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陈元光纪念馆工作动态:参加龙归堂民俗文化节活动

默言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五“龙归堂”传统文化节</p><p class="ql-block">----客家文化与民俗活动的完美碰撞</p> <p class="ql-block">  灵蛇献瑞迎初五,财神送福满人间。2月2日乙巳蛇年初五,平和大溪镇颍川公园、龙归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喜气洋洋,被春节庆典活动的热闹氛围所笼罩。作为客家文化的聚集地,这里以“客家长桌宴,灵韵民俗情”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民俗活动,邀请各路宾客齐聚,吸引了众多游客与当地居民踊跃参与,勾勒出一幅欢乐祥和的节日盛景。<span style="font-size:18px;">诏安县陈元光纪念馆管委会一行16人,由管委会主任陈国亮带队应邀参加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 上午9点,龙归堂民俗踩街活动正式开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舞狮舞龙欢快跳跃,传统乐队演奏声和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引得游客们纷纷停步观赏,尽情感受浓郁的节日气息。活动热烈进行,充分展现出大溪镇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红毯一铺,鞭炮声便不绝于耳,领导和五福娃一同迎福挂福,寓意着新年的吉祥如意与美好祝福。现场到处弥漫着节日的喜庆氛围,游客们拍照留念,捕捉这美妙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下午长桌宴正式开席,长桌上的客家美食琳琅满目,吸引众多食客前来大快朵颐。宴席上,主持人敲锣宣告“客家长桌宴 灵韵民俗情”开席,在六句吉祥语的祝福声中,宴会在欢声笑语里拉开序幕。悠扬的客家敬酒歌在空气中回荡,长辈们给年轻一代派发红包,传递着深深的亲情与祝福。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接连登场,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互动游戏更是让参与者乐不可支,欢笑声此起彼伏。随着长桌宴临近尾声,最后一支舞蹈《美丽中国》在欢快的节奏中谢幕,现场再次响起鞭炮声,标志着本次盛会圆满落幕。</p> <p class="ql-block">诏安县陈元光纪念馆一行,身着开漳圣王标志的纪念馆黄色马甲礼服,在龙归堂陈氏会所前站立拍照留念,他们面带微笑,仿佛在记录下这个美好的时刻。他们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支持,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更多的活力与色彩。</p> <p class="ql-block">  盛大的游行活动中,人们手持国旗在街道上前行,天空飘洒着五彩纸屑,增添了节日气氛。游行队伍整齐划一,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不仅是对新年的庆祝,更是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游行活动展示了大溪人民的热情好客,也吸引了更多的人走进大溪、了解大溪、爱上大溪,共同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p> <p class="ql-block">身着红白相间的传统服饰的女子们排成一列在街道上行走,她们如同流动的风景,为这热闹的节日增添了一抹亮色。她们的身影与周围的热闹景象融为一体,仿佛在诉说着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延续。</p> <p class="ql-block">人们聚集在一起观看舞龙表演,舞龙者们挥舞着长龙,在街道上穿梭,龙身翻腾跳跃,仿佛活了一般。观众们围在四周,欢呼声、喝彩声不断,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舞龙表演不仅展示了客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长桌宴会上,人们围坐在摆满食物的大桌子旁共享美食,现场氛围十分欢乐和谐。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的客家菜肴,一边聊着家常,笑声不断。这不仅仅是一场美食的盛宴,更是一次亲情与友情的交融。长辈们给年轻一代派发红包,传递着浓浓的亲情与祝福,让年轻一代感受到家族的温暖与关怀。</p> <p class="ql-block">在热闹非凡的传统民俗文化庆典中,主持人向宾客敬酒,周围坐满了热情参与宴会的人们。主持人的敬酒词充满了对宾客的欢迎与祝福,宾客们也纷纷回应,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这不仅是对宾客的尊重,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p> <p class="ql-block">  笔者参与活动现场随拍的图片,展示了一辆装饰华丽的花车,花车上有几位身穿红色上衣和黑色裙子的女性表演者。她们站在花车的上层,正在进行歌舞表演。花车装饰有红色和黄色的布幔,以及一些红色的灯笼,营造出喜庆的氛围。花车的下层装饰有鲜花,主要是红色和粉色的花朵,增添了节日的气氛。花车的侧面挂着一条红色的横幅,上面用金色的字写着“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和“合家平安 万事如意”等祝福语。充满节日气氛的场景,展示了人们在庆祝活动中的欢乐和对传统文化的弘扬。</p> <p class="ql-block">  游街活动场景中,人们手持五颜六色的旗子前行,周围还有围观的人群。彩旗飘扬,人群涌动,整个场景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游街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展示,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庆祝。人们在游街中感受着节日的欢乐,也传承着客家文化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  石碑上的金色文字写着“颖川公园”,周围装饰着灯笼等春节元素。灯笼高挂,为公园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氛围。人们在公园里漫步,欣赏着美丽的景色,感受着春节的喜悦。颖川公园不仅是大溪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上,百姓大舞台的节目精彩不断,节目均来自大溪客家人民自发组织的民俗表演,让大家尽情歌舞,共同享受这场文化盛宴。此次春节活动既让人们体会到浓郁的节日氛围,又展现了大溪的热情好客,吸引更多朋友走进大溪、了解大溪、爱上大溪,共同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p> <p class="ql-block">平和大溪“龙归堂”乙巳蛇年大年初五的传统文化节,不仅展示了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游客亲身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延续。</p> <p class="ql-block">庆典活动部分视频分享</p> <p class="ql-block">相关链接:龙归堂之今昔概况</p> <p class="ql-block">  ‌龙归堂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大溪镇店前村,主要奉祀定光古佛。‌龙归堂的来源和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宋代,定光古佛是宋代的一位高僧,因此在平和县有着深远的影响力。龙归堂作为奉祀定光古佛的场所,承载着当地人对这位高僧的敬仰和纪念。</p><p class="ql-block"> 龙归堂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建筑。龙归堂的今昔情况:</p><p class="ql-block"> 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起源与命名:龙归堂位于平和县大溪镇店前村,其名称与当地的历史传说有关。据传,龙归堂的名称源于“龙归洞”,这一名称最早可追溯到宋代。</p><p class="ql-block">• 宗教与信仰:龙归堂供奉定光古佛、三宝佛祖、观音菩萨、开漳圣王等,是当地信士的重要信仰场所。定光古佛信仰在海峡两岸具有重要影响,龙归堂也因此成为信众心中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 早期发展:龙归堂的具体始建年代不详,但从其供奉的神祇来看,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在历史上,龙归堂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当地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近代发展:20世纪以来,龙归堂经历了多次修缮和改造。2009年,龙归堂前的公园建设如火如荼,该公园拟命名为“颍水公园”,进一步提升了龙归堂周边的环境。</p><p class="ql-block">现状:</p><p class="ql-block">• 建筑风貌:龙归堂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具有典型的闽南建筑特色。其建筑结构严谨,装饰精美,是研究闽南地区传统建筑的重要实例。</p><p class="ql-block">• 文化活动:龙归堂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还承载着当地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每年的庙会、祭祀等活动都会吸引大量信众和游客。</p><p class="ql-block">• 周边环境:龙归堂周边环境优美,群山环绕,小桥流水,风景独特。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了对龙归堂周边环境的整治和保护力度,使其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未来发展:</p><p class="ql-block">• 旅游开发:随着大溪镇旅游业的发展,龙归堂作为重要的文化遗迹,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当地政府计划进一步完善龙归堂周边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p><p class="ql-block">• 文化传承:龙归堂将继续发挥其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龙归堂作为平和县大溪镇的重要文化遗产,见证了当地的历史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未来的发展中,龙归堂将继续发挥其在宗教、文化和旅游方面的重要作用,成为大溪镇的一张亮丽名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