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金 年华别样

地质队员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  作者语,文中插图均为实景,每每看到,都会触及灵魂,劳动最光荣。</span></p> <p class="ql-block">  如往年,2025年春节在疲惫和欢乐纠缠之下,如白驹过隙,恍然而过。就在春节来去之间,有一个念头始终不召自来,挥之不去,萦绕脑海,使我心惊。那就是自己进入地质行业,参加工作已有30余年。这30年历经地勘单位多次变革起伏,同时是自己人生的黄金时间,时时回忆,竟惶恐至极。且以二三事以纪之。</p> <p class="ql-block">  其一,搬家。在地质队,钻机或者施工现场出、收队或者转场,俗称搬家。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上海,项目是天宝绿洲桩基础工程,项目结束时已经是年末岁尾。当时现场钻机四台,加之吊车、水泵、电焊机各种配套设备以及材料,让“搬家”成了一件大事,特别是春节的味道已浓,大家归心似箭。记得那时飘着细雨,寒风刺骨,可是大家却干的热火朝天,喊叫声此起彼伏。作为副经理、支部书记的我随吊车往返基地与工地途中,由于是半夜,天很黑,竟意外的迷路了。开车的司机比我还年轻,有点歉意,加之那吊车还有故障,大冒黑烟,一路走一路尘,我们也有点慌张。同样路盲的我,和他说,别急,咱们把油加满,慢慢来,总会找到的。居然还跑到了上海火车站,一路曲折,向南走北地到了工地。整整38小时鏖战,所有设备材料整齐的摆放到了基地,大家在凄风苦雨中相视而笑。那时候,我们的一句口号就是,首先是兄弟,然后才是上下级。这次“搬家”也让我体会到,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同时队伍的和谐稳定,积极向上,永远是管理和工作的核心与基础。</p> <p class="ql-block">  其二,压力。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期间工作方面的压力有很多,但是震感明显的有两次,且都与投标有关。有段时间在单位,是支部书记,是副经理,但是内勤管理和事务大多亲力亲为,特别是标书制作和投标工作。一次一采空区项目,由于同时开标的标段多,上百家单位参与投标,记得是在省城太原的六十三军的礼堂内,场面可以想象。我们的标段标的3000多万,标书技术商务部分在开标时均领先,根据招标文件按综合评标法打分排名第一,中标似乎已如探囊取物。然而在等待期间,接到通知是第二名中标,原因是标书质量问题。细究,清单报价word表格中,一个单价错误,虽然总价计算正确,纯手误。那个年代,3000万的项目失之交臂,明面的理由让人汗颜无比。还有一次,在山西孝义投标,我们是于开标前夜赶到的,时间已很晚。标书已经密封,一句偶然询问,安全生产许可证原件带来了么?明天开标是占1分的。查,漏拿了。1分很重要么?照常理按我们的实力也许就不需要,心里惴惴不安,回去拿去。往返200多公里,星夜兼程,将证书拿到现场,天都快亮了。第二天开标,仅以0.5分优势胜出,开心之余,满满一身汗。压力告诉我,做一名干部,要有责任感,要压力满满,要把屁股坐在职工群众中看问题。</p> <p class="ql-block">  其三,事故。那年该是单位机关正组织职工运动会。野外生产如火如荼,基地运动会也激战正酣。是在正午接到电话,那时还在餐桌上,内容是立刻马上赶到银川施工现场。什么情况?700多公里,立刻马上?还是车送至大同,再乘火车前往,还没说明用意。工作就是责任,未加思索,放下碗,叫车就走。赶到大同火车站,没有余票,直接开车前往吧!什么事情这么紧急?凌晨三点赶到银川,才知道是处理一起事故善后工作。没有经验,不知曲折。凭真诚,实事求是,凭领导总体安排,与家属和相关人员展开交流商谈。几天过来,最终结果是单位满意,家属也同意,唯一不满意的是自己。谈判时候的尺度紧了,可是也不敢松啊,单位立场,家属处境,很难权衡,一场看似完美的事故善后在心里留下许多遗憾,这遗憾不能表露,也不可磨灭。做人,要保持基本的善良,做事,需遵守基本的规则。这件事让自己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和标杆。</p> <p class="ql-block">  其四,收尾。曾负责一个着重从事矿产勘探的单位,矿种以铝为主。在钻探施工方面,相对于水文水井、煤、铁、金等矿种而言,无论是环境、设备以及地层等而言,铝矿勘探条件应该是最差的。一是由于单孔施工周期极短,考虑效率、效益以及劳动强度等,现场生产生活条件都很简陋。同时铝矿一般与煤伴生,大多要穿过相当破碎的地层,极易造成地层丢失、卡钻、埋钻、漏失以及样品不完整等情况和事故。且受周期短,搬迁频繁,现场地形地貌复杂,通行条件差,配套设备能力相对较小。这些对钻探人来讲都是非常头庝的。应该是2015年的腊月,在吕梁方山的大山沟内,天寒地冻,风盛雪狂。我们的一个项目收尾,现场仅剩最后一台钻机,最后一个孔,我在单位坐等收队。然而几天时间都没有进展,上述复杂情况在这个孔反复出现。是年末,又是收官,我坐不住了。赶到项目大家租住的一间老百姓简陋的偏房时,看到几个人围坐在炉火旁,无精打采,完全没有要收队回家的兴奋,甚而像几只斗败的鸡。没多说,我指了一下墙角的床铺,今晚我睡这里。接着就是布置工作,明天再挪个位置重新开孔,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出发,谁上班,谁做饭,工序如何开展,然后就是休息。在现场,我只是静静的站在风中看。钻进出奇的顺利,之前所有问题都未有出现,大家热情也起来了。记得是七天,孔终。在我看来,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和大家一起摸爬滚打,攻坚克难,那种感情,以及胜利后的快乐兴奋也是平常日子得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往事历历,回首泪垂,华</span>年如流,岁月成絮。30余年地质岁月如昨日,浸润了社会单位之变迁,自己也有由弱冠跨知命,一路风尘一路波折一路豪歌。毛泽东主席为雷锋同志的题词蓦然跃入脑海,“为人民服务”。新时代新使命,我们每一位地质人,都应该秉持这一宗旨,干一行爱一行,将热情和精力投入到祖国地质事业中去,以“钉钉子”精神,在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等领域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地质支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