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儿时一一唱“卖技”

💦春天的绿叶💝

<p class="ql-block">卖技,是平阳民间独特的口头吟唱文学艺术,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它的独特所在:一是很强的地域性,民间素有“卖技不过飞云江”之说; 二是俗定的节令性,从大年正月初一至初三,且限于夜间,俗言:“超过初三,卖技变讨饭”,但有的地方也有唱至初五夜; 三是历来无专业艺人,不属于登门卖唱赖以谋生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卖技的演唱者俗称“技郎”,每个演唱队由5至10人组成,走在技郎队伍的前头2人,属卖技队的主唱(或称领唱),他们每人手提一只点着蜡烛的灯笼,走至大屋门台,高声朗唱《门台景》,进入地坦、厅堂大门等时,都是一路触景生情唱进来。碰到如“扮新娘”、“搬新屋”等喜庆人家,主人即会大开厅门,桌上摆着各式各样糖果、点心、茶点、香烟等,迎接他们进入大厅进行“堂唱”。其他如“门头唱”、走村串户另唱“门头景”、新年吉利贺词等,主人送年糕和蜡烛便走。</p> <p class="ql-block">卖技是平阳民问易风易俗的演唱艺术,在春节期间增添了节日的喜庆、祥和、欢乐气氛,广受群众欢迎。这一民问口头艺术,自古一直传承至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文化大革命前夕。</p> <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现在再也没有听到唱“卖技”了,它已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儿时的记忆,如烟云般消失在时空里。座座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每户每家封闭着的空间,现代人,谁还会在传承这份淳朴的民俗,喜闻乐见的乡音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