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燕翼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

八楼文化传媒

<p class="ql-block"> 2025年第12期</p> <p class="ql-block">编辑:刘乃杰</p><p class="ql-block">图片:由临沂市非遗传承人</p><p class="ql-block"> 刘文厚、刘长保、</p><p class="ql-block"> 刘中意提供</p><p class="ql-block">配曲:谁不说俺家乡好</p> <p class="ql-block">山东燕翼堂曾是蒙阴县垛庄镇垛庄村刘姓大地主的堂号,据说是清朝乾隆皇帝御赐。“燕翼堂”鼎盛时期有土地5800亩,山林上千亩,另有酱园、酒店、油坊、百货等店铺,并在上海、济南等地设有商号,在沂蒙山区可谓首屈一指。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燕翼堂”的后辈子孙刘晓浦、刘一梦毅然举起了马列主义火炬</p> <p class="ql-block">“燕翼堂”的两位“少爷”不恋荣华,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捕后宁死不屈,携手赴义。</p><p class="ql-block">“燕翼堂”先后有26人参加革命工作,有7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p><p class="ql-block">为了抗日,“燕翼堂”的主人毅然拆除了这所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的著名庭院。</p> <p class="ql-block">在孟良崮脚下刘晓浦、刘一梦烈士纪念馆前,二位烈士雕像巍然屹立,苍松翠柏的孟良崮烈士陵园里长眠着两位视富贵如浮云、以革命为己任的二位革命先烈,他们叔侄二人,虽然出生在著名的“燕翼堂”刘氏大地主家庭,他们为探索民族解放,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献出了自己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燕翼堂家族是一个红色的家族,旧宅在抗日战争中拆除,现已不复存在。刘晓浦时任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刘一梦当时担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也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左翼作家,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曾经受到鲁迅先生的赞扬。</p><p class="ql-block">燕翼堂家族后人出生入死,毁家纾难,为新中国的成立建定了丰功伟绩,他们的事迹已被写成小说(长篇小说《晓梦》),编为京剧(山东省京剧团《燕翼堂》),正在拍摄的电视连续剧《燕翼堂》等,广为世人传颂,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政治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而燕翼堂许多店铺制作的产品工艺,现在却没有消失,当年曾在店铺务工或学徒的员工把学到的技艺又一代一代传下去,一些项目有的传承了三、五代,现在有的工艺被国家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今年是蛇年,也是非遗之年,近段时间,本人走访了部分燕翼堂非遗产品生产厂家,现在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一、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同承宴酱油酿造技艺</p> <p class="ql-block">同承宴酱油酿造技艺传承人刘文厚在检查豆酱发酵情况。</p> <p class="ql-block">公司老总刘文厚热情的告沂我们:同承宴酱醋酿造县有悠久的历史。 清 光绪年间,蒙阴垛庄燕翼堂属下的垛庄酱园,传承了先人们的古法酿造技术,所酿制的酱醋、酱莱从口感到品质,均属上乘,家喻户晓,在当地有很高的声誉和口碑。</p><p class="ql-block">那时侯,家住孟良崮山后的岸堤镇刘家岩路(现为南岩路)村的刘埭(十世)就曾到垛庄酱园当徒工,在那里一干就是几年,对整个工艺流程了如指掌,特别关注酱油醋古法酿造技艺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后来,刘埭回到家乡开办了一处酱油醋作坊,所酿造的酱、醋及酱菜质量和垛庄燕翼堂酱园酿造的酱油、醋质量不差上下,在当地方圆几十里声名鹊起,四里八乡的人们都慕名前来购买。</p><p class="ql-block">从那时侯起,刘埭的酱油、醋酿造技术就一代一代承传了下来,成为家中赖以糊口与生活的保障。无论其子孙后代迁徙到何处,同承宴酱油、醋古法酿造技术就像接力棒一样,一代又一代传续下来。</p><p class="ql-block">第二代传人:刘汝钟;第三代传人:刘家盈;第四代传人:刘进矩;第五代传人:刘曰贞。这些历代先辈对祖传酱醋古法酿造技艺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当刘曰贞的生意正在兴旺之际,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刘曰贞响应人民政府的号召,先是加入了公私合营,后来又将其作坊无偿转交给国家,由当地供销社接收经营。</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二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国家政策放宽,实行个人承包制,因酱醋酿造生产周期长,工序复杂,利润低,经济效益不高等原因,承包者放弃酱醋生产,转营其它赢利效益高的商品。</p><p class="ql-block">同承宴酱醋第五代传人刘曰贞己去世,其次子刘文厚看到当地酱醋生产惨淡,他担心祖传的酱醋古法酿造技艺,如果自已不去承传,这项技艺恐怕会湮沒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这项祖传酿造技艺就会失传。作为父亲的继承人,决不能让先辈们苦心经营,长期凝炼而成的技术结晶而消失。自己要做第六代传人,传承家族文化,有义不容辞的责任。</p><p class="ql-block">于是,在 2016.3月,刘文厚创办了临沂市同承宴食品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刘文厚投资960多万元,占地39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608平方米,建有标准化车间二座,面积为2400平米。并且到工商部门办理了营业执照,是目前沂南县唯一一家取得酱醋标准化生产许可的民营企业。</p> <p class="ql-block">2018年3月,经沂南县文化和旅游局对同承宴酱醋古法酿造技术进行考察评估,认为此酿造技术符合沂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推荐同承宴酱油、醋古法酿造技艺为沂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2019.10月,沂南县文化和旅游局决定推荐同承宴酱、油醋古法酿造技艺为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2020年3月,经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审核评估,认为同承宴酱.醋生产技术符合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批准临沂市同承宴酱醋古法生产工艺为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同承宴酱油及系列产品</p> <p class="ql-block">二、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燕翼堂八八宴席</p> <p class="ql-block">燕翼堂八八宴席历经数代传承,历史悠久,民俗事象繁多,内涵极其丰富,其方便群众、服务民生、培育品牌、传播文化的作用非常明显,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刘长保作为第四代传承人,经营孟良崮宾馆近30年,其间潜心研究燕翼堂八八宴制作技艺,还经常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展演、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经常参加公益活动,高度重视燕翼堂八八宴制作技艺传承工作,能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履行代表性传承人相关义务</p> <p class="ql-block">2012年因205国道拓宽改造,孟良崮宾馆被拆后,自筹资金在新205国道边建起新孟良崮宾馆自营至今。</p> <p class="ql-block">2003年被山东省旅游星级餐馆评定委员会授予星级餐馆奖牌。2008年3月,被临沂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临沂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临沂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评为文明诚信民营企业(2006—2007年度) 。2017年1月,被临沂市饭店烹饪协会评为2016年度临沂市最具影响力的餐饮品牌企业。</p> <p class="ql-block">2022年11月被列入蒙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刘长保被认定为蒙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被蒙阴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评为蒙阴县放心消费示范单位。</p>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燕翼堂八八宴席被列入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目。</p> <p class="ql-block">燕翼堂八八宴席传承人刘长宝在工作。</p> <p class="ql-block">刘长保出生于1968年,初中毕业后在垛庄镇政府民政办公室担任出纳员,1997—2011年承包镇政府招待所孟良崮宾馆,2012年因205国道拓宽改造,孟良崮宾馆被拆后,自筹资金在新205国道边建起新孟良崮宾馆自营。主营八八宴席</p> <p class="ql-block">燕翼堂八八宴席。先上四样点心垫腹,然后上八碗八盘共十六道菜,每道菜端到桌边,接菜人员从传盘上端起,放到桌上最尊贵的客人面前,每上一道新菜,必先礼让最尊贵的客人动筷品尝,然后其他人员才能伸筷夹菜</p> <p class="ql-block">四凉盘。食材取自猪身,分别是:猪心、猪肝、猪肚、猪耳朵。之所以称为凉盘,是将食材煮熟放凉后,分别切片装盘,摆得花朵一般,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百片鸡。系选用生长一年以上的公鸡或母鸡,熬熟以后用手撕成肉片,摆出造型,浇上老汤,然后再上蒸笼蒸透,表面点缀鸡蛋皮儿</p> <p class="ql-block">鲤鱼。食材选用鲤鱼,刮鳞去除内脏,收拾干净以后,用滚油炸过,然后用老汤长时间炖煮,装入长形鱼盘后浇以芡汁,点缀香菜、鸡蛋皮儿丝上桌。第一道菜是鸡,第三道菜是鲤鱼,取谐音“吉利”之</p> <p class="ql-block">肉片汤。是用精肉切成薄片,表面撒少许地瓜面粉,轻微搅拌,用温油滑过定型,用老汤熬熟后加入山药片或白菜叶,起锅前必定加入较大量醋。此菜肉质细嫩,酸爽可口,为八八宴席独有,蒙阴县其他地方没有,周边县区也无此做法。</p> <p class="ql-block">三、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燕翼堂木雕技艺</p> <p class="ql-block">燕翼堂红木家具传承人刘中意在雕刻红木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刘中沂1987年创办家具厂,后来转向红木家具制作,手工绘制样图,采用家族传承的传统技艺手工雕刻,以细致精微的雕刻技艺闻名于当地</p> <p class="ql-block">开设在蒙阴县城北环路上的燕翼堂红木家具馆,馆内面积200余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2022年11月,燕翼堂红木雕刻技艺被列入蒙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刘中沂被认定为蒙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燕翼堂红木雕刻技艺被列入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刘中沂非常重视燕翼堂红木雕刻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精心选择刘本科、刘本录作为燕翼堂红木雕刻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认真向他们传授红木雕刻技艺和管理经验,刘本科、刘本录也正在不断向刘中沂学习求教,决心把燕翼堂红木雕刻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  拍摄地点:山东燕翼堂红木家具有限公司照片说明:2017年2月,临沂市红木家具协会成立,刘中沂被推选为副会长,燕翼堂红木家具有限公司为副会长单位。</p> <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山东燕翼堂红木家具有限公司照片说明:2013年5月,在临沂第六届诚信文化节活动中,被推选为2013临沂市民放心单位。</p> <p class="ql-block">燕翼堂红木家具雕刻作品局部。内容为传统吉祥图案,采用平雕、圆雕、浮雕、镂雕、透雕等雕刻手法,细腻精湛、层次分明、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燕翼堂红木家具雕刻作品局部。其羽毛部分处理非常细腻精致,显得非常生动,有呼之欲出之感。</p> <p class="ql-block">燕翼堂红木家具样品,用料讲究,雕刻细腻精湛,寓意吉祥美好</p> <p class="ql-block">燕翼堂红木家具样品,用料讲究,雕刻细腻,寓意美好,高贵华</p> <p class="ql-block">照片说明:燕翼堂红木家具样品,用料讲究,雕刻细腻,寓意美好。</p> <p class="ql-block">刘中沂正在工作中。</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燕翼堂工房还有许多生产技艺,为了防止这些技艺被湮没在滔滔历史长河中,一些企业、作坊正在继续承传。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还会有更多非遗技艺继续走进省丶市、县非遗名录中去的,我们热切的期待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