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京城公交 🚃</p><p class="ql-block"> 对于城市的公交乘坐还是比较熟悉的,对于现在的手机扫码上车也是乐意接受的,省事省时,唯独对于首都的这种公交出行规定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恕我无知,真的应该是不知者不怪罪吧🙏🏼</p><p class="ql-block"> 进京第一天乘坐的是地铁,所以没有丝毫悬念,但从第二天开始怪事频频出现。总感觉坐地铁深入不了城市的真面貌,所以每每到达一新地,闺女总愿与我一起坐几圈公交,探寻地铁未达之处,细品那生活之烟火气息。从早餐乘车开始寻起,直到夜幕已深尽兴而归,竟没有去在意这个问题。及至第三天乘坐公交去了六环之处的京野,才突然顿悟: 应该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 赶紧手机查找,人工咨询,还好及时改过更新,虽然有点曲折,一颗悬着的心总算安稳下来。</p><p class="ql-block"> 无知有时的确会误事,所以平时还得多多关心身边事,生活处处皆学问,个人实践证明此话有理(京城公交上车下车两次刷码,不可小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安门之行</p><p class="ql-block"> 去的第二天,按照提前规划和预定好的线路,早早出发国家博物馆,然后天安门广场。因没有直达地铁,所以开始公交出行;又因距离还有一长段距离,所以心血来潮,骑单车穿行长安街。小北风呼呼的刮着,空中还不时飘扬着雪花儿,慢慢悠悠骑行在宽广的大街上,东瞅瞅西看看,尤其是那畅通无阻的感觉,真有想高歌一曲的冲动。</p><p class="ql-block"> 广场一如既往,还是人山人海,应该都是一大早赶来看升国旗的吧。虽然可以想象那种心潮澎湃的激动,但那冻得瑟瑟发抖的景象还是让我们萌生了一种深深的幸福感。及至找好停车地点,还有英姿飒爽的女警和我们笑盈盈的打着招呼,好奇的问我们怎么也不戴个手套啊这么冷的天气?哈哈,可亲可敬的最可爱的人,你们才是最辛苦的啊!</p><p class="ql-block"> 从博物馆出来直接转到了广场,擎着鲜艳的小五星红旗🇨🇳,拍下了不同角度的宏伟壮观的天安门,及至肚子咕噜噜叫的实在受不了才开始寻觅吃处。为了一个圆满,闺女提议晚上再来欣赏夜幕下的广场。所以,匆匆行,匆匆归,接近晚上八点左右出了地铁口,开始夜游北京的中心枢纽。只感觉天更冷了,人更多了,街道两边的武警也比白天多了好多,广播提醒不时飘入耳际: 没有预约的游客请不要前行! 因着上午的畅通无阻,所以我俩竟然走着路取消了预约,急匆匆的寻找方向前行。人来人往,只可惜,大老远就遇到所谓的预约扫码通行,唉唉唉,只有留此遗憾,宛如十多年前的北京之行,待后面再游吧!</p><p class="ql-block"> 不能欣赏长安夜景,让我倆记住: 必须按规则出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津菜</p><p class="ql-block"> 民以食为天,一点不假。每到一处,总会和闺女先去打打牙祭,饱腹一顿。只是品尝了天津菜,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这也太实在啦!</p><p class="ql-block"> 从张学良故居出来,又在寒风凛冽中聆听观赏了近一个多小时的地地道道天津相声,几乎冻透;然后又快马加鞭,乘坐公交欣赏了黄昏之时的天津的桥,城中的河,一个字:冷;再一个字:美! 在这冷的发抖看的发呆中夕阳慢慢西下,周围开始显现五彩斑斓……</p><p class="ql-block"> 及至打车到了网红饭庄之处,提前预定的餐号还在排队当中。趁此空隙,打听到了津门的两个特色菜: 八珍豆腐,老爆三,那就尝尝呗!按照山东人的吃饭习惯,两个人,两个菜(荤素搭配),一个汤,所以又点了一个西红柿蛋花汤。担心分量不足,还特意请教了服务员,回答倒是很实在: 不多,不大。</p><p class="ql-block"> 喝水等待中,两菜一汤陆续上桌,只惊的我俩大眼瞪小眼: 这就是传说中的的小碗啊?! 比我们的脸盆还要大啊!这老爆三,也太可以了吧,竟然荤大于素,完全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风格。好吧,肚子等不及了,还是撸起袖子慢慢享受这迟来的津菜吧: 这味道,又是一个字:好!两个字: 好吃!</p><p class="ql-block"> 品完津菜的感触是: 酒香不怕巷子深,要想买卖好,还得是实实在在。如同做人,日久见人心!</p> <p class="ql-block"> 2025年的这一次京津春行,远远胜过十四年前的那一次。快乐,惊喜,意外,外加紧张,刺激,不舍。相信,今后的每一次出行,必定会有更多的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