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这里是萨迦北寺萨木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萨迦北寺萨木林的小白猫很调皮</p> <p class="ql-block">萨迦北寺——平措颇章,圆满宫是两大颇章之一,亦为历代法王的居住处,从前有灌顶殿、禅房、护法殿等珍贵三所依,现在除了一两间禅房外,其余成为当地居民居住地。</p> <p class="ql-block">感恩中正讲堂月行一善有缘功德主,为萨迦祖寺,捐赠天女供灯,功德无量,福德增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萨迦北寺古老壁画艺术</p> <p class="ql-block">我到日喀则萨迦北寺,也看到护法殿塑造功德主供养人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萨迦北寺的灰白山土</p> <p class="ql-block">萨迦寺分为南北两寺。北寺是光明昆氏家族,传承吐蕃文明的七个天人之一,昆鲁王松瓦的后代(从光明昆氏、无垢昆氏、传至萨迦昆氏家族)昆-贡却杰布所建。作为萨迦巴的创始人,至尊昆-贡却杰布,当时买下本波山东侧大黑天眷属聚集地与西侧巴姆夜间聚会地巴卓之间的地方,经由申请地方总管觉悟东那巴同意,降雄古拉瓦等各块土地主人供养,因缘聚合,萨迦寺于藏历第一轮的水牛年初日(1073年)开始兴建。为了寺院长久稳定,尊者赐予上述功德主白母马与珠宝项链等众多珍宝美饰。</p> <p class="ql-block">萨迦北寺,Sakya Monastery,位于日喀则萨迦县奔波山,海拔4400米,是萨迦派最早的祖寺。萨的意思为土,迦的意思为灰白色,萨迦就是灰白土。公元1073年,吐蕃贵族昆氏家族后裔-昆·贡却杰布发现了本波山南侧的山坡上呈现瑞相,便兴建寺庙萨迦阔布,也是萨迦北寺的雏形,之后形成了萨迦派。萨迦派用红(文殊)、白(观世音)和青蓝(金刚手)涂抹寺庙外墙,所以也称花教。整个元朝期间,萨迦寺是西藏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在汉藏历史、佛教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萨迦寺的建筑、佛像、壁画、文献等都是重要文物,被誉为第二敦煌。萨迦派的僧人可以娶妻生子,主要修行是卓弥大师教授的道果法。</p> <p class="ql-block">公元1247年,萨班·贡噶坚赞率侄子八思巴和恰纳多吉(金刚手菩萨的意思),在凉州与蒙古大汗窝阔台之子负责西藏事务的阔端会萨迦北寺,Sakya Monastery,位于日喀则萨迦县奔波山,海拔4400米,是萨迦派最早的祖寺。萨的意思为土,迦的意思为灰白色,萨迦就是灰白土。公元1073年,吐蕃贵族昆氏家族后裔-昆·贡却杰布发现了本波山南侧的山坡上呈现瑞相,便兴建寺庙萨迦阔布,也是萨迦北寺的雏形,之后形成了萨迦派。萨迦派用红(文殊)、白(观世音)和青蓝(金刚手)涂抹寺庙外墙,所以也称花教。整个元朝期间,萨迦寺是西藏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在汉藏历史、佛教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萨迦寺的建筑、佛像、壁画、文献等都是重要文物,被誉为第二敦煌。萨迦派的僧人可以娶妻生子,主要修行是卓弥大师教授的道果法。面,会面后萨班致信西藏的各教派领主说服了他们接受蒙古的统治,至此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历史将这次的会见称为凉州会盟。会面后萨班致信西藏的各教派领主说服了他们接受蒙古的统治,至此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历史将这次的会见称为凉州会盟。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册封八思巴为国师、帝师,设立宣政院由八思巴统领天下释教(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并协助管理西藏事务。八思巴在西藏清查户口,制定法律,建立十三万户制度,设立了层级行政机关。至此结束了西藏400年的内乱,实现和平安定,西藏进入了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的新时期。八思巴还创制了八思巴字即蒙古新文,推动了蒙古文化的发展。萨迦派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重要著作,如萨班《萨迦格言》、八思巴《彰所知论》等。萨迦北寺最主要的建筑,乌孜大殿建于贡嘎宁布时期。之后,历代萨迦派领袖都在周围山坡上进行扩建。</p> <p class="ql-block">至八思巴时期,萨迦北寺号称共有宫殿建筑108座。八思巴任国师、帝师,并实际统领西藏事务后,萨迦北寺还是西藏政府的行政机关所在地。萨迦北寺共有三大拉章(主殿),其中细脱拉章是八思巴管理卫藏13万户时的官邸相当于政府所在地,是一个长方形的四层高四合院。另外两个是仁钦岗拉章和都却拉章也建于八思巴时期,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公元14世纪以后,萨迦派的中心逐渐转移到南寺,北寺不再进行扩建。解放前,整个北寺已经颇为破败冷清。到了明朝中期,萨迦派四大拉章(四个主殿也相当于萨迦家族的主要四支)中的3个已经绝嗣,唯一有子嗣的都却拉章由阿旺贡噶仁钦、白玛顿堆久两兄弟传承,由于两人都有承袭萨迦法王想法,都却拉章分裂为彭措颇章(圆满宫)和卓玛颇章(度母宫),从此萨迦法王分别由这两房的长子轮流担任,该传承一直延续至今。从1950年拍摄的照片看,当时萨迦北寺已有很多的建筑坍塌。到了1960年,北寺遭受大规模人为破坏,全部建筑基本仅存残垣断壁。1980年,萨迦寺曾组织僧人对乌孜大殿废墟进行挖掘,共清理出大型佛像4尊、灵塔11座、木雕护法神像等,现分别存放于南寺的普巴拉康、却惹拉康、灵塔殿、拉康拉章,其中供奉在却惹拉康的度母像高1.2米,面容姣好,体型修长,腰胯扭呈S形,还出土了大批经书残页,现收藏于南寺的普巴拉康。</p> <p class="ql-block">萨迦北寺,萨迦一祖:萨钦贡噶宁波大师<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萨迦北山之北,</span>萨钦贡噶宁波大师灵塔维修气候,出土的文物擦擦持剑文殊。</p> <p class="ql-block">正在维修的萨迦北寺法王殿。</p> <p class="ql-block">从此,萨迦历代法王祖师们在此弘扬圣教,大兴佛事。他们次第兴建了四大拉章等一百零八座殿堂,极大地拓展了寺院的建筑规模,特别是培养了众多的僧尼等佛教人才,成为众生的福德所依。依此圣地,萨迦一祖至尊贡嘎宁波始创了以密乘为主,显密双修的萨迦不共教法。继一祖后,二祖索南慈牟与三祖扎巴坚赞继续弘扬萨迦教法。</p> <p class="ql-block">萨迦北寺萨木林的元代擦擦艺术博物馆,收藏了西藏现存最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擦擦造像。</p> <p class="ql-block">萨迦北寺建筑群,是萨迦地区历史上最古老的寺庙建筑,如今萨迦北寺历代法王寝宫已经从废墟中逐渐修复。</p> <p class="ql-block">此处是萨迦北寺的萨迦法王修行殿。</p> <p class="ql-block">都切拉康二楼曾经是萨迦五祖寝宫和闭关中心,如今佛像空空如也。</p> <p class="ql-block">我在萨迦北寺,寻得象鼻天泥塑造像,十分罕见。经过西藏考察,发现象鼻天财神造像实物案例稀少,且有此法传承者几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象鼻财神,梵语称“毗那夜迦”意译为“欢喜自在”,全名为“大圣欢喜自在天”,又名“欢喜自在天”、“大圣欢喜天”。因其形象为象头人身而又被称为“象鼻天”、“象鼻财神”。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传说象鼻天是湿婆大神的儿子。有“障碍他人事业”或“能排除一切障碍”的意思,他另外一个名字叫“毗那夜迦”。他也是一位智慧善神,在印度文学中被推举为保护智慧的神祇,所以在印度文学作品的最前面,常常会有向欢喜天致敬的颂文,以求他能除去一切障碍。后因婆罗门祭祀多先供此尊以贿勿施障碍,现在已经逐渐转为保佑平安、财富之尊的“象鼻财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说象鼻天主要赐世间财富,而毗沙门则赐出家者资具安乐,财神与财神也是各有不同的。 “象鼻天”的形象一般为象头人身,身色主要有红色,白色、黄色,有单身像与双身像两种。单身形之中,有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二臂等不同,分别象征真俗二谛、四圣谛、六度、十二因缘法等。不同的形象传承教派亦有所不同。例如红十二臂象鼻天是萨迦派重要修持的“十三金法”中的大三红之一;红四臂象鼻天是华钦·噶译师传承下来的一种修法;白色四臂象鼻财神是阿底峡尊者特别护法等。</p> <p class="ql-block">萨迦黑文殊菩萨造像古老壁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萨迦南寺</b></p> <p class="ql-block">萨迦南寺大殿四柱之一的虎王柱,据说是西藏虎王用爪子托到萨迦的柱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牦牛王送给萨迦寺的柱子。</p> <p class="ql-block">这是阿底峡尊者本尊度母像,就是这尊度母对阿底峡尊者劝说他从印度来到雪域高原传播佛法。</p> <p class="ql-block">元朝时期,四祖萨迦班智达与五祖法王八思巴贡献尤为卓越,为利益一切有情众生,他们统一了分裂400年的西藏,担当了西藏十三区的领袖。八思巴开创了政教合一的制度,其伟大的发心与卓著的功勋将永远载入史册,美名昭若日月。</p> <p class="ql-block">萨迦寺是西藏十明学的发源地,更是第一位班智达的产生地,这里圣迹无数,响誉世界,如高耸的经幡飘展法界。此圣地曾为极重要的密宗道场,萨迦的僧俗信众皆修持以喜金刚本尊与普巴金刚本尊为主的诸多法门,寺院与民居外墙均绘有三种色彩:青蓝色,白色,红色,分别代表了本尊的三个面目,因此俗称花教。自文殊化身萨迦班智达以来,萨迦寺持有清净、不曾断绝的堪布传承,以戒律严谨而著称,亦有“雪域金刚座”之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