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市城区西南4公里,原名“阳温暾”。因有小河绕村而过,改名为“河顺”。后人又借“云涌吉祥,风吹和顺”的诗句,将“河顺”改名为“和顺”。六百多年来,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使和顺成为云南省四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村之一。</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6日晩上我们下榻和顺古镇,进古镇时天色巳暗,古巷既窄又陡,汽车交汇简直是难上加难,终于汽车开不了了,电话民宿老板,老板派了一轮电动三轮车,上面两张小板凳,我们坐上后还要扶着自己的行李箱,然后在近45度角的坡度上下起伏,随时都觉得自己要被甩下或者要和对面车碰撞的时候,终于到达了民宿。民宿很美,房间带有温泉池且有免费的咖啡吧,可今天我有点累,一改以往我喜欢在民宿内闲逛的习惯,泡了半小时温泉,早早休息了。</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吃过民宿很文艺清新然口味一般的早餐,出门一脚踏入和顺古镇。</p> <p class="ql-block"> 没有穿越时空来到一个世外桃源,而是踏入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古镇百年小菜街。</p> <p class="ql-block"> 摊位在小菜街陡峭的山坡上依次排开,新鲜的果蔬琳琅满目,露珠在菜叶上闪烁。当地居民穿梭其中,挑选着中意的食材,摊主们操着地道的方言热情吆喝。</p> <p class="ql-block">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蔬果与烟火的混合气息,质朴而亲切。这里不仅是交易的场所,更是邻里交流、情感汇聚之地,百年来见证着古镇生活的悠悠岁月。</p> <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依山傍水、环山而建,绵延数里,聚落着寺院、道观、祠堂和众多小巷,还有100多幢清代宅院,建筑中西合璧,既有徽派建筑的婉约,又有西式建筑的明朗,兼有东南亚风情。</p> <p class="ql-block"> 我们按图索骥且自己的喜好和位置决定一路向下,从百年菜街—弯楼子民居博物馆—寸氐宗祠—和顺图书馆—文昌宫—双虹桥—水上印象,基本上可以游个大半。</p> <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弯楼子民民居博物馆是古镇极具特色的文化宝藏。</p> <p class="ql-block"> 弯楼子因楼房沿巷道的曲线修砌而得名。这处民居建筑风格独特,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庭院组合式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建筑材料多采用火山石、木材等当地材料,房屋的雕刻十分精美。门窗上的木雕细腻生动,展现了精美的花卉、人物等图案。</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博物馆,就像走进了一部活着的历史书。馆内陈列着大量的生活用品、古老的文书契约、精美的马帮用具等。展现了和顺古镇居民过去的生活场景、商业贸易以及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 翡翠大王的寸氐宗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扩建于清代嘉庆十年,是和顺八大宗祠中修建最早的一家。其大门采用南亚风格,与传统宗祠大门不同,形成了中外合璧的经典之作。大门外有两层石月台,左右两边的石标杆上各有两个石斗,十分独特。</p> <p class="ql-block"> 祠内有正殿、厢楼、花园等建筑,还悬挂着诸多名人撰书的楹联、匾额。寸氏宗祠不仅是腾冲寸氏宗族的象征,也是和顺古镇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寸氏家族的辉煌历史和和顺的侨乡文化。</p> <p class="ql-block"> 马帮文化是和顺古镇独特的存在,马帮博物馆内藏有众多与马帮相关的物件,马具、货物清单等,生动展现马帮艰苦卓绝的远行。马帮汉子们不畏艰险,驱赶骡马穿梭于崇山峻岭,开辟出贸易通道,不仅促进物资流通,还传播多元文化,他们的精神成为当地不朽的文化印记 。</p> <p class="ql-block"> 和顺图书馆从外观上看,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它有着典型的中式飞檐斗拱,又融合了西式建筑的回廊、门窗等元素,整体造型典雅大方,散发着古朴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它的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在众多华侨和当地乡绅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才形成了如今规模宏大的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我还从没有见过一个古镇有这么大规模的图书馆,它是古镇居民获取知识、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窗口,它就像一个文化灯塔,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和顺人前来汲取智慧的养分,也成为了和顺古镇浓厚文化氛围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 离开图书馆,不远处便是和顺文昌宫。文昌宫又称文昌阁,是纪念中国古代文化名人文昌帝君而修建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穿梭在和顺古城,岁月的痕迹扑面而来,每一步都似踩在旧时光的脉络上。脚下弯弯曲曲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温润,无声诉说着往昔马帮的喧嚣。街边古老建筑错落有致,木雕、石雕精美绝伦,彰显昔日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 漫步其间,抬眼可见青山连绵、绿水悠悠,低头可听水中倒影、如梦似幻。</p> <p class="ql-block"> 双虹桥是古镇标志性建筑,老桥始建于明代嘉靖初年,清光绪十年重修,新桥建于1921年。两座石拱桥跨河而建,形似双虹卧波,故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沿着双虹桥漫步,便可欣赏到和顺古镇独特的“河顺”风光。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河边垂柳依依,随风摇曳,仿佛在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古镇的柔情蜜意。</p> <p class="ql-block"> 两岸是鳞次栉比的店铺和民居,店铺里陈列着各种具有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土特产品,如翡翠玉石、藤编木雕、滇西美食等,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而民居则大多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庭院深深,绿树红花相映成趣,处处透着生活的闲适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 看到渡口便两眼放光,和顺古镇的陷河湿地,仿若大地的诗意眼眸。坐上游船,在柔波里,“水上印象”宛如遗落尘世的梦境,悄然晕染开来。</p> <p class="ql-block"> 轻舟徐行,涟漪悠悠,似岁月的指纹在水面蔓延。日光筛过垂柳,碎金满河,光影与水波相拥而舞,演绎着无声的禅意。</p> <p class="ql-block"> 摇桨声欸乃,似湿地的浅吟低唱。舟上旅人和我,皆入了这山水墨卷,成为画中一痕淡影。于水上印象之中,时光仿若停驻,唯留这一方澄澈天地,供心灵栖息,让灵魂在这水色温柔里,寻得久违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 下了船,找一家饭馆坐下,点上三两个好菜,在洒满阳光的露台上,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田园风光,美美的品尝盘中美食,此时的人生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 微风拂过,送来自然的低语,满是宁静祥和,尽显岁月悠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