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工设计师课程 行业流量课设计生意 IP情商读心术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div>有 课 分 享,➕ 徵 信:<br>1103074581</div><div><br></div><div><br>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天是一切价值的源头,而从生物而言, 天与地往往需要并举,有时候要举天来统摄地。所以我们也可 以说,天或者天地是生态系统中一切价值的源头。儒家有着人 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共同体悟。因此人才可以说对万物都持有一 种深切的仁爱、关怀,将整个天地万物都看作是与自己的生命 紧密相连的。在这种价值来源的共识之上,儒家的生态伦理可 以建立“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生态共同体, 将生态系统真正视为人与万物共生、共存的生命家园。<br><br>正是这样一种生命家园的意识,使得《礼记 ·礼运》讲宇宙 生态的各种层次中,人处在较高的层次,人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一个整体的意义。人体现了天地的德行、阴阳的交感、鬼神的 妙合,荟萃了五行的秀气。人又是天地的心脏、五行的端绪, 是能够调和并且品尝各种滋味,创造并且辨别各种声调,制作 并且披服各色衣服的动物。尽管人是万物之灵,但人仍从属于 生态系统的整体。因此,圣人制礼作乐,制作典则,以生态天 地的大系统为根本,以阴阳二气的交感为起点,以四时所当行的政令为权衡,以日星的运行来纪时,以十二个月来计量事功, 以鬼神为依傍,以五行的节律为本位,以礼仪为器具,以人情 为田地,以四灵为家畜。<br><br>因此,人在天地之中一定要尊重山川、动物、植物,等 等。这种尊重和敬畏,是通过祭祀山林川泽来加以表达的。“天 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礼记》讲到这样一些 祭祀。此外,《礼记》里面还强调,礼要配合时令,配合地的物 产,我们取用动植物要依据于不同季节的不同的生物,不同的 地理环境有不同的物产。<br><br>礼“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 者也。是故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人官有能也,物曲有利 也。故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例如我们在山地生活 的人,就不能够拿鱼鳖等湖区产的礼物去送人,因为那些东西 太贵。我们居住在湖区的人,不能拿山里面的山货如鹿豕等作 为礼物,因为那一类物品在这里也是贵重的。所以礼是大伦, 我们要从地理出发,制礼行礼的原则,不违背自然的原则。在 一定时空条件下,不适于生长的物产,君子是不用来行礼的, 鬼神也是不会享用的。所以以本地稀罕的物产作为礼品,这种 人是不懂得礼的。行礼要用本地物产、本国的物产。行礼必须 量力而行,要依据土地的大小、年成的好坏。<br><br>关于生态的保护,比方说仲春之月,“安萌芽,养幼少”; “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孟夏之月,继长增高,毋 有坏堕,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人们取用动植物, 要考量季节、时间,不可以在动植物的生长期、<br><br>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 其时,非孝也。'”他引用孔夫子的话说,我们砍树、杀兽,如 果不注意时令,跟不孝敬父母一样。可见时令的重要性。孟春 之月要怎么样?我们要(保护)山林川泽,我们不要杀母兽,要 禁止伐木,要保护这些昆虫、飞鸟、野兽的母体,及幼小的生 命。在讲述天子、诸侯田猎礼的时候,特别强调不要赶尽杀绝, 不要竭泽而渔,田猎的过程中,网开一面,一方面要让小民来 跟着,有猎物,另一方面不合围、不掩群。即一方面使小民可 以跟着打一点猎,狩一点猎物,另一方面也不赶尽杀绝。草木 凋零的时候,才能够入山林,不要用火田,不杀胎取卵,不覆 巢等等。另外,怀胎的牲畜,即使是天子也不得食用,郊祭的 时候也不要用,这是对天地生养万物的礼敬。<br><br>另外,《礼记 ·王制》讲:“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不禁” 是说小民也可以去,不是禁止老百姓进林麓川泽中取用动植物。 但是也要以"时",这就是孟子讲的“泽梁无禁也"。同时要"以时 入山林",要注意时令。这考虑到人取用的可持续性,当然还不 止此意。《礼记》诸篇都隐含有礼制秩序和自然节律的一致性。《礼 记 ·月令》把春夏秋冬四季又各自分出孟、仲、季三个时段,按 不同的季节时段详细规定了祭祀活动、农业生产、资源取用、政 令发布的内容,这些都需要有相关的具体部门去完成。<br><br>从这里可知,儒家以礼法保护生态资源有三个重要的内 容:第一是禁止灭绝性的砍伐、捕猎;第二是保护幼小的生命; 第三是重"时"。禁止灭绝性的砍伐、捕猎,因为这种行为与天 地的生生大德是背道而驰的。保护幼小生命与儒家重视“养”的 思想有关,天地生万物要养育之,这是符合于天地自然之道的, “天地养万物”。<br><br> <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