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园掠影

晓宁

<p class="ql-block">  今日到鸣羊街聚餐,路过愚园,禁不住迈入园中观赏春景,只见水塘边杨柳青青,风景宜人,房屋依旧,今人来赏。</p> <p class="ql-block">  踏入愚园,门楼古色古香,上方悬挂的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园夏”二字仿佛诉说着园中的故事。门两侧的红色对联,为这古老的地方增添了几分喜庆。这里的一切都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  树下的雕像人物是园主胡恩燮,他在仕途得意时辞官归里,筑园取名 “愚园”,寓意 “大智若愚”,体现了园主归隐于市、清高自守的心境。他是徐州市近代煤矿的创办者之一,中国煤矿工业化开采的奠基人。</p> <p class="ql-block">  美丽的湖景如同一幅画卷展现在眼前。湖中央的亭子在绿树的环绕下,显得格外宁静。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周围的景色,随着微风荡漾,仿佛一幅动态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愚园由内园和外园两部分组成。外园以山丘、愚湖为主,内园以假山、厅堂等建筑为主。布局因高就下,因势随形,平直与曲折交替,开阔与幽深相间。</p> <p class="ql-block">  湖心的小岛之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它四面环水,与周围的树木相映成趣。这亭子不仅是园中的一道风景,更是人们休憩的好去处,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雅致生活。</p> <p class="ql-block">  园中的建筑群落错落有致,白墙黑瓦的传统中式房屋与碧绿的水面相互映衬。建筑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庭院,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和谐。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岁月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  砖雕作品上“茶气东来”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这砖雕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历史的见证,它将胡恩燮的精神永远铭刻在了愚园之中。</p> <p class="ql-block">  恩园的正厅铭泽堂,静静地矗立在园中。它见证了无数的岁月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走进铭泽堂,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气息,触摸到历史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  中式庭院式房屋门上的对联,不仅展现了主人的文化素养与家庭观念,更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  中式园林景观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怪石嶙峋叠嶂。这些建筑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p> <p class="ql-block">  园林中的小亭子,位于假山之上,周围环绕着翠绿的树木和清澈的小溪流水。红色灯笼高挂于屋顶上,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醒目。这亭子不仅是园中的一道风景,更是人们休憩的好去处,坐在此处,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雅致生活。</p> <p class="ql-block">  具有典型江南园林特色的亭子景观,六角攒尖顶式的凉亭坐落在假山石堆之中。周围绿树成荫,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之感,充分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对于自然环境利用方面的独特智慧。</p> <p class="ql-block">  胡恩燮,晚清名士,以忠孝仁义为人称颂。他创办徐州利国盐务总局,开中国矿业界之先河。其子胡光国善继遗志,经营徐州办矿事业更为显著,使江苏发展能源的重要保障得以延续。胡氏家族在民国时期还积极投身于慈善公益事业,捐赠大量资金支持教育和社会福利项目,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与爱心,在中国煤炭工业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  清远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让人对愚园有了更深的了解。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承载着无数的历史故事。愚园中的每一处建筑,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共同构成了这座园林独特的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  愚园,又名胡家花园,是晚清金陵名园之一。辛亥革命后,愚园毁于战火,其后虽有修复,但抗战期间再次被毁。2010 年前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着手修缮保护愚园,并根据现状遗存及历史信息分析恢复了三十二景。2016 年 5 月 1 日,愚园正式对外开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