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编辑 旅行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摄影后期 香香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出镜 禾子 兔洋洋 武昵昵 香香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随心 小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 6428204</p> <p class="ql-block"> 2017.01.18我们一行6人曾经走进这座世界最著名“烂尾楼”高迪的杰作建设中圣家族大教堂,从建筑来看,圣家堂已经超越了教堂本身,绝对可以称之为艺术品。现在这件艺术品终于封顶啦!也就是说2017年我们是在建筑工地参观了圣家堂,但绝对不是普通意义和您想象建筑工地。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再去看看彻底竣工后的圣家堂!因为在网络上读到网名“旅行菌”的文章“盖了139年的“烂尾楼”终于封顶!今晚亮灯,上亿人在线感慨:真的活久见!”。引发了我的回忆,今天在相册里整理了一下我们六人当年从不同角度拍的照片并借用“旅行菌”的文章,算是对2017所见的一个精准的总结。</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8日,在世界建筑之都将要发生一件大事。一拖就是139年的“烂尾楼”圣家堂塔尖的圣母玛利亚之星将首次亮起。</p> 这个牵动着世人的“百年烂尾楼 ”终于封顶的消息,已经让全球人民为之兴奋了十天之久。<br> 上个月29日,西班牙放出消息,教堂界天花板存在的圣家堂塔尖,将用一颗直径7.5米、重5.5吨的12角星来点缀,就此封顶。 对此,不仅有网友开玩笑地说:“只要活得久,什么都能等到!”这座跨了三个世纪打造的教堂,终于在2021年末,进入到收尾阶段。<br>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很多人去西班牙都是为了高迪,而高迪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就是圣家族大教堂。但说到圣家堂的设计灵感,其实不全是高迪一个人的功劳。1872年一位名叫Josep Maria Bocabella的西班牙书商访问了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后,内心佩服的同时,还憋着一股劲:“我们巴塞罗那的教堂不能输给梵蒂冈!”于是,他发动宗教团体出资,请来了设计师Francisco de Paula del Villar设计,在1882年正式开工。<br>他放出豪言,这座哥特复兴式教堂将让全球颤三颤。 不知道是想法过于丰满,还是现实太过骨感,在施工仅仅一年,双方就因资金问题闹掰。不得已,找设计师的问题从零开始,他又找到一个设计师,但刚上门就被拒接了。也不怪人家,毕竟设计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再后来,他找到了当年只有31岁的高迪。当时还未完成过任何重大建筑工程的高迪,一口答应下来,接下了这个烂摊子。 虽然经验少,但是对于为建筑设计而生的高迪来说,他脑子里已经重新构造出这个教堂的样子。于是,在拿到前设计师图纸的第一时间,他就给教堂的图纸来了个大变样。但是,理想终究是要建立在现实之上的。和前设计师一样,他也陷入了资金困难。当时的他,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了这上面,一边设计修改施工一切亲力亲为,另一边为了教堂能顺利进展,用尽各种方式鼓动大家融资。 他打破了施工正常流程:不是一层盖好再盖下一层,而是把外壳做出来,先让别人看到它的华丽样貌,内容再一点点填,为的就是吸引大家掏钱。他借东墙补西墙:单靠大家捐款显然不是法子,他便在教堂被迫停工时期,就去接一些别的单子,收来的款项再马上全部投进建造教堂里。 在从事建筑设计的43年中,他完成了数个影响全球的建筑作品,但是这座教堂永远是施工中......不止一个人问过他,教堂何时能完工?他的回答永远是:“我的客户并不着急。”而他所指的客户,就是上帝。 就这样,圣家堂一建就是高迪的一辈子。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建筑界的天花板</b><b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也不止一个人问过,一个教堂139年都建不好,是不是有点夸张了?</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问这个问题的人,在亲眼看到圣家堂后,也便有答案。</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我们理解的教堂,是圣洁的、高雅的,而圣家堂是真正属于天堂的。</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b>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尚未完工就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建筑。</b></span></div></h3> 来自圣家堂的震撼,从远远的看到教堂的那一瞬间,就开始冲击着你的认知。怎么形容它的精细与复杂程度呢?应该就是用着一把小小的刻刀,在百余米高的建筑上一点点雕刻,简直就是用核雕的心态在雕刻一座高耸入云的建筑。 <div> 光晕从塔尖上的孔上斜射进来,把教堂内部的地面、立柱、游人,洒了整个教堂满地的五彩斑斓。<br></div><div> 带着这种感觉走进教堂内部,一瞬间真的有被它的奇幻红了眼眶。呈现在眼前的,是教堂里几乎整面墙的彩窗玻璃。不是简单的彩绘玻璃,也不是常见的传统人物彩绘,而是采用不同颜色的色块拼接。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颜色打造,模拟阳光透过密林产生的光感效果。以橙色、青色为主色调的抽象彩绘玻璃来替代,橙色象征着日出光芒,青色代表了日暮时光。</div><br> 教堂共设有三座宏伟的立面:诞生、受难和荣耀。<br>每一面都有四座支撑塔楼,远看像百孔千疮的蚁穴,从已经建成的诞生面和受难面来看,风格是完全不同的。<div> 受难面是暖色调的,诞生面是冷色调的,看似繁复凌乱,但配合着讲解细细观察,便能体会到心底那种神秘的力量。<br>也许是释然,也许是希望。</div><div> <br></div> 望着眼前这座直冲云霄的教堂,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人说这是人类建筑史的奇迹。看一眼,它就可以出现在你的梦里,这就是圣家堂的魅力。 <br> 那一刻,光好像变成了流动的音符,透过眼睛,照亮了心底,在心里回响。从建筑来看,圣家堂已经超越了教堂本身,觉得可以称之为艺术品。这种艺术,不光是视觉上的直观感受,更是直击灵魂深处的震撼。谁说教堂就必须是一个样子?<div>高迪就要设计出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教堂。<br><br>“圣家堂不是最后一座大教堂,而是新时代的第一座教堂。”<br><br>事实证明,他做到了!<br></div> 虽然星星的悬挂,只意味着圣家堂终于进入了最后的施工阶段,而完全竣工也因突如其来的疫情,从预计的2026年(高迪逝世100周年)变得不再明晰。<br><br> 但这颗明星的点缀,不仅点亮了巴塞罗那的夜空,也像是点亮了高迪回家的路。<br> 感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