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过大年”三部曲之二“石头村”

童心

<p class="ql-block">美篇号:3452733</p><p class="ql-block">摄影:童心、玉顺</p><p class="ql-block">文字:童心</p>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30日(正月初二)早餐后,我们一行10人开着两辆车,离开了三河齐心镇的“轰趴馆”,前往河北井陉“于家石头村”。</p> <p class="ql-block">下午3点多,我们到了于家石头村的售票处。游客接待中心就建在露天剧场的边上,昔日的剧场如今成为了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进入检票口,首先看到就是“石头民俗博物馆”,博物馆前身是石头村小学。石头民俗博物馆分为五个展厅,主要展示了追忆先祖,以及介绍于氏家族变迁,家族开荒辟土,重建家园,于氏家族后代的经营建设等故事</p> <p class="ql-block">于家村位于河北井陉,地处太行山东麓,房舍、街巷就地取材,全部用当地的石头垒成。就连平时使用的桌凳,水缸和日常工具,也是用石头凿成的,所以又被称为“石头村”。</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要进入于家石头村,去寻觅那里的山村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个石头村在四面环山的洼地,山峦环抱,树木掩映,不到村头见不到人家。</p> <p class="ql-block">走进古村,村里家家户户用石头垒起的房舍,在阳光照射下,显得那样凝重、庄严。</p> <p class="ql-block">于家村的村民几乎全都是于姓,是明朝兵部尚书于谦的后代。1457年,于谦受人诬陷被害,他的家人分散逃亡,其中一个儿子在仆人的掩护下,辗转来到井陉的南峪村隐居。在井陉于氏最早的家谱中,于谦被隐写成于钱。</p> <p class="ql-block">明朝成化末年,于谦的两个孙子离开南峪村,来到今天于家村所在的这个小盆地。年龄稍长的名叫于有道,另一位是他的弟弟于南道。兄弟俩开荒种地,凿石建窑,家道渐渐兴旺起来。</p> <p class="ql-block">村庄依山而建,有院落数百处,戏台六座,其中四座建于明清时期。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仿佛在沉静地回味着这个村落500年来的文化积淀。</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石阶在村里寻访,村舍杂而不乱,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于家石头村保存有最完整的明清古村落和传统风貌建筑群,全村六街七巷十八胡同,民居楼阁均用石头砌筑,堪称“石头王国”。</p> <p class="ql-block">于谦的后代避祸至此,为了生存,就地取材,以石头做为基本材料建造的一个“石头村”。</p> <p class="ql-block">石头村是石头的世界,其中的石头古街堪称于家村一大景观。</p> <p class="ql-block">于家村的先人们对建房布局和街道设置都有明确规范:东西为街,南北为巷,不通谓胡同。总长度是3700多米,串连起4000多间石头房屋。</p> <p class="ql-block">村内主要景点有四合楼院、于谦纪念馆、清凉阁、于氏宗祠、石头民俗博物馆、戏台楼、真武庙等。</p> <p class="ql-block">“不到村口不见村,看见房子已到村。”于家村依山就势而建,却地势低洼,不到村口难窥其貌。</p> <p class="ql-block">幽长的小巷纵横交错,石头铺就的高低起伏的路面让人自觉放慢脚步,慢慢欣赏这里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井陉于家石头村,是我国五十个古村落中的一个,历史悠久,且主要是以石头为主,是一座用石头来书写历史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柏树院建于明朝,有500多年的历史,正房为砖瓦结构,花棂木门,门首镶有镌木雕刻,古朴典雅,偏正侧倚。院内还有一棵近200年的古柏,寓意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诸如此类的古建筑在于家村还有很多,月门院、石榴园、双门院……推开那些或敞开或虚掩的门扉,不经意间便会走入一段有故事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蜃气楼”,意味“虚幻的世界”,是村中其中一处古戏台,也是全村的文化活动中心。“蜃气楼”建于康熙十四年,是一座五脊六兽的石头建筑。前台和后台用花棂隔扇隔开,隔扇正中的圆形木雕是“福禄寿三星”五个字,出口入口处还引用了中国的五音调。</p> <p class="ql-block">戏台下的小广场有一眼井,看似不起眼,却大有玄机。在没有音响设备的古代,戏台下的水井是天然的传声器,能形成声音共振的效果,使戏台上的声音能够很好地传递给台下的观众。</p> <p class="ql-block">戏台南面是“观音阁”,充满古朴之美。“观音阁”是石头村颇具特色的庙宇,位于于家石头村南。始建于清顺治四年,两层楼阁,朝北坐南,前置歌楼,后及山川,右倚古道,左临桥涵,上砖下石,简瓦重檐,庙不大而跷蹊,洞不阔而古奥,小巧玲珑,别具一格。一年三次庙会,颇为少见。</p> <p class="ql-block">“蜃气楼”的对面,是于家村村委会办公地。</p> <p class="ql-block">当走过弯弯曲曲的山路,走进这个村子,一下就置身于石头的世界:石楼石阁,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街石巷,石桥石栏,村路也是古老的石头铺就的。</p> <p class="ql-block">石头村的街巷,街宽3至4米,巷和胡同宽约2至3米,这些窄窄的街道全为青石铺就。其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乱石铺锦、巨细相间、高低俯仰,结解曲伸,纵横交错。</p> <p class="ql-block">这些明清古道追溯其历史多达五百载,少有三百年。每块石头都被磨得细腻光滑,铮铮发亮。尤其在雨天,在雨水的冲刷下熠熠闪光。</p> <p class="ql-block">岁月的摩擦使石头棱角圆润光亮,但这石路光而不滑,干爽洁净,走在上面,脚下发出轻轻而有韵律的“哒、哒”的声响,这声音让人心中泛起一股宁静、幽远的情思。</p> <p class="ql-block">在丛山环抱的石头村,街巷、小院干净利落,青石因雨水冲刷显得光滑锃亮,记录着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石头街上,环顾四周,与脚下的石路相连的街、巷、胡同全是青色的石路,路的两旁全是石头房院,随便推开一扇木门,便又会看到一个石头筑造的小天地。</p> <p class="ql-block">“东阁西塞南洞北寨面面皆有古景点,春游夏游秋览冬赏季季都是好风光”是对石头村最好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行至村子最东头,便是于家村的标志性建筑——清凉阁。清凉阁是于家村地标性建筑,是游人必看的景点,虽然没打地基,没用辅料,历经数百年仍然可以登阁远眺。</p> <p class="ql-block">“清凉阁”又名“神仙阁”。此阁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据传是于谦第七世孙于喜春一人所建。</p> <p class="ql-block">清凉阁整体建在一个斜坡石板上。依高就低,顺势而建,不打根基,不填辅料,以天然石底为基础,块块巨石就地而起。</p> <p class="ql-block">清凉阁共三层,整个楼阁设计巧妙、结构奇特,以天然岩石为基础,历时十六年构建而成,粗狂奔放,古拙质朴。</p> <p class="ql-block">“清凉阁”从下到上完全干打垒而成,石块巨大惊人,有的长过数米、有的重达数吨、有的原封不动、有的錾迹寥寥,构造粗犷奔放。设计独出心裁。</p> <p class="ql-block">离开“清凉阁”,我们沿着村中石头路往回走。</p> <p class="ql-block">于家村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保存有石头房屋4000多间,石头街道3000多米,石头用具2000多件,宗祠、戏台、门庙等建筑保留完好,俨然一片石头的天地、一部用石头抒写的家族史诗。</p> <p class="ql-block">这是官坊戏楼,建于康熙牛三年(公元1674年),这是一座卷期顶全石建筑,也叫元宝顶,又叫玉带顶。</p> <p class="ql-block">“秀才院”建于明清时期,门楼宽大,院内东西相间建有二层储藏室,是北方与南方建筑风格的融合。门框写有“耕读门第”。</p> <p class="ql-block">“于谦纪念馆”。对于于谦,大家也是很熟悉的,尤其是那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被大家所喜欢。</p> <p class="ql-block">古韵之美的“于氏宗祠”,主要供奉着先祖于有道及其后代先逝者。“于氏宗祠”,平常叫做“家谱堂”。这个大院虽然门匾上写是“于氏宗祠”,但在以前是一院两用,在过年的时候是“祠堂”平常的时候是“学堂”。</p> <p class="ql-block">依据习俗于氏家族在大年初一前一天都要到家谱堂来报喜,生男孩送炮,生女孩送油。</p> <p class="ql-block">真武庙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于家村建筑最早、碑碣最多、坐落最高、台阶最多的一座庙宇。经陡峭十五级石头台阶,庙门迎面竖立五尺多高的八棱石头香亭,香亭顶部为石雕双耳香炉。</p> <p class="ql-block">庙内正殿供有金面真武塑像,院内有一块仅存的石碑,记载了于家村的建村方略、建材方位以及于家村原名等内容。其真武碑历经四百年沧桑,碑文仍很清晰,是于家村史之先导。</p> <p class="ql-block">于家石头村,就是这片古老的土地,留下的一方兼具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烟火气息的一方净土。</p> <p class="ql-block">蜿蜒曲折的石巷,古朴错落的石屋,蹒跚前行的老者……石头村里有被时光拉长的旧影,没有喧嚣,只留寂静。</p> <p class="ql-block">村里自然景色保护得非常好,像它的南山、东岭、西垴、北寨,周围整个是一个田园式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这个满眼石头的古老村落,让居于此地的人恬淡安详,让来往的过客瞬间有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使心灵更加坦荡、清澈。在冬天的暖阳下,我们就这样领略了“山深人不觉,全在画中居”的人文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