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古镇,静谧水乡,古韵深厚

Remymartin

<p class="ql-block">金泽古镇位于上海青浦境域西南方,与江浙两省交界,是江浙两省进入上海的唯一西入口,也是上海连接江浙的“西大门”。金泽镇东接朱家角,东南接练塘,西南接浙江嘉善,西北接江苏吴江及昆山周庄,具有千年的历史文化,也是中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p><p class="ql-block">金泽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公元960年前(宋初)已建镇,有兴于宋、盛于元之说,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相传昔日有穑人获石如金,故曾取名“金石”,也有此地为水乡泽国,且盛产鱼米赛金,故称“金泽”。金泽古街上塘街和下塘街全长南北约1000米</p> 金泽湖泊星罗棋布,河港纵横交错 古镇自上塘街以下,沿河迤逦 石板青砖巷弄,嶙峋栉比人家,处处一幅江南气象 金泽古镇拥有源远流长的桥庙文化,承载着“桥桥有庙,庙庙有桥”的独特文化景观。据史料记载,金泽原有“六观、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桥”。至今镇上还保存着宋元明清所建的七座古桥梁,分别是迎祥桥、如意桥、放生桥、普济桥、天皇阁桥、万安桥与林老桥。始建于宋代的普济桥是上海地区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的单孔石拱桥。金泽古桥分布之密集、形式之丰富、年代之久远,为其它古镇所无法比拟,故被誉为“江南第一桥乡”、“古桥梁博物馆”。著名书法、篆刻家钱君匋先生曾为之题写“金泽古桥甲天下” 古镇街面整洁,青石板光亮古朴,河道清澈。 出门即过桥,人家尽枕河 古河道清澈恬静 古桥因水而建,水乡因桥而兴。金泽镇的古桥是历史留下的珍宝,是江南水乡文化的神韵所在。横穿古镇的金泽塘水域,现存有7座古桥梁,时代跨越宋元明清,形式多样 粉墙风竹动,水巷小桥通 普济桥,单孔石拱桥,拱圈大,桥面较窄,坡度平缓,护栏低矮,不加修饰,古朴典雅,是建于宋代咸淳三年(1267)的石拱桥,采用紫色武康石。桥梁专家唐寰澄先生称:“论上海古桥之古,当推金泽普济桥。”<br><br> 普济桥石拱的顶圈镌有“咸淳三年”四字,历代修复较少,故全是紫沙石 迎春纳福 烟火人家 万安桥是金泽最大的石桥,桥名得于“万世安详,风调雨顺。万民安业,五谷丰登”的诗作。万安桥建于宋代景定年间,明代和清代多次重修,并立碑勒石。该桥为单孔石拱桥,长29米,高5.5米。原来桥上有亭屋,故也称亭桥。 放生桥位于下塘街,因桥北堍有总管庙,又称总管桥。桥始建于明代,乾隆五十六年(1791)重建,民国时加砌护栏、望柱。西侧刻有桥联:“水出湾滩通秀气,桥连如意接康衢” 总管庙 普济桥,是单孔石拱桥,拱圈大,桥面较窄,坡度平缓,具有宋代桥梁的特点。此桥石拱的顶圈镌有“咸淳三年”四字,由于历代修复较少,故全是紫沙石 如意桥是一座弧形单孔石桥,长20.8米,宽3. 2米,由一色打凿整齐的花岗石砌成,桥拱倒影碧水,成虚实相接,恰成一圆形,有诗云:“横桥远画如游龙,明珠影落长河中。”是金泽现存古桥中最完好的一座石拱桥 <p class="ql-block">金泽工艺馆当是当地最大的文化中心,集当地民间文化和艺术于一体,整个建筑群绵延一半下塘街,颇具江南味道,但据说常年闭锁,极少开放,此处当是金泽之精华所在,可惜......</p> 天不冷的时候,坐在水边喝个茶,也是很休闲的 普庆桥是美国为拍摄电视片而造的,以《清明上河图》上汴水虹桥为模本所建 此桥东西跨向,单孔木拱桥,桥长16.8米,宽4米,是当代桥梁复古的杰作,严格按古代造桥工艺,采用无支架施工法,没有榫头,不用钉子,64根拱圆木,5根横梁,全部用捆绑式结扎起来,连成一片 河上有游船服务,但是岸上走走就好 这是一个很少有人问津的古镇,是个隐秘的世外桃源,与世无争。这里静谧、古朴,却深藏着如此之多的珍贵古桥。如果您对水乡景色和古桥历史感兴趣,不妨来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