上地下好一派热闹景象!</p><p class="ql-block"> “民以食为天”。</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欢欣喧闹之余,吃喝也不能少。于是,就产生了一种以节日命名的食品“元宵”。</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习俗各异。到了宋代,人们在这个重要节日里,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外,北方人就盛行吃元宵,而南方人更喜欢吃汤圆了。</p><p class="ql-block"> 元宵、汤圆均以“圆”著称,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团圆、圆满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 五.元宵与汤圆</p><p class="ql-block"> 虽说,元宵和汤圆所用食材和形状大体差不多,但细说起来,它们的确不是一种东西。</p><p class="ql-block"> 它们的区别:一个出自北方,一个生在南方;一个是“滚”出来的,一个是“包”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按以前的饮食传统,北方人在元宵节到来的前几天,大街上会有“滚”元宵的人,用一个机器,来回不停地晃动,机器里的糯米粉里躺着无数个元宵,待“滚”到合适大小,掌控机器的人就把这些元宵通过筛子一筛,筛掉元宵表面的浮粉,分装好称重,人们你一袋我一袋地买回家,这就是元宵。</p><p class="ql-block"> 不过“滚”不太方便,表面干燥有浮粉,而今渐渐被淘汰了。</p><p class="ql-block"> 而汤圆是“包”出来的。把糯米粉和成面团,包入各种馅料,做成表面光滑“圆球”。</p><p class="ql-block"> 元宵和汤圆的馅料不同。元宵的馅料比较单一,一般来说都是甜口馅料,豆沙馅儿、黑芝麻馅儿最为常见。</p><p class="ql-block"> 而汤圆的馅料就丰富多彩了。荤的、素的;甜的、咸的;粗粮、水果、鲜花馅料也不足为奇。</p><p class="ql-block"> 元宵和汤圆都可煮可炸。只不过,煮元宵时,因为它表面有干燥的糯米粉,煮的汤势必会非常浑浊,而且通常要煮上十来分钟才会熟。所以,元宵炸着吃,是北方人常有的吃法。</p><p class="ql-block"> 汤圆常是煮着吃,也有炸着吃的。因为汤圆的馅料可以丰富到你无法想像,有的甚至还包有硬币,让吃汤圆的人,测试一下运气,寓乐于食,开心尽意。 </p><p class="ql-block"> 汤圆易熟,煮三五分钟可吃,且煮汤圆时,汤不浑浊。若要炸起吃,炸时用文火,因易爆易炸,特别要注意安全。</p><p class="ql-block"> 元宵,受限于制作方法,通常为现做现吃,不能冷冻。</p><p class="ql-block"> 汤圆完全可以冷冻保存,保质期又长,这也是汤圆普及率高,全国各地有售,大多数人方便食用,喜欢食用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因为“元”和“袁”、“宵”与“消”同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袁世凯就下令把“元宵”也改为“汤圆”。</p><p class="ql-block"> 自从袁世凯废“元宵”改“汤圆”后,其实,可以这样看:“元宵”和“汤圆”是同属不同科的食品了,但一般的人似乎不注意它们的区别。</p><p class="ql-block">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汤圆的品种繁多,食用方便,易于保存,吃元宵的人少之又少,特别是元宵节吃汤圆早就遍及华夏了。</p><p class="ql-block"> 六.结尾</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朋友,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之外,一定不要忘记多吃几个大汤圆。</p><p class="ql-block"> 愿你的生活如汤圆般甜蜜,事业如汤圆般圆满,前程如彩灯般辉煌! </p><p class="ql-block"> 2025.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