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与站台

毕亚平

<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光阴,在丹东火车站前凝结成两张照片。</p><p class="ql-block"> 一张泛黄的黑白老照片里,三个年轻人站在1904年建成的日式站房前,绿顶黄墙,木质窗棂,站台顶棚的铸铁支架在阳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那时的我们,意气风发,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脚下。</p> <p class="ql-block">  另一张是2024春天的新照,三位年过花甲的老者立于2009年重建的现代化站房前,墙壁和玻璃折射着春日暖阳。</p> <p class="ql-block">  站台上方的电子屏滚动着"北京—平壤"的列车信息。</p> <p class="ql-block">  站台仍在原处,却已不是当年的站台。</p><p class="ql-block"> 老站房在2009年拆除重建,连同那些木质的候车长椅、斑驳的站名牌、老旧的检票闸门,都化作历史的尘埃。</p> <p class="ql-block">  新建的站房明亮宽敞,却再也寻不见当年那份沧桑韵味。记得老站房的月台上,总有三五成群的旅客,或站或坐,等待那列开往未知远方的绿皮火车。如今的高铁站台,旅客行色匆匆,低头刷着手机,仿佛连等待都成了一种奢侈。</p> <p class="ql-block">  拍过那张老照几年后我离开这座城市,到远方去寻找未来。四十年后,走过人生大半旅程归来,皱纹已爬上眼角,青丝染上霜白。<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和两位好友站在新站房前,努力寻找着当年的站位。</span>站台上的风依旧吹拂,却再也吹不散岁月沉淀的痕迹。我们谈起往事,笑声中夹杂着些许唏嘘。当年的梦想,有的实现,有的破灭,有的早已随风飘散。</p> <p class="ql-block">  人生就像一趟列车,每一站都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上车下车。我们在青春的站台短暂停留,而后各自奔赴不同的方向。那些曾经一起度过的日子,欢声笑语,打闹嬉戏,都成为了记忆中最珍贵的宝藏。如今,我们虽已不再年轻,但那份情谊却如陈酿的美酒,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香醇。</p> <p class="ql-block">  离别的时刻到了,我们相视而笑,约定再见。转身的瞬间,我仿佛看见三个年轻人的身影,在老站台的暮色中渐行渐远。站台上的风依旧在吹,吹散了往事,吹老了容颜,却吹不散那份永恒的青春记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8日(正月十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