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杨凌普集烧鸡与时代变迁</p><p class="ql-block"> 原创/踏雪闻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杨凌胜利街的旧时光里,作为一个道北小姑娘,我们家离火车站近在咫尺。笔直的铁路就如一道分界线,划分出了道北与道南两个世界。</p><p class="ql-block">武功火车站,是儿时心中充满神秘与活力的地方。老旧的站台在蹉跎岁月里,承载着无数悲欢离合故事。而记忆的绿皮火车,带着哐当!哐当!的节奏缓缓驶入又飞速离去,送走南来北往的旅人,同时也引入了生活的人间烟火气息。</p><p class="ql-block">每有火车停靠,站台上便呈现出热闹非凡。形形色色的小商贩,就像钢琴上灵动的音符,奏响了一曲曲生活的交响曲。卖鸡蛋的大婶,手提着竹编篮子,沿着每节车厢叫卖:“熟鸡蛋,好吃的熟鸡蛋,谁要?”兜售水果的大叔,举起筐子里的水果,高声叫卖。推冰棍车的小哥笑容满面,车上的冰棍被棉被捂得严严实实,偶尔掀开一角,便有丝丝凉气不时冒出。捧烧饼蒸馍的大爷,双手粗糙却充满力量,刚出炉的烧饼热气腾腾,蒸馍白白胖胖,散发着麦香。</p><p class="ql-block">而在这站台走动的身影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那些提着篮子卖烧鸡的人。他们的竹篮,仿佛藏着神秘的宝藏,编织紧密的竹条,散发着淡淡的竹香,上面盖上一块洗得发白的蓝布,布的边角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时刻等待着火车的到来。</p><p class="ql-block">一旦有火车进站,那块布瞬间被揭开,烧鸡的馥郁香气,瞬间弥漫在站台空气中,肆意撩拨着人们的味蕾嗅觉。只见烧鸡表皮金黄泛红,油光发亮,像是被阳光亲吻过一般,在旭日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火车上的旅客们被这香气吸引,纷纷伸出头来,车一停卖烧鸡的人,立马热情地举着烧鸡,沿着车窗一路吆喝:“烧鸡!烧鸡!三块钱一只,便宜嘞!”声音质朴而有力,且带着浓浓的乡音,充满了对生活的热切期盼。</p><p class="ql-block">此时,火车上的乘客们也相继探出脑袋,有的喊着要买鸡蛋,有的则急切地指向烧鸡,眼神里满是迫不及待。一时间车窗成了交易的市场,这边递过鲜嫩多汁的烧鸡,烧鸡上还冒着微微热气,那边递来带着体温的毛毛块块钱,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自然。那个年代的火车大多是慢车,即便火车缓缓启动,卖烧鸡和鸡蛋的商贩们,仍不舍放弃这短暂的商机,他们脚步匆匆,鞋底在站台地面上蹭起细微的尘土,跟着火车小跑几步,继续叫卖。</p><p class="ql-block">有时,火车加速太快,会出现旅客钱已扔出,但烧鸡还未拿到手,那钱币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带着旅客的焦急与无奈。也有先拿到烧鸡,却来不及付钱的小插曲,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到买卖的热情与真诚,大家相视一笑,仿佛这也是旅途中别样的风景。</p><p class="ql-block">记忆中,做烧鸡的大多是道南的河南人,而在我们道北,小巷西头的河南人,也操持着这门营生。小时候家庭条件拮据,虽常见烧鸡售卖,却鲜有品尝的机会。每每路过卖烧鸡的人,烧鸡的香气钻进鼻腔,肚子里的馋虫便开始闹腾,但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咽下口水,烧鸡的味道只能在记忆中朦胧飘荡,成为童年里一种带着渴望的幻想。</p><p class="ql-block">后来,文革的浪潮席卷而来,和哥哥姐姐随母亲下放农村落户,生活的轨迹陡然转变,去火车站的次数,也是寥寥无几,那些关于烧鸡的鲜活记忆,仿佛被岁月的沙尘渐渐掩埋,变得模糊不清,渐渐远去。在那个公私合营,国营化主导的时期,个体户慢慢消失殆尽,地摊不见踪影,烧鸡更是难觅其踪,感觉从生活的舞台上悄然谢幕。街头巷尾少了那份热闹与喧嚣,变得冷冷清清,人们的生活被一种单调的色彩笼罩。</p><p class="ql-block">直到八零年,知青招工的契机让我走进了武功航修厂。此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悄然拂过,“普集镇火车站”,终于迎来了新的生机。再次看到卖烧鸡的人,熟悉的河南乡音响起,唤醒了心底沉睡已久的记忆。生活条件改善后,终于有机会品尝记忆中的美味。轻轻夹起一块烧鸡肉,香酥鲜嫩的口感在舌尖忽而绽放。啊,鸡肉丝丝分明,纹理间浸满了鲜香的汁水,皮脆肉嫩,骨酥肉烂,色味俱佳的烧鸡,果然不负盛名,成了舌尖上难以忘怀的美味故事。</p><p class="ql-block">“民以食为天”,烧鸡这一传统美食,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在岁月中不断发展演变。普集烧鸡,无疑是武功的一张闪亮名片。追溯其源,1940 年,河南商人郭老板,为避战乱举家迁至武功普集镇。身怀清宫烧鸡绝技,在火车站旁开启了美食之旅。普集镇火车站的人潮,成为了他的不断客源。来往旅客们,在吃了他家的烧鸡后赞不绝口,并且将这美味带往全国各地,“普集烧鸡”由此声名远扬。</p><p class="ql-block">如今在武功县城的普集镇,普集烧鸡店已经开了好几家,浓郁的香气飘散在大街小巷。店门口的金字招牌古色古香,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店内的烧鸡陈列在玻璃橱窗中,一只只色泽诱人。与此同时,交警十字的“道口烧鸡”、老公安局旁的“曹家烧鸡”、小村菜市场的“丁家烧鸡”、食品街的“荷叶烧鸡”等,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共同丰富着当地的饮食文化版图,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味觉印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生活的日益繁荣……</p> <p class="ql-block">作者:踏雪闻香。</p><p class="ql-block">编辑配图制作:踏雪闻香韩静 ,陕西武功某航空企业, 博客:xinjingrushui58@sina.com, qq: 448609945 。武功作协会员 ,杨凌作协会员,咸阳文学院会员,陕西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散文集《岁月深处》。创作发行歌曲作词,《和谐武功》,《梦回武功》,《 爱的关怀》《永远的爱》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