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之旅(10)大同法华寺

黑雪

<p class="ql-block">法华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元末明初,因塔内存有一部《法华经》而得名。这个寺是天台宗佛教场所,散发着一种独特的神秘和庄严。相比于其他,这个地方倒显得十分的清静。整个寺院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对称、塑像灵动丰润、形象生动。壁画色彩丰富,多民族融合与异域色彩结合的特点浓厚。深秋的法华寺宁静而安逸,古朴的建筑被多彩的秋色衬托,秋风轻拂、落叶飘舞,化作一地华丽的外衣,别有一番韵味。</p> <p class="ql-block">法华寺的山门是一座华丽的琉璃牌坊,红墙白石拱门上方,由黄、绿琉璃覆盖饰面,多组团花和双龙戏珠的纹饰,雕梁画栋极为繁复。琉璃在阳光下光彩夺目,气势非凡。石狮子守卫着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寺庙,它们的眼神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周围的植物郁郁葱葱,与古朴的建筑相得益彰,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天空湛蓝无云,更增添了整个景色的美好氛围。</p> <p class="ql-block">寺院内双层圆形的钟鼓楼,据说结合了蒙古包的特点建造而成,与常见的方形钟鼓楼不同,很是优美且独特。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不同民族文化在这里的交融。钟鼓楼静静地矗立在寺院内,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寺院沿中轴线主要建筑依次为山门、天王殿、三士殿、大雄宝殿、法华塔、藏经楼,其他建筑包括钟鼓楼、游廊、配殿等。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对称。漫步在这条中轴线上,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每一座建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让人不禁驻足欣赏。</p> <p class="ql-block">三士殿的建筑宏大而精美,门上方悬巨匾上书:“常乐我净”,这是《涅盘经》中的佛语,作为涅盘四德的常乐我净是佛的境界,也是去除了习气之后的无余涅盘的境界。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净域梵天”,显示出这座寺庙的独特地位。背景则展现出一片金黄的世界,树木披上了秋装,树叶随风摇曳生姿,仿佛是在向人们诉说着秋天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从背后看三士殿更加出彩,大垛的斗拱工整而抢眼,金黄的树叶在红墙的映衬下鲜艳夺目,圆形的月亮门,非常好地诠释了中国古典建筑之美。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画卷之中,感受到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第三进院有大雄宝殿、垛殿、配殿及游廊。毗卢殿异常宏伟,为庑殿式屋顶建筑。大雄宝殿庄严肃穆,殿内供奉着佛像,周围摆放着鲜花与祭品,营造出一种神圣庄严的氛围。大红灯笼高挂于门头之上,增添了几分节日气氛。黄叶纷飞的树木相伴左右,仿佛在为这座古老的寺庙增添一抹秋意。</p> <p class="ql-block">法华塔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大同市现存唯一一座覆钵式琉璃喇嘛塔。该塔是一座宝瓶式佛塔,塔高18米,塔座设在2米高的砖石方形台基上。塔身镶嵌着精美的图案:一斗三升、瑞兽、凤鸟、花卉、力士,简直是一部活的艺术史!目前塔身已经微微倾斜,更增添了一份岁月的沧桑感。佛塔静静矗立在寺院内,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与岁月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塔颈处叠置着八重颈轮,间隔着黄绿紫琉璃装饰,刹座上的仰莲和宝珠塔刹更是体现了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院落最后面的藏经楼为一座藏汉结合的喇嘛式建筑,双层歇山式屋顶上,配有三座突出的阁楼,金色的宝刹甚是抢眼。内部供奉着金佛,华丽而庄严。藏经楼不仅是法华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佛教文化的瑰宝。这里珍藏着无数珍贵的经书与文献,是佛教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