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秦怡北先生是保山兰界和石界先驱名家,他于2001年从市残联主席岗位退休,退休后,酷爱兰花裁培和奇石收藏,为把保山兰花和怒江奇石推向全国,他专注兰花和奇石文化研究,参与编辑出版了《保山兰花》书籍,并将个人奇石收藏编辑成《石趣》书籍,由于两本书籍的发行助力,推动了保山兰花产业和奇石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p> <p class="ql-block"> 经秦老先生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兰花和奇石两大产业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和重视,在起步阶段迅速成立了兰花和奇石两个文化协会,在政府搭台,协会承办,群众参与下,成功举办了三十八届兰展会和九届石展会,实现了保山经济文化与外部经济文化交流的快速接轨,保山兰城之美誉传遍全国。同时,怒江奇石大放光彩,兰花和奇石成为了保山对外宣传打得出手的两张名片。</p> <p class="ql-block"> 虽然秦老先生是有名之士,但却平易近人。凡是前来先生兰棚和怡安石趣屋的参观者,他都热情接待。他把兰花产地品种,栽培管理。石种成因,鉴赏收藏等知识如数家珍般的娓娓道来,传授大家。让人倍感亲切,无私友善。</p> <p class="ql-block"> 我与秦怡北先生相识源于杨汝德老师,他俩是好朋友。我随杨汝德老师多次到先生家。对我这样一个无任何社会身份的下岗工人来说,能得到秦老先生的热情接侍真是莫大的荣幸。</p> <p class="ql-block"> 与秦老先生接触,除了得以直接欣赏学习到兰花奇石知识外。他针对我的情况,对我说:石头兰花是冷备货,爱好是好事,但是,投资要谨慎,量力而行,不能影响生活。同时,鼓励我,下岗不可怕,打铁需得自身硬,做好自己,人生没有迈不过的坎。他的话很中听,所以兰花石头从始至今我都是作为一种爱好,更多的还是到社会上择业打拼。虽然生活的道路坎坎珂珂,但我努力尽着家庭的责任,省吃俭用交着个人社保。眼看再过二年多就要退休了,料想老了闲下来兰花石头才是最好陪伴。</p> <p class="ql-block"> 石友们知道,秦怡北先生十分关心县乡兰协和石协建设,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出谋划策,积极参加活动。由于上下齐心工作,一直以来,基层兰协和石协都正常发挥职能,得到兰花种植户和石农的信任。</p> <p class="ql-block"> 他每次去怒江,都要到石农家去,随石农一起亲自到沙滩淘石,体验淘石的辛苦,体验苦中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怒江敢顶奇石一条街,是芒宽乡政府沿江打造极其影响力的奇石交易市场,这里奇石馆很多,吸引着全国各地奇石爱好者前来淘石,每天都有很多美石成交。秦老经常来此淘石,石农们都非常喜欢与他沟通交易。</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先生收藏的几方怒江奇石</p> <p class="ql-block"> 这方活灵活灵的金刚鹦鹉,有着金黄色的翎羽,红艳颔首,明亮的眼睛,内爪的嘴壳,胖瘦得体的身躯,看神态,应该是不愁吃喝,休闲惬意的富贵鸟。</p> <p class="ql-block"> 这方美石,石面上一位虔诚的姑娘,只见她双手合十,微微欠身,向佛祈祷。保佑她金榜高中……保佑她职场顺利……保祐她金玉良缘……保祐她人生幸福。如此唯美的感人画面,大自然真乃妙手丹青。</p> <p class="ql-block"> 这方美石,石体如同一扇黑漆漆的木门板,一个金璧辉煌的“门”字在板上闪耀,充满大气,排场档次。正是:金门一开,好运自来。</p> <p class="ql-block"> 这方美石,色彩斑斓,石质浑厚,群山纵横,云雾朦胧,奇山异水,藏龙卧虎之地,山谷隐居之所。观其石,如大千墨韵,波浪起伏,甚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 观秦怡北先生之藏石,正如《中华奇石》杂志主编陈西在《石趣》序言中讲的“今秦怡北先生心遂本愿,将所收藏之怒江奇石集册成书,是亘古以来怒江第一次将自己在亿万年时光中用水和沙揉磨出的精美奇石展示给世人,是保山及怒江流域第一本奇石的专辑,更是石界第一本全面介绍怒江奇石的模本。此绝非一人一己之利益,当属对奔腾几千公里、越省跨国之怒江之根本文化的集合与总结,书中所集奇石皆为怒江流域所出,由此可见此书之及时之稀缺,而书中所刊奇石更是怒江一脉的万古绝有而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这是叶剑英元帅《八十抒怀》里的诗句,表达了对晚年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他在晚年依然心怀壮志的精神。同样的,秦怡北先生热爱家乡,为保山的兰花和奇石事业,退而不休,发挥余热,带领着保山的兰友石友们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打造新产业,开辟新篇章。让更多人了解保山,前来保山,留恋保山。秦老先生的这种奋斗精神,真让人由衷敬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