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 称:曾众</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85951748</p><p class="ql-block">图 片:手机自拍</p>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仁者?孔子在《论语》中没有从正面直接解释什么是仁者,但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了阐述,让人们对仁者的理解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仁,各种知识教化才会在他的成长中起到促进作用。《论语》在第一次讲到仁的时候说:“仁而不仁,如礼何?仁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即:一个人如果缺乏仁爱之心,所有的礼仪对他来说都是虚伪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任何的音乐对他来说都是无用的。</p> <p class="ql-block"> 同时,孔子认为居住地风俗习惯的好坏,对一个人的仁心养成非常重要。《论语》在第二次讲到仁的时候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即:一个人居住在有良好风俗习惯的地方才是最好的。如果所居住的地方缺乏礼貌礼节,则不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所以才有“孟母三迁”。现在人们购房也注意选择宜居宜商宜业宜学的环境。纵观《论语》对仁的概论,主要集中于安仁、乐山、不忧、言讱四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 一、仁者安仁</p><p class="ql-block">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孔子说:缺乏仁德的人,是不会长时间安心处于贫困环境之中的,也不会长时间满足处于享乐环境之中的。他们内心漂泊不定,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意义,在困境中怨天尤人,巧取豪夺。在享乐中贪得无厌,放纵自己。</p><p class="ql-block"> 有仁德的人安于仁德,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智慧的人因其知道仁德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有利,而自觉遵守。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能正确判断什么样的人是值得喜欢的人,什么样的人是令人厌恶的人,而不会被表面上的现象所迷惑。</p> <p class="ql-block"> 二、仁者乐山</p><p class="ql-block">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孔子说:聪明的人应该具有水的特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之形,避高而趋下”、“水因地而制流”。有仁德的人应该具备像山一样品格:稳定、厚重、包容,给万物生长提供栖息生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聪明的人象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态,因气候、地形的变化而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仁德的人象山一样从容不迫,坚忍不拔。也从不嫌弃声讨自己怀抱里的飞禽走兽、草木花卉,甚至是冰雪和野火,有着深厚的德性和博大的胸怀。聪明的人总会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所以没有烦恼。仁德的人不会见异思迁,与万事万物融为一体,共生共荣,所以是永恒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