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保定地区的悠悠岁月中,时至今日,还流传着一位疯婆婆的神秘故事。她的身世充满谜团,有人说她是清苑人,有人坚称她来自高阳,而她的足迹,踏遍了保定周边的土地,在伊祁山停留的时间最为长久。直至今天,我们村里八九十多岁的老人,说起疯婆婆的故事来,还滔滔不绝,眉飞色舞。</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老人讲,疯婆婆的模样,透着一种说不出的沧桑与神秘。她总是穿着破旧不堪、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蓬乱的头发肆意地披散着,脸上蒙着一层岁月与尘土交织的痕迹。然而,她的眼睛却时常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仿佛能看穿世间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疯婆婆留下了许多令人惊叹的预言,每一个都在岁月的流转中一一应验,让人不得不对她的神秘力量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大改良,拆了大寺盖学堂,怎么拆的怎么盖上”,这句预言生动地描绘了时代的变革。民国时期,新思潮涌动,为了推动教育的发展,政府颁布法令,大量拆除佛寺庙宇,将其改建为学堂。那些承载着千年佛教文化的古老建筑,在时代的浪潮中轰然倒下,庄严的庙宇被改造成传播新知识的场所。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未就此停下。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旅游热的开始,曾经被拆毁的寺庙,在各方的努力下,依照原样逐步重建,重现往日的辉煌。疯婆婆的预言,精准地勾勒出了时代变迁与文化传承的曲折轨迹。</p> <p class="ql-block">“花钱没有眼儿,抽烟没有杆儿,穿鞋没有脸儿”,这一预言则像是一幅细腻的时代变迁画卷。在过去,人们使用的是中间有方孔的铜钱,交易时铜钱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抽烟时,人们手持长长的烟杆,装填细碎的烟叶,享受那缓缓升腾的烟雾。脚上穿着的是手工制作的鞋子,鞋面精心绣制着各种精美的图案,饱含着生活的质朴与美好。但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民币逐渐取代了铜钱,光滑的纸币没有了那标志性的方孔。抽烟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便捷的烟卷成为了主流。而鞋子的款式更是日新月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手工样式,鞋面的图案也渐渐淡化,疯婆婆的预言就这样悄然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p> <p class="ql-block">“楼上楼下,灯头朝下”,简短的话语,却预言了居住环境与照明方式的巨大变革。曾经,人们大多居住在平房之中,每当夜幕降临,只能依靠昏黄的油灯照明。那微弱的灯光在黑暗中摇曳,只能照亮有限的空间。但如今,小洋楼和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人们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宽敞舒适。照明工具也从古老的油灯变成了现代化的电灯,只需轻轻一按开关,灯头朝下,明亮的灯光瞬间洒满整个房间,疯婆婆的预言成为了现代生活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盖屋不用柁,媳妇使着婆,盖房不用梁,媳妇当亲娘”,这一预言在当时人们觉得不可思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建筑材料和先进工艺不断涌现,传统建房中必不可少的柁与梁,逐渐被更为高效、稳固的结构所取代。而在家庭关系方面,时代的发展促使家庭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媳妇在家庭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不再受传统婆媳等级观念的束缚,有的家庭中,媳妇与婆婆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媳妇的地位日益见长,婆婆的地位每况愈下。</p><p class="ql-block">“劁猪骟狗还劁人”这一预言,初听之下,实在是荒诞不经。但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却能发现其中隐藏的深意。在过去,劁猪骟狗是农村常见的农事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让猪狗更符合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然而,“劁人”一说,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这句预言又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产生了惊人的呼应。为了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结扎作为一种长效避孕措施在全国广泛推行。“劁人”以一种看似残酷的表述,暗指了结扎这一影响无数家庭的政策行为,生二胎的家庭,或男或女要有一方完成结扎!</p> <p class="ql-block">疯婆婆的预言,就像一把把神秘的钥匙,打开了一扇扇通往不同时代记忆的大门。她的故事在我们尧乡大地的人们口中代代相传,成为了这片土地历史与文化中一抹独特而神秘的色彩,让每一个听闻者都不禁对她的传奇人生与神秘预言充满了敬畏与好奇,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临江仙·赞疯婆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家乡山川留异事,疯婆睿智如仙。</p><p class="ql-block">劁猪妙语意深玄。建房言巨变,预兆映流年。</p><p class="ql-block">货币卷烟皆有谶,楼台灯耀新天。</p><p class="ql-block">家庭建筑语中传。预言皆兑现,神奇永流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