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篇(上)2025.1

张小瑛

<p class="ql-block">落地厦门机场</p> <p class="ql-block">集美学村是集美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的总称。位于厦门集美半岛坐落于集美村,它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倾资创办。学村总建筑面积达三千余亩,拥有在校师生十万余人,形成了由学前教育至小学初中高中、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博士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集美归国侨学生补习学校(华侨大学华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校、集美大学、集美中学、集美小学、集美幼儿园等学校,还包括福南大会堂、图书馆、体育馆、音乐厅、龙舟池、航海俱乐部等设施。它既是钟灵毓秀之地,又是凝集众美的观光风景区,其建筑融中西风格于一炉</p> <p class="ql-block">陈嘉庚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陈嘉庚故居</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p> <p class="ql-block">日光岩</p> <p class="ql-block">永定初溪土楼群</p> <p class="ql-block">初溪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永定区下洋镇初溪村,自明代至现代,历经数百年建成,为徐氏家族聚居地,总面积为14.72公顷。初溪土楼群是永定区内最原始、最具客家人文色彩的土楼,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土楼群”。初溪土楼群是永定“三群两楼”中的一群,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主要有集庆楼、余庆楼、绳庆楼、华庆楼、庚庆楼、锡庆楼、福庆楼、共庆楼、藩庆楼、善庆楼等)组成,主要种类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六角形等。初溪土楼群的楼名中间都带有一个“庆”字,以示人丁兴旺、万事如意。初溪土楼群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古老的韵味体现出较高的美学和历史价值,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初溪土楼群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营造的文化氛围为世界各地少见,展示了中原遗风和客家民风。</p> <p class="ql-block">云水谣古镇</p> <p class="ql-block">云水谣原名长教村,是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境内的村落,因电影《云水谣》的主要拍摄地而得名。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王氏祖先由漳浦县横口迁居长教,两年后简氏祖先从龙岩市永定县迁入居住。明清时期,大量人口从外省和临县迁入南靖县内。同一时期的客家族也开始往东迁移,由于南靖县城人口的饱和,他们选择向南靖县山区的丘陵地带迁移并居住。2008年5月,云水谣古镇被漳州市人民政府列为“闽南(漳州)生态文化保护区长教古村落”展示点,成为闽台影视基地。</p> <p class="ql-block">张灯结彩</p> <p class="ql-block">南靖田螺坑土楼</p> <p class="ql-block">南靖田螺坑位于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闽南漳州的南靖、华安、平和、诏安、漳浦等地,随处可见一座座高大宏伟的方形、圆形土楼,形成规模庞大的土楼群,这些土楼的结构与造型,被评价为世界古建筑的典范之一,是山区民居中最富东方神秘色彩的神话般建筑模式。南靖田螺坑由一座方形土楼“步云楼”,三座圆形土楼“和昌楼”、“瑞云楼”及“振昌楼”,一座椭圆形土楼“文昌楼”组成。此外村内还建有一些土木结构的平房和楼房 ,土楼群中年代最早的步云楼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距今约200多年,最晚的文昌楼建于1966年,五座土楼依山势错落布局,在群山环抱之中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大地,又像是飞碟从天而降,构成人文造艺与自然环境巧妙天成的绝景,令人叹为观止,是民居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p> <p class="ql-block">四菜一汤</p> <p class="ql-block">泉州珞珈寺</p> <p class="ql-block">泉州梧林古镇泉州古城古称温陵、刺桐、鲤城。位于福建泉州市鲤城区。素有“海滨邹鲁”“文献之都”美誉,世界宗教博物馆”,“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首批国列入福建省级旅游度假区。自盛唐起泉州古城开始兴建,随着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与兴盛不断扩大。宋元时期,刺桐港的海上贸易活动空前繁盛,帆樯林立,梯航万国,留下了“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的繁华图景。千年后,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古城仍保有丰富的历史遗存、较完好的古城肌理等,这些“活记忆”让世人能够回望曾经灿烂的岁月,感受千年古城的积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