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正月初十,孝义市文联组织的第三场年俗文化讲座《孝义俗语中的饮食文化》在子鸣书院举行。这次讲座由市文联张家玉副主席主持,市知名文化学者郭建荣律师担纲主讲。高大旺、梁镇川、许守盘等老领导,霍锁昌、马明高、郭志成、王爱琴、郭克耀、李景耀等文化名人和文化爱好者共40多人聆听了这次讲座。</p><p> 郭律师首先从孝义儿歌《拍油糕》讲起,内容是:“拍,拍,拍油糕,枣豆子油炸糕。青菜的,韭菜的,吃到口里有味的。香的,臭的,胡萝卜疙瘩羊肉的。”他说这首儿歌中的枣和豆子、青菜和韭菜、羊肉和胡萝卜是孝义传统美食的三种绝好配方,它不仅揭示了孝义之味的密码,还勾起了我们的乡愁和记忆。接着,他分土特产品、生活经验、民间习俗、譬事说理、形容修饰和歇后打谜六部分对孝义饮食俗语进行了讲解。</p> <p> 土特产品类,如“必独道相的杏儿,前后营里的瓜儿,沙泉冷泉的山药蛋儿”“宜兴必独达八杏儿,凡人吃了神仙样”等,充分反映了当地的土特产品,所谓“梧桐的山药蔚屯的蒜,曹村的女子不用看”“白石崖的李子,鱼里的女子”中所涉的女子,是民间俗语中常用的一种调侃方式,不必深究。生活经验类,如“盐伤心,醋伤肺,麻角角伤的是大脾胃”“擀糘省,掐疙瘩费,要吃水花卖二亩地”“冬起糊糊夏起铁”等,充分反映了人们的做斋打饭的认知和经验。民间习俗类,如“蛇盘兔,必定富”“肥孩儿把莲花,水罐子抱蛤蟆”“六十六,要吃女的三斤六两肉”等,充分揭示了当地的婚丧嫁娶的习俗,具有求吉避害的象征意义。譬事说理类,如“咱还哄咱咧?稻黍面还醢茶咧”“吃饭吃米,碾谷儿碾米”“要吃瓜子温咬动,要看红火温跑动”等,是以饮食为喻说明做事做人的道理的。形容修饰类,如“推甑儿担盒子,唤来就跋趿”“捞不起,滗不下”“打死卖咸盐的啦”等,则是借饮食修饰和形容某种状态的。歇后打谜类,如</p> <p>“砂锅锅里炖鸡——烬到你”“胳肩窝里夹柿子——没啦见过你这样漤的”“锅盖上的苍蝇——听呵声”等,利用打谜的方式修饰夸张、明事说理的。郭建荣律师以浓郁的乡言俗语、琅琅的民间歌谣,撩起了大家的乡情逸趣,举例比划之间,上下互动,你吟我唱,此呼彼应,好不热闹!孝义有句俗语叫“能跟伙计捣楔楔,不吃猪肉炒角角”,今天这场“楔楔”确实不亚于“猪肉炒角角”。</p><p> 这次讲座妙语横生,包袱连连,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张家玉副主席在主持词中对郭建荣律师做了高度评价,她说郭建荣出版的《乡言研究》《俗语解颐》等一系列著作,使孝义方言第一次有了新的传承方式,使孝义人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语言文化典籍;他还创作了多篇诗词歌赋,举办了一系列文化讲座,有力地推动了孝义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今后将会继续推出文化大餐,进一步繁荣孝义的文学和艺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山西胜之溪律师事务所 所务通讯</p><p>刊号:2025年第3期,总第112期</p><p>编辑:二斐</p><p>供稿:孟应贤、杜江鹏</p><p>地址:太原市迎泽区双塔寺街山西日报大厦</p><p>电话:18235292175,1823485948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