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绥德:扶苏墓前的感怀

月色茶店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为了扶苏墓而来的绥德,建议先去绥德博物馆看看,那里有关于扶苏的简介。</p> <p class="ql-block">  看完了简介,会对扶苏的一生有了初步的了解,或许这样,才会对接下来的扶苏墓有所感慨吧。 </p> <p class="ql-block">  从博物馆一出来,就会看到一片茂盛的草丛和很多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  坦白说,一开始我还未反应过来这是什么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多新的石碑矗立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直到我看见旁边有一队仿制的兵马俑,才醒觉我是来到了扶苏墓。</p> <p class="ql-block">  这些新立的石碑,内容多是历代文人雅士来到扶苏墓感怀历史,留下了诗句和文章篆刻而成。</p> <p class="ql-block">  走过了石碑,就看到了扶苏墓,有高大的扶苏雕像、石质神道和两侧石像生。</p> <p class="ql-block">  神道和石像生看上去都比较新,大概已不是原来的文物了吧。</p> <p class="ql-block">  石象生又称石翁仲,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只是不知原来的石像生是不是这个样子的,毕竟与我印象中的石像生差距太大了。</p> <p class="ql-block">  扶苏雕像后面的小山,顶上有民国时期建的凉亭,此处便是扶苏的长眠之地。当地人俗称“太子冢”。</p> <p class="ql-block">  据说登上顶上的凉亭,可以饱览绥德城。只可惜去往凉亭的石阶路被封住,上不去啦,终究还是留了遗憾。</p> <p class="ql-block">  扶苏的一生,是令人无限唏嘘的,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的皇长子,他仁慈、有威望、有政治远见,本是可以延续强大秦帝国的人。</p> <p class="ql-block">  直至秦始皇纳宰相李斯之言,诏令焚周鲁诗书,波及坑杀儒生460人;扶苏忧虑,因谏始皇:天下初定,百姓未安,今重法绳之,恐天下不安。</p> <p class="ql-block">  始皇帝闻言大怒,遂使扶苏北监蒙恬军于上郡。上郡也就是如今的绥德,当时属于边塞,是防御匈奴的军事要地。</p> <p class="ql-block">  扶苏被贬至上郡,在城北疏属山顶,修建了太子宫。他居住于此,监军戍边。</p> <p class="ql-block">  从繁华的政治中心来到了边陲之地上郡,扶苏的抑郁心情可想而知。史载他郁郁寡欢,悲愤满腔,常常遥望咸阳,忧虑秦政。</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暴病死于东巡途中,遗诏扶苏回咸阳治丧。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继帝位,赐扶苏死。</p> <p class="ql-block">  蒙恬劝阻“复请而后死,未暮也!”建议扶苏回朝对峙,辩清真伪。而扶苏对蒙恬说:“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p> <p class="ql-block">  扶苏显然已经无比绝望:父亲都命令儿子去死,还需要请示什么!遂持剑自裁于绥德城南卢家湾,也就是鸣咽泉那里。</p> <p class="ql-block">  往事越两千年,扶苏的墓碑前,有今人敬献的鲜花、水果和饼干。扶苏的贤德和经历,人们缅怀至今。</p> <p class="ql-block">  太子冢旁边有扶苏祠,原址位于左侧土丘之顶,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清康熙年间曾進行修缮。</p> <p class="ql-block">  此后因年久失修,易址而建,新建于现在这个地方,方便人们追思先贤。</p> <p class="ql-block">  据说原扶苏墓的范围很广,以前疏属山顶有颇多的亭台楼阁,如今也只见扶苏祠和山顶凉亭了。</p> <p class="ql-block">  围绕着扶苏墓有一圈的城墙,就仿佛是致敬扶苏和蒙恬修的长城,我沿着城墙上的窄道,绕着扶苏墓走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  走在城墙上,能看见周围的很多景致,绥德博物馆的秦代建筑很雄伟,就好像看见了当年扶苏居住的太子殿。</p> <p class="ql-block">  疏属山上的窑洞式民居,有的房子顶上都已经长成绿油油的草地了。</p> <p class="ql-block">  绥德的县城风貌,与两千多年前边陲之地的荒凉相比,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但当年的太子扶苏,也曾这样眺望他脚下的土地吧?</p> <p class="ql-block">  看着眼前的一切,思绪不禁又飘回到扶苏那里,统领三十万大军的蒙恬尚且劝他谋定而后动,他咋就不听了呢?</p> <p class="ql-block">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这样懂事的人格很讨喜,却往往容易自伤,为了爱护他人,宁愿伤害自我。</p> <p class="ql-block">  或许被敬爱的父皇贬斥到边境监军的两年时光里,已经是心如死灰,就如同现代人所患的抑郁症,接到伪诏赐死,或许对他而言还是一种解脱。</p> <p class="ql-block">  扶苏自刎后,蒙恬也被下诏赐死,他的部下劝他起兵,蒙恬忠诚爱国,拒绝造反,愤而服毒而亡,他的部下泣泪安葬了他,与扶苏墓隔江相望。</p> <p class="ql-block">  扶苏因贤直谏,被贬监军,协助蒙恬驻兵边境,修筑长城、抵御外敌,还修筑了秦朝的“高速公路”秦直道,亦是不世功绩。</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人们到此凭吊怀古,怀念扶苏的忠孝善良,讨伐秦政的残暴荒淫。</p> <p class="ql-block">  如果扶苏继位,始皇帝千秋万代的帝王梦总不至于历二世而亡吧?可是历史的走向又是谁能够左右的?</p> <p class="ql-block">  诚如《扶苏祠创建碑记》中所说:"天欲亡秦,故亡扶苏;亡扶苏故坑诸生,借使不坑,则不谏,不谏则不逐;不逐,则不亡;不亡,则必嗣。嗣,则斯、高不能容者,其胡亥无由袭其位,秦业犹有可为。”只是世间哪有那么多如果呢!</p> <p class="ql-block">  《诗经.郑风》中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扶苏的名字或出自于此,始皇帝希望他长成山中的大树,似荷花般有美德者于下位。而扶苏,却最终成了无定河边的一出千古悲剧,让人无限的感慨!</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cjZFnQXa349Fe9IXQ_UWR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