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洛阳、开封之旅

柴志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1月30日(正月初二)13:35乘G422次高铁,18:34到达曲阜东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宿住《子日漫居酒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夜 逛曲阜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用晚餐(曲阜小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月31日参观孔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 孔庙‌,又称文庙,是历代王朝纪念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是儒家文化的象征和传承之地。孔庙不仅是朝圣之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即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由鲁哀公在孔子生前的故宅基础上改建而成。历经多个朝代的扩建和修缮,孔庙逐渐成为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建筑群。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形成了现代的规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坐北朝南,整体布局严谨有序,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共有九进院落。孔庙的纵长达到630米,横宽140米,规模宏大。主要建筑包括棂星门、圣时门、奎文阁、杏坛和大成殿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孔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鼓楼大街18号,是孔子嫡长孙居住的府第。孔府始建于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并在明清时期经历了多次重修与扩建,形成了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建筑群。孔府不仅是一个宅邸,更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象征,前为官衙,后为内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典型的衙宅合一的建筑‌。孔府内有许多值得一看的景点,如大门上的狻猊铺首、二门的“圣人之门”匾额以及重光门的“恩赐重光”匾额等,都展示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孔子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孔子博物馆,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孔子大道100号,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各类陈列面积共1.7万平方米。是社会科学类名人专题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8年11月26日,耗时5年建成的孔子博物馆新馆在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开馆试运行。主要陈列有序厅和五个部分构成,序厅通过多媒体投影对孔子进行了概括性介绍,五个部分内容分别为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与中华文明、孔子与世界文明。下行展厅为诗礼传家基本陈列展,分余荫百世、孔府档案和阙里遗风三个单元。孔子博物馆藏品主要源自历史上孔府积累的旧藏,拥有各类馆藏文物70万件、30万件孔府私家文书档案、宋代以来4万多册善本古书、8000多件明清衣冠服饰以及大量的与祭祀孔子有关的礼乐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游览《尼山圣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尼山圣地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圣像路9号,占地8平方千米,是一个完整的儒文化主题体验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尼山圣境建于尼山之上,尼山山体呈北东—南西向的椭圆形布局,主峰海拔344.6米,位于23个山峰中间。属于低山丘陵地带,隶属于蒙山北西部余脉的边缘部,山的特质表现为石质山岭,且有明显裸露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尼山圣境一期是当前景区的核心,初步的定位是“孔子的世界,世界的孔子”。主要景点有孔子像、孔庙建筑群、大学堂等。</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孔子的铜像高达72米,重约1136.7吨,是纯铜材质。耗时3年建成。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孔子铜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孔子铜像下面有九组台阶叫天命大道。共260个级,像征子儒学思想传承两千六百多年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是山东省属正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成立于2019年1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世界儒学中心坚持学术为本、民主管理、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理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打造世界儒学人才集聚和培养高地、儒学研究高地、儒学普及推广高地、儒学国际交流传播高地,推动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月1日7:41在曲阜东站乘G1839次高铁,上午10:45到达洛阳龙门站。出站后,在龙门站租辆7人座别克车,开车去龙门石窟、白马寺游览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游览龙门石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东南部的龙门山上,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它以其丰富多样的佛教造像和精美绝伦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该石窟群由东西两个部分组成,东西两部分分别为东岳庙和西岳庙,共计有234个洞窟,窟内雕刻了数以千计的佛像和浮雕。其中最著名的是东岳庙第五窟,也被称为“禅宗第一洞”,内部有着众多精美的浮雕和佛像,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的巅峰之作。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像丰富多样,包括站立、坐立、卧佛等形态,造型栩栩如生,根据佛教经典中的描述,佛像表现了佛陀的智慧、慈悲和威严。除佛像外,石窟内还有丰富的浮雕和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和传说,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龙门石窟的艺术风格独特多样,融合了中原地区和西域文化的特点。在佛教造像中,既有刚健豪迈的北魏风格,又有柔和细腻的唐代风格。浮雕和壁画则展现了浓厚的民族风情和西域文化的影响。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宗教和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除了艺术价值,龙门石窟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石窟中的壁画和浮雕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服饰、建筑等方面的细节,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此外,石窟内还保存了大量的佛经和文物,对于研究佛教文化和宗教信仰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龙门石窟作为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马寺是中国佛教传入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它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由汉明帝刘庄下令修建,以供养来自西域的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及他们带来的佛经和佛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马寺的建立与“永平求法”紧密相关。相传汉明帝夜梦金人,遂派遣使者前往西域求取佛法。使者们在大月氏国遇到了摄摩腾和竺法兰,邀请他们来中国弘法。二位高僧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应邀来到洛阳,汉明帝亲自接待并安排他们在鸿胪寺暂住。次年,汉明帝敕令修建寺院,取名“白马寺”,以纪念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的功绩。白马寺在佛教传播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即中国佛教的发源地。许多佛教宗派如禅宗、律宗等都与白马寺有着深厚的渊源。白马寺也是国内外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每年吸引大量信徒前来参拜、诵经、禅修等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马寺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印、缅、泰等国的建筑风格。主要建筑包括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和毗卢阁等。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佛教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艺术创造力。</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晚上宿住“中和大酒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参观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是洛阳著名的六驾马车遗址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洛阳市西工区中州中路226号东周王城广场,以东周时期的大型车马坑为特色,核心展品是“天子驾六”车马坑。这一考古发现是21世纪的重要发现之一,车马坑规模宏大,车子类型多样,摆放整齐,气势非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驾六”遗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天子驾六‌是指六匹骏马驾一车的古代礼仪制度。根据古文献记载,东周时期的礼仪制度规定:天子出行应使用六匹马拉的车,称为“天子驾六”。这一制度在洛阳的考古发现中得到了实物验证,进一步证实了古代文献中的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国花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国花园位于洛南隋唐古城遗址上,东起洛阳桥,西至牡丹桥,南临洛宜路,北至洛浦公园南堤。总规划设计面积1548亩,东西长2500米,是国内最大牡丹专类观赏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餐吃“羊肉火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丽景门是洛阳的文化地标之一,始建于金兴定元年(1217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西关。‌它是金明洛阳城的西门,历史上多次被毁坏并重建,现存的建筑是2002年洛阳政府在原址上重建的。丽景门景区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等部分组成,展现出古都洛阳的风貌,被誉为“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丽景门不仅是洛阳古城的象征,还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见证了洛阳古城的历史变迁,成为研究洛阳古城历史和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重要参考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应天门夜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俗称五凤楼。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应天门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朝大典的场所,唐高宗曾在此诏释百济国王扶余义慈、武则天曾在此登基称帝,功能类似北京午门。亦是接见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万国来朝之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及其间的廊庑为一体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东西长达137米,两侧阙高36.4米,有今天十三层楼高。门有两重观,上题“紫微观”;建有崇楼五座,似五只凤凰,故称“五凤楼”;城楼下开有三个门道,中为御道,左入右出;门前置有象征皇家威仪的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应天门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其建制对北宋汴梁宣德门、元大都崇天门、明清故宫的午门影响深远,名称更被日本京都·应天门取用,被誉为“隋唐第一门”,有“天下第一门”之称,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月3日9:00驱车去老君山游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君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是伏牛山脉的主峰,海拔2217米。老君山古号景室山,因东周道家始祖老子归隐修炼于此而得名。老子,即李耳,是道教的览。开创者之一,被尊为“道德天尊”。老君山不仅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说。传说老子曾在此山炼丹传道,因此老君山被誉为“道源”和“祖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君山形成于十九亿年前的大陆造山运动,造就了其千姿百态的景观。景区内主要分为老君山主景区、追梦谷景区和寨沟景区。主要景点包括中天门、金顶、老君庙、南天门、玉皇顶和马鬃岭等。老君山的自然景观以“滑脱峰林”地貌和壮观的石林景区著称,山中树木茂盛,瀑布众多,雨后的云海和日出更是美不胜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君山镇山之宝——铜铸如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月4日上午8:30驱车去开封,途经“少林服务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午11:00到达开封,在百年老店“嘉宴店”用中餐,吃灌汤小笼包子、鲤鱼焙面。下午游览“清明上河园”景区,夜宿开封“乐庭酒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开封灌汤小笼包子,是河南省开封市的一道传统特色小吃,属于豫菜系,该菜品历史悠久,风味独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开封灌汤小笼包子源于北宋东京七十二家正店之一王楼的名吃山洞梅花包子,传至南宋又称灌浆馒头。民国初年,著名厨师黄继善师从原大中华厨师周孝德学习包子制作技艺,潜心研究改进,将原来三分之一的发面加三分之二的死面,改为只用死面,使包子皮更薄;将大笼蒸制改为小笼蒸制,每笼15个,就笼上桌,小笼灌汤包因此得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鲤鱼焙面是“糖醋软溜鱼焙面”的简称,该菜品是开封市的一道传统特色名菜,也是“豫菜十大名菜之一”。糖醋软溜鱼焙面是由糖醋熘鱼和焙面两道名菜配制而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如梦录》记载:当时制作“龙须面”,只是简单用水煮熟,后来才改用焙制的方法,故称为“焙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00年,清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为逃避八国联军之难,曾在开封停留。开封府衙着长垣名厨备膳,贡奉“糖醋熘鱼”,光绪和慈禧太后食后,连声称赞。光绪称之“古都一佳肴”;慈禧高兴地说:“膳后忘返“。随身太监手书一联:“熘鱼出何处,中原古汴梁“,赐给开封府以示表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0年前后,长垣名师最早将用油炸过的“龙须面“,盖在做好的“糖醋熘鱼“上面,创作了“糖醋熘鱼带焙面”名菜,深为顾客欢迎。将二者合而为一,既可食鱼,又可以面蘸汁,故别有风味。其后,该菜逐渐传开。后来,拉面传开封,人们又用不零不乱、细如发丝的拉面油炸后和熘鱼搭配起来,使其更为锦上添花。“糖醋熘鱼“味道之鲜美,妙在一道菜肴,两种食趣。有“先食龙肉,后食龙须”之美誉,成为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佳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游览清明上河园 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明上河园景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西路,为依照《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1:1的比例复原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明上河园设有驿栈、民俗风情、宋文化展示等功能区,并设有校场、虹桥、民俗、宋都四个文化广场,还有虹桥、迎宾门、铜雕清明上河图、拂云阁等主要观赏景点,已成为中原大黄河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明上河园的建成,再现了《清明上河图》中的大宋盛景,实现了从“名画”到“名园”的华丽蜕变,是宋文化的传承创新。作为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宋古建筑群,开封市清明上河园景区于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月5日上午9:00参观开封府,10:40参观结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午11:00离开开封市上高速,经10小时行驶(路上堵车)到达南京,夜宿“阿里酒店”,第二天(6日)上午8:46乘G7611次高铁,11:05回到宁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开封府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包公东湖北岸,占地面积60多亩,是北宋管理国都及京畿地区的重要机构,被誉为“天下首府”,是一处宋文化主题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开封府又称南衙,初建于五代时期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由于战火毁损和黄河水淹,昔日的开封府早已无存。现在的开封府是以宋代开封府衙为原型修建的文化游览区,于2003年8月14日正式开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开封府有府衙文化区、包拯文化区、道教文化区等9个功能区,同时举办《开衙迎宾》、《铡美案》等实景表演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