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汪

刘占社

<p class="ql-block"> 三角汪</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南屯村,在修西大洋水库前风景秀丽,东有唐河,北有通天河,村南还有条小南河,是远近闻名的魚米之乡。相传在东汉时期修筑灌城时,守城军士的两个粮草屯集点设在离灌城东南三华里的地方,这两个屯集点后来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南屯村和北屯村,南北屯村的大楸树和皇儿坡深潭在以前书中说过不再赘述,本文单表村东深不可测占地近百亩的三角汪。</p><p class="ql-block"> 三角汪很深,魚多鳖大神秘瘆人,还被古人称为龙湫。之所以又出现在离村不远处,据本人看来这与修筑灌城不无关系。</p><p class="ql-block"> 当年东汉大将灌缨征战至此,看到这里北邻太行群山出口,南接广袤的大平原是战略要地,就带兵数万在此兴工筑城,你想筑造一座方圆四五里地城池谈何容易,首先是要烧大量的砖瓦,垒三丈多高的砖墙,还要垫上三丈多厚的土,都需要大量的优质粘土,所以笔者认为,三角汪就是当年筑城取土之处。</p><p class="ql-block"> 那时成千上万军民,从屯兵营东侧肩挑畜驮,把大量优质黄土运到西侧高处,在这附近修建砖窑灰窑,把黄土制坯烧砖,在灌城垒出城墙墙基,中间再用石灰黄土兑成三合土打夯填筑,最后修建成了壮观的灌缨城。由于取土处的三个角外土质较差,只能往深处挖取以滿足筑城所需。尔后数丈深的不规则三角形土坑受雨水汇集又有河渠相连,形成了深不见底的水汪,这就是三角汪的由来。村西的大土堆就演变成了军队练兵和村民练武的古擂台。</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八年兴修西大洋水库,灌城被库水灌滿了,南北屯村的大揪树被民工伐掉了,古擂台连同旧村早已被泥沙屯淤在库底,唐河、通天河、小南河、三角汪、皇儿坡深潭全都消失在水库的浪花中,旧的风景还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不时闪现,而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又形成了新的令人向往的风景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