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习录》第十五

听雨

<p class="ql-block"> 美好的一天从学习阳明心学开始,清晨读原文,听博仁老师导读。今天学习《传习录》十五【陆澄录】,感觉先生说的“越到艰难处,越是修心时”,就是出自这段吧。</p><p class="ql-block"> 陆澄在追随先生暂住鸿胪寺时,忽然收到家信说儿子病危,陆澄极度烦闷忧虑不堪承受。</p><p class="ql-block"> 阳明先生这时告诉陆澄,这个时候正适宜用功,如果在如此忧患烦闷的时刻放过自己,不去在心上用功去除私欲,平时没事的时候讲学又有什么用处呢?人正是要在此等时去磨炼自己啊。父亲疼爱孩子自然是至情至爱,但是天理也自有个中和处,过了就是私欲了,就不是心之本体了,必须调停适中才行。</p><p class="ql-block"> 先生引用《大学》中“修身在正其心,身有所愤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孝经》中的“毁不灭性”,举例告诉我们,“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忧患发生了,你没有节制到和的状态,平时未发的时候也是做不到中啊。</p><p class="ql-block"> 对照着原文,听着博仁老师的导读,感受着阳明先生苦口婆心的教诲,似乎面前就是阳明先生在因势利导的教导学生,在看到学生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时,教导学生如何历事炼心去突破卡点,回归如如不动的心之本体。也正在提醒五百年后的我们,遇事一定要冷静,先把心摆正,再去应对发生事件。感恩阳明先生的谆谆教诲,感恩博仁老师的精准解读,感恩家人们一起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读家书后感悟:</p><p class="ql-block"> 今天有幸拜读了海燕老师的家书《学习 成长 改变》,海燕老师分享了她从诚意班到致知班以来的成长和蜕变,学会了內观,学会了如何与孩子和谐相处。尤其是到了致知班以后传家书环节,正是清晨给孩子做饭照顾孩子的时间,少许动摇就坚定了信心。而海燕老师的转念,让我内心澎湃并产生共鸣,忍不住把海燕老师的原话一句句打出来:“传家书是多么的庄严而神圣,小组20个人同时守候在手机旁,等候这个使命的召唤,那是20颗心的链接,需我们组所有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一条路,一群人,一颗心,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成长加油,为自己的学习努力,为自己的出彩欢呼!合理的学习要求是训练,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一刻安静下来,学会与内心对话,去体悟圣贤之心!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身时,越是成长点!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步步都算数,每一次的蜕变和成长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有意义和价值。”</p><p class="ql-block"> 我再次强烈感受到我们小组20人一条心,一起走,一定行!</p><p class="ql-block">听点评感悟:</p><p class="ql-block"> 今天听海莉老师点评责善,海莉老师的声音铿锵有力,感受到了浩然正气的力量,海莉老师在解读昨天的原文时也说人之所以心中有鬼,就是被邪气所噬,缺乏浩然正气,因此平时注意集义养气,积德累善,修身正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感恩海莉老师点评责善的贡献,顿感内心充满浩然正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