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守护千年文明的国家记忆库:2025.01.24

九九归一

<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4日,我和夫人一同参观了位于北京东城区祈年大街9号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这座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建筑,承载着跨越明清两朝六百余年的国家记忆。作为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中央政权档案宝库,这里珍藏着1000余万件(册)历史档案,每一页泛黄奏折、每幅绢本舆图,都是解读中华文明的重要密码。</p><p class="ql-block">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前身是1925年成立的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经过多次更名和组织结构调整,1980年4月正式定名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并成为国家档案局直属文化事业单位,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设有多个常设展览,如“兰台翰墨,家国情怀——明清历史档案展”,通过大量文物介绍明清历史;“盛载千秋——明清档案装具陈列”,展示明清两朝皇家档案装具——金匮、龙柜;还有“馆史展”,介绍近百年中国历史档案馆的发展过程。</p><p class="ql-block"> 跨入档案馆青銅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兰台翰墨 家国春秋"常设展。展览以编年体形式铺陈明清五百年风云,从洪武诏书到宣统退位诏,从郑和海图到《赤道南北两总星图》,镇馆之宝道光帝秘密立储匣静卧其间,黑漆木匣内"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的朱谕,凝固着封建王朝最后的立储时刻。与之辉映的"盛载千秋"专题展,30座鎏金蟠龙柜与120口包铜木匮阵列如仪,这些曾存放玉牒、圣训的皇家装具,本身就是工艺史上的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 2025年初的"乾隆元旦开笔特展",64件御笔黄笺首度完整面世。从乾隆元年(1736年)"愿共天下臣民,和乐永康"的祈愿,到嘉庆四年(1799年)太上皇笔迹,帝王的新年心迹在洒金宣纸上流转。这些当年书写后即封存于特制黄匣的"时光胶囊",让今人得以窥见"不必开看"背后的治国焦虑与家国期许。</p> 一、明清历史档案展 康熙帝立皇四子雍正遗诏↑ 道光帝秘密立储井匣↑ 二、乾隆元旦开笔特展 三、馆史展 四、金匮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