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永定土楼

阿田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龙岩永定土楼‌,即永定客家土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2008年7月6日,中国“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瑰宝。2011年8月,包含福建土楼(永定)旅游景区在内的福建土楼(永定•南靖)获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永定土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末宋初,客家先民在此居住并逐渐形成了土楼这种独特的民居形式。土楼作为客家民居的独特形式,在宋元时期逐渐形成,经过明代和清代的发展,最终在民国时期成熟并延续至今。永定土楼不仅是客家文化的活化石,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展示了客家人的智慧和勤劳‌。</b></p> <p class="ql-block"><b>永定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功能而闻名。土楼分为圆楼和方楼两种,每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b></p> <p class="ql-block"><b>福建土楼(永定)旅游景区,核心区域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历史悠久、多姿多彩、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于世。福建土楼(永定)旅游景区是2022年全国非遗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福建土楼(永定)旅游景区,其中最古老的属承启楼,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2年),而后依次建造第二、三、四环,在清康熙48年(1710年)落成。景区主要由洪坑土楼群、南溪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初溪土楼群等多个土楼群组合而成。</b></p> <p class="ql-block"><b>圆楼如承启楼,直径73米,高四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被誉为“土楼王”。方楼如奎聚楼,保存得最为完好,内部结构精巧复杂。土楼的墙壁厚重坚固,能够抵御外敌入侵和风雨侵袭,窗户设计小而高,既通风采光又能防止窥视和攻击‌。此外,土楼还具有防震、防火、防御等多种功能,通风和采光良好,冬暖夏凉‌。</b></p> <p class="ql-block"><b>承启楼</b></p> <p class="ql-block"><b>在四层楼的视野</b></p> <p class="ql-block"><b>在三楼的视野</b></p> <p class="ql-block"><b>在二楼的视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侨福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侨福楼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高北村西北部,位于大名鼎鼎的承启楼西侧、高北土楼群成员之一,始建于1962年。圆形土楼,坐北朝南。是楼主在海外的兄弟筹资兴建。这座楼因出了11个博士而闻名于世,又被称为博士楼。</b></p> <p class="ql-block"><b>侨福楼的结构是单圈圆楼,高三层,每年建一层,三年建成。当年,现代化的设施让侨福楼成为上世纪的新型庄园和最新土楼的代表。</b></p> <p class="ql-block"><b>侨福楼直径45米,高3层,内通廊式。全楼有30间(厅),设1个大门,一个院子。中为天井,底楼正对着大门中间有一个厅堂。楼外有一圈围墙包围着,围墙上设有外大门,形成一个院落。第二层通廊由木质结构悬挑,第三层通廊挑出更多,且设腰檐,檐下以木板封闭作贮藏室。</b></p> <p class="ql-block"><b>祖堂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在后侧中轴线上,向内院突出,正面有4根西式圆形石柱。内院以花岗石铺地。楼前为外围墙围合而成的院落,设外大门。</b></p> <p class="ql-block"><b>客家土楼为闽南地区的独特建筑,他蕴含着客家祖先的生活智慧与哲学的思考,不论是在外立面或者内部,都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也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土楼被世界誉为“活的世界遗产”。客家土楼,不仅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部分文字源于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摄于2025年1月20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