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徐州

太阳风

<p class="ql-block">  徐州,小时候是个遥远的存在,小伙伴的爸爸在徐州煤矿,一、二年才能回家一次。他爸回家会带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花生糖、动物造型的饼干都是我们嘴馋的食品;气球泡泡、塑料手枪更是我们手馋的玩具,他爸在家每天象过年一样,今天买鱼,明天吃肉,在他家有玩的有吃的,勾着我们一趟小鬼都不想回家,整天拥着他玩。印象中徐州应该也可能是一个很远、很好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长大后,从书本中更能全面地了解到徐州的过往和今生,距今一万年前,已有古人类繁衍生息。传说尧封彭祖于此,名大彭氏国,称彭城;秦时置彭城县;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始称徐州。清雍正末年升徐州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徐州取得淮海战役全面胜利。1952年11月15日,徐州由山东划归江苏。2017年6月,徐州被确立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定位。是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素有“五省通衢”之称。辖5区2市3县。京杭运河纵贯市境南北,运河之西有故黄河从西北向东南斜贯丰、沛、铜、睢四县区和市区。印象中徐州应该是具有厚重的历史沉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离我们很近,很有故事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近年的徐州在网络上名气更大,身边的人总是在不经意间为徐州和他的美食美味点赞,好像不去徐州,便不能品尝到人间至味一般。徐州好象是一些网红美味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蛇年除夕夜,一家人团聚,弟媳和大嫂笑谈之间说起了徐州。便有了我们一家子为徐州而奔赴的旅行。年初二,大早7:30启程,弟媳在车上宣布此行五大目标任务是爬云龙山,赏云龙湖,品地锅鸡,吃把子肉,尝啥?汤。我们一致通过,并表达不折不扣完成任务的决心!大嫂虽然晕车,也坚定地说目标必须的,全部的实现才能回家。年初二的高速基本敞通,虽比预期迟到一小时,下午1:30左右到达预订的酒店办好入住。四人便悠哉悠哉地上街打食,弟媳说先把地锅鸡和把子肉干掉,便同路人打听周边饭店和小吃,路人倒也热情手一指向西到1918广场什么都有得吃。四人象打了鸡血奔着导航定位一路杀将过去,嘿!别说,人很多,吃的,也很多,什么羊肉汤、牛肉面,什么保健粥,功夫茶,满眼满街的糖葫芦串五颜六色,芝麻糖、大油果子令人垂涎,就是找不到地锅鸡、把子肉,一问地锅鸡要到饭店去吃,把子肉是快餐食品,要去快餐店。这二样在一个店吃不到,便在三楼一处饭店坐下一问地锅鸡售完,四人这时又累又饿,看这饭店客人点的鱼吃得好象很过瘾,不想再跑再找了,便点了条鱼和几个小菜,鱼是好吃,就是太麻,太辣,四人吃得满头大汗。</p><p class="ql-block">‍ 吃了个麻辣鱼,辣得大汗淋漓,麻得上嘴唇找不到下嘴唇,下午就逛到了云龙湖,天气真好,暖暖的没有风,天空蓝蓝的没云彩,湖面上的游艇静静地飘在清澈的湖水上,小艇很多,岸边排队等游艇的也很多,秩序井然和谐,在城市中央有这么一汪清澈明亮的湖水滋润着这是多么快乐惬意阿!对面山头上的观景台上人头攒动,意识中它应该是云龙山顶峰,过了马路就是上了山坡,爬山的人很多,有老有少,有单个游客,也有一家人,一家子。坡道不陡,沿着山间指引,逐级而上看到顶坡上刻着四节山海拔99.2米,不经意竟然离地近百米了,我们一鼓作气又上了一个陡坡,这时觉得气不够用了,腿也拖不动,回头看看弟媳和大嫂已坐在石坡上休息了,也坐下来吹吹山风,满坡的松柏苍翠繁茂,松香阵阵沁人心脾,爽!好爽!乘势而上三节山海拔136.6米石刻己在脚下,冲顶云龙山顶峰142米,山顶的观景台二层,人俱多,风也大,上得山顶的,棉衣外套都差不多脱了或敞了,更有甚者穿着短袖在拍照留念,一览无余的云龙湖在夕阳的余晖中波光粼粼,小舟点点散布在湖面,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在烟波之中,此时的湖更象一个水碗,抑或一块碧玉,温润着每个心系徐州的人。</p><p class="ql-block">‍ 这湖也游了,山也爬了,下山要寻食的当然是地锅鸡和把子肉,晚餐的按排就在大张烙馍村,一路走来一处灯红灿灿,游人如织,一排小吃摊整齐排列,烟火气十足,各种烤,各种烧,辣的、甜的,酸的,南北口味应有尽有,那食客如云,手上拿的,嘴上啃的,吸的,吮的,有大快朵颐的,有细吃慢品的,一个个笑脸如花,原来我们已到了户部山美食夜市。我们逛着转着找着吃着,弟媳眼尖看到一家幌子上大书的“把子肉”大叫把子肉,四人在人缝中挤到摊前,看着那把子肉的幌子在夜风中静静拂着,仿佛在挠着我们的心尖尖,痒舒舒的。“老板来个把子肉”!弟迫不及待,老远就甩过来一句高邮普通话。老板定眼看着我们四个,爽声应和着:十五元一块,要几块?一边就掀开了蒸锅上了笼盖,热汽茵茵中,但见满锅大刀片的猪肉,在骨嘟骨嘟冒着泡泡的红汤汁中反射着油亮油亮的光,老板用筷夹了一块约10公分长,6-7公分宽的肉片,点点滴滴的卤汁便一条线淋到案板上,五花肉片肥瘦相间,并不特别厚,也不是特别的薄,在筷子上Q弹弹冒着丝丝的热气。“先来一块,切四份尝尝”。抑制住少许的欲望,吩咐了老板,一人一根竹签,戳一块肉直接入口,顿时满口满嘴的卤汁和着瘦肉的筋道肥肉的油脂在齿舌间流淌着一种淡淡的遥远的脂香。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家乡梅菜扣肉、东坡肉、红烧肉的映象来,不由得互相看了看由衷的笑了。</p><p class="ql-block">‍ 穿过人流的夜市直奔网红美食打卡圣地——大张烙馍村吃地锅鸡。这里早已人从众阿,门厅、楼梯上坐满了等餐的人,连门外都有站着、蹲着、倚着缩头缩脑的在寒风中等餐的粉丝。楼上、楼下的餐桌全部客满,一看这阵势,弟几步穿过拥挤的人群到吧台排队拿号,到手已是55桌,排前面等的还有26桌,到我们预计可能要等2小时左右。我们在等与不等之间纠结,最后还是决定:等!如果一切都如预期,可能在9点右左吃到晚饭,我们索兴到附近的夜市去逛逛,消磨消磨时间,夜市同户部山夜市一样的人挤人,文创旅游的小商品琳琅满目,小吃零食满街都是,当地人、外地人都是笑靥如花逛吃逛买,随着人流的漩涡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一个多小时,看到大张烙馍村门口人还是堆着,弟进去一问,大堂经理说到你们可能地锅鸡没有了。咱们就是冲着地锅鸡来的,没了地锅鸡,于是放弃等待,一听我们放弃等待,旁边的一个小女生说:叔!把你55号单子给我吧。她张开手中的桌单我一看是76号。我们转到刚才逛街看到的隔壁“胡一铲炒公鸡”店,他家门脸干净,客也不少,主要的有桌坐。坐下来就可吃到他家的主打菜炒公鸡,点了炒公鸡和几个小菜,喝杯水的功夫,炒公鸡就登场上桌了,双耳小铁锅盛得满满的,红色辣茭、青色的花茭、黄色的鸡块和土豆片,卡式炉上小火热着,香气扑鼻,用小铲子起了起锅,夹块鸡肉,又辣又麻的滋味一刹间让舌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四人八目盯着这热气蒸腾的小锅,惊呼辣!麻!旁边的一桌看到我们这样直笑,问我们是哪人?答是扬州的。怪不得,你们肯定吃不来这个,我是南京的,你看我们也基本动不了这炒公鸡,你看我们汗,衣服都湿了,外套也脱了。邻桌的先生说。我们看到他夫妻和二孩子,已脱到衬衣了,满头满脸都是汗,邻桌先生说,倒杯水把鸡块洗洗再吃,好象好一点。环顾四周,客食们都是满面通红,满头大汗。我们笑了笑,既然来吃这一口,就按这一口的吃法吃,辣自辣,麻自麻,我自吃鸡流大汗。这顿饭真是吃得口非我口,舌非我舌,唇非我唇。最后忍不住同大堂的小姐姐说:建议你们在菜单标注一下,辣、微辣、不辣。哪知小姐姐听了笑口一开说:不辣那还是炒公鸡吗?我等无语以待,笑着收拾离场。</p><p class="ql-block">‍ 回到酒店,盘点一天已达成的目标,只剩啥汤和地锅鸡,于是目标精准分解到:明天早餐,马市街喝啥汤;中午,丰储街地锅鸡,下午开拔,打道回府。</p><p class="ql-block">‍ 一阵敲门声,打断了一段好梦,天已大亮,弟敲门叫我们去马市街了,一路小跑老远就看见前面己排成长龙一样的队,队伍上方的招牌上黄底红字明晃晃的写着“马市街?汤”。?号处的字,在字库中无法找到,食旁加个它,读啥。不知这字何人所造,让后世的人无法动笔写出它来。据说这汤有“天下第一羹”的美誉,为天下第一厨钱铿创制,献给尧帝,并得帝封赏于彭城,世人称其为彭祖,寿800岁。这样一个长寿的厨子创制的献礼菜肴,谁不想尝上一口阿,大清早寒风中排这么长的队,那是值得等待的。有了昨晚上排队的经验,边排队边同维持秩序的保安大叔聊天,大叔便指点说到二楼去点套餐不用排队。上了二楼满屋的人,只是坐着吃的多,站着排队的比一楼要少很多。我们分工明确,寻找餐桌,排队取餐分头行动,并同送餐的服务员套近乎,只要我们有桌,会很快给我们送餐的。8点多四碗冒着热气的啥汤、八股大油条、烧麦、汤包、油饼就送到桌上了,心心念念的都来了,服务员说你们的全齐啦可以吃了。我忙说:不要动筷子,先忍一下,让我拍个照片,再吃。和我们拼桌的是盐城的一对夫妻开心地说:昨天来沒排上,今天又起了个早,终于吃到了。近十点从二楼下来,人还是那么多,一楼大厅人挤得水泄不通,外面已下起了小雨,排队的人还是不见少,撑着伞,缩着脖子悠闲的排着,还有人不断地在队伍后面接着龙。这情景若彭祖有知,也会惊叹食神还在人间!</p><p class="ql-block">‍ 小雨在飘,我们四人在雨中寻着小巷穿行着,丰储街的地锅鸡在召唤着我们的味蕾,不奢望人不多,也不怕等,心里只想着一定要有这一口子,让我们了却一下心愿。皇天不负,1点半钟熟悉的双耳小铁锅又被端上餐桌了,只是这次没有红的、绿的佐料,只有红烧鸡块和铁锅内圈一块一块的油亮油亮金黄的酵面饼,夹了块饼,醮着鸡汁,脆香咸甜;鸡肉也很嫩,不材不老,吃了一点不费劲。这菜咸咸的,甜甜的和家乡的味道差不多,觉得巴实。只是名字为啥叫地锅鸡呢?望着这茵茵升腾热气的双耳锅,我陷入了沉思…….</p> <p class="ql-block">云龙湖畔</p> <p class="ql-block">文庙</p> <p class="ql-block">三节山</p> <p class="ql-block">四节山</p> <p class="ql-block">云龙山</p> <p class="ql-block">云龙山</p> <p class="ql-block">啥汤——天下第一</p> <p class="ql-block">排队</p> <p class="ql-block">配餐</p> <p class="ql-block">开吃</p> <p class="ql-block">心心念念的啥汤</p> <p class="ql-block">八股油条、煎包</p> <p class="ql-block">地锅鸡</p> <p class="ql-block">啥汤简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