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中国年”——甘戴村出菩萨

杨孝林

<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一,甘戴村又迎来了隆重的出菩萨活动。</p><p class="ql-block"> 出菩萨是一种在安徽省和江苏省交界地区的民俗活动,相传朱元璋曾下令在江南地区兴建祠山大帝庙,用于供百姓祭祀,这一传统已经沿袭了五百多年。各地出菩萨由来并无统一说法,但多数是为了纪念造福一方百姓的英雄祠山大帝张渤。溧水出菩萨主要是在晶桥、和凤、孔镇一带的村庄。出菩萨又称为庙会或降福会,通常在农历二月初八、八月二十四日及春节期间举行,老百姓通过活动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  甘戴村出菩萨活动规模还是十分宏大的,村民也很虔诚。为了记录完整的活动过程,我们早上5点多就驱车赶往甘戴村。进入村里,天还没亮,天气是零下5度,但是很多村民家里的灯都亮着,路上已经有匆匆忙忙走路的人。我们跟着村民,到了村前的祠山大帝庙里。庙里已经站满了人,根据分工,大家各忙各的,现场忙乱,而不失有序。除了挑花篮的、扛旗子的,那十多个扮演神仙的,正忙着穿各自的衣服,除了祠山大帝,还有十多位神仙,我基本认不过来,但是我猜想,除了那位白胡子寿星以外,应该还有四大天王、土地公公等,我估计老百姓也很实在,供奉的都是要扎扎实实为民办事的神仙。</p> <p class="ql-block">  祠山庙前是一座万福楼大戏台,据说下午还要唱大戏给神仙看,当然村民也看,这叫与民同乐。戏台下面广场上,已经设立了香案,供桌上摆满了贡品。一些村民在忙着泡茶、点香、点蜡烛。化妆好的花篮队伍,已经在领头人的带领下,围着供桌走圈。有点遗憾的是,早些年看到的花篮队伍,全是十多岁漂亮的女孩子,而这一次是有老有少,少数还戴着黑目镜,看上去有点别扭。</p> <p class="ql-block">  待准备的差不多时,锣鼓声、喇叭声都响了起来。村前的路边,鞭炮声大作。巡游队伍开始巡游,锣鼓在前,花篮跟后,再后面是各路神仙,最后才是祠山大帝。队伍浩浩荡荡,要巡游到前面和东面的几个村子。每到一处,家家户户鞭炮齐鸣,村里在固定的地方都设有祭祀的场地,供菩萨们列坐,人们依次烧香磕头。</p><p class="ql-block"> 整个一个上午,菩萨们随着游行队伍,要巡游到每一个村庄,每一户人家,把最美好的祝愿、最美好的福气送到千家万户。</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已将此类民俗活动保护起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鼓励传承。出菩萨已被列为江苏省和安徽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