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十、看蓝天 雄鹰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九五八年五月的一个星期天,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上午10时左右,天上突然传来隆隆的马达声,街上有人喊着,飞机、飞机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正在天井里玩耍的小伙伴们连忙跑上大街一看,湛蓝的天空上有一架直升机在翱翔着。直升机飞的很低,轰呜声震耳欲聋,好象不想飞走似的。第一次看到直升飞机,有点惊讶,那么大的机器,竞象蜻蜓一样在天空盘旋。直升绕了几圈之后,突然从机舱里飘出雪片似的五颜六色的纸张来,有人喊:这是传单!过街的人们也驻足抢着拾传单,打开一看写着:“中国人民空军”的字样。话音未落,就有人呼喊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有的在拍手叫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久之后,我们又看见3架闪着银白色光芒的飞机从高空上掠过,后面还拖着长长的白烟…,后来才知道,那是“喷气式”飞机,真是一幕激动人心、壮观的场景,人民空军从此入驻福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之后,再也听不到那凄历的警报声,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家门口榕树下的防空洞也慢慢土崩瓦解。荒废的砖头陆续也被附近的居民搬光了,只剩下一堆沙丘又成了小伙伴们玩沙的好去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十一、上台一 读小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知不觉一九五七年的夏天进入尾声,这时我已到了上小学的年龄。还记得那天上午,母亲带我到家斜对面的台一小(台江第一中心小学)去报名。面试的是一位40来岁慈祥的女教师,她问了几个小问题,如家住哪儿…?又拿出几张图片,叫我辨认图案上的动物后,就回家了。三天后,兄长告诉我上红榜(录取)了。下周一(9月2日)要开学。于是母亲给我买了一个笔盒、几支铅笔,一本写字簿和一个小书包,并鼓励要好好学习,当一名好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九月二日,我高高高兴兴背上书包,由哥哥带我上学校。他看了看编班榜,然后拉我到教室门口,班主任核对名字后让我坐到二排第6位去。在台一小,第一次走进宽畅的教室,第一次看见宽大的操场,第一次遇到这么多的小朋友…总之,眼光目及之处,一切都很好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都坐上各自座位。老师也走进教室,向大家问个:同学们好!接着我们回答:老师好!第一天上学,老师讲了很多有关学校规章、纪律,还有学生注意事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上课了,老师分发了书本和写字簿并开始讲课。从这一天起,我成了一名小学生,将要完成六年艰巨的小学学习任务…</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十二、眼镜池 大乐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家“德庐”的门前是一条约5米宽的小马路,再往前有一口长40米、宽30米的方型水塘,当地人称它为“眼镜池”。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大乐园,演绎了不少快乐的小故事,至今还留有几个童真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口池塘,一年四季都给我带来乐趣,是我们小伙伴游玩的好去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冬天,一池碧水静静地睡着,在金色的阳光抚照下,升腾起一片淡淡的氲氤,犹如无言的诗与画。小伙伴们捡来碎瓦片,打起“水漂”,一跳、二跳…,五跳、六跳…,小女孩们数着,惊醒了碧水的梦,泛起一圈圈涟漪。池畔洋溢着阵阵孩子们的笑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春季里,池中的水浮莲和水莲藻快速地繁殖,给水面盖上绿色的绸緞,抒写着春的生机。小伙伴们了手执钓杆沿着池岸寻找石缝里的小青蛙,让那些贪吃的“愿者上钩”。小女孩们了绕着池的四周,追逐着捕捉花蝴蝶和不知名小精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夏天以它的热情迎接小伙伴们!水面上开起白白的水莲花,又是一番新景象。长在池边几棵古老的荔枝树,蝉声不断,象在诉讼夏天的炎热。上午10时多,不知趣的蝉越叫越欢,正是捕捉好时机。我们手拿着竿头蘸着粘胶的竹竿,在树下寻觅,一旦发现就小心翼翼地靠近,每次下来,总有收获。有时还顺手打落几粒鲜红的荔枝,边吃边走回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夏天的傍晚最热闹,不知从哪儿飞来一群的蜻蜓,或停泊在水莲叶上,或亭立在事先为它备好的漂浮物上,这时就顺手来了个“蜻蜓点水”,用粘胶碰一下就捕捉一只。还有一种办法是用细线绑上一只雌性的,当空飞舞,用来勾引雄的上当而捉获。到了傍晚,池塘附近来的人更多了,晚饭后出门乘凉,说不准还能捕几只荧火虫,装进瓶子当微电灯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池塘的秋天更有秋的䪨味,池水清澈,宛如一面镜子,倒映着天高气爽的蓝天白云。周边的几棵大树,开始飘落枯叶,就象美丽的蝴蝶在空中起舞。她延续着夏天的故事,把夏天未尽兴的捕蜻蜓,春天捉蝴蝶,冬天打“水漂”的活儿痛快地揽于一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想,“眼镜池”也许就是上苍赐予“德庐”附近小伙伴们一潭欢乐的琼浆,滋润着孩子们纯洁童心,让他们快快长大,去享受人生的甜蜜…</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王长平一一常品(笔名)原是福州八中(67届丿初二丁班学生,1969年3月上山,插队建瓯市水源乡钱团村十年(期间任民师五年),自幼爱好书法。于1979年1月回城,入福州茶厂工作。当过工人(期间读业大中文专业四年,于1984年毕业并转干)、工会干事,厂办秘书、厂办主任至退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