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瑞安堡之行

祁加兴

<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十日,应朋友之邀,乘车到民勤县城赴宴。回程途中,特意参观了民勤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瑞安堡。 </p><p class="ql-block"> 瑞安堡,俗称“王团堡子”,当地老百姓又称“小皇城”,位于民勤县城南3.5公里处的三雷乡三陶村,始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竣工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是甘肃省现存保护最完整、最有特色的地主庄园。</p> <p class="ql-block">  瑞安堡坐北向南,南北长90米,东西宽56.5米,占地面积5085平方米,建筑面积2394平方米。南墙正中的弓形堡门是庄园的唯一入口,内设两道大门,三道大门迭次形成,各具特色,均在瑞安堡的中轴线上。门洞的正上方还设置了闸孔,这是第一道防线,以备外敌进攻时投石或泼水防火之用;堡墙夹层内设置了暗道、暗室,墙上隐有射击孔。</p><p class="ql-block"> 院内有大小院落8个,主要有前院、中院、后院和“月”字形院子4部分。有高脊瓦房140余间,暗道机关无数,平面布局为“—品当朝”,形状呈“凤凰单展翅”。前院是“一品当朝”的“—”字;中院是“品”字的上“口”;后院又分东西两院,形成了“品”字的两个下“口”;中院与后院一起构成了一个“品”字;“月”字形院子在中院和后院的西侧。</p><p class="ql-block"> 堡墙高10米,上有文楼、武楼、门楼、望月庭、逍遥宫、瞭望台、角楼七座亭台楼阁,堡墙上面还专门设置了绕墙一周、以外侧护墙和内侧女儿墙为双道的防御性迈道,专做作战防御时枪支弹药的运输通道,宽可跑车。外侧护墙每隔数米都设置了十字形、三角形等不同形制的瞭望孔和射击孔。其中三角形射击孔尤为独特,内侧并列隔开两个方形孔,呈内八字向外夹角汇成一个圆孔,里大外小,内部防御者可以两个角度向外射击或是同一孔组内两人配合轮流向外射击,外匪想要射击入内则难上加难。 </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30年代,民勤县三雷镇三陶村人王庆云任民勤县保安团团长,一时声势煊赫。凡是马步青在民勤县的一切军需物资都经其手摊派催要,最后贡入军中。瑞安堡就是在这一时期由王庆云抽调全县的能工巧匠、人力财物修建的。</p><p class="ql-block"> 王庆云(1892-1951),字瑞庭,世代务农,有兄弟姊妹五人,排行第三‌。其兄王步云系前清生员,学识渊博,品行端方,担任民勤县教育局长多年,颇有政声。1929年,民勤遭马仲英屠城,王步云在保护学校师生时惨遭杀害,县人念其功德,荐其弟王庆云为教师,后推举为教育局长。‌王庆云在任职不到两年后去职,混迹于凉州(现武威凉州区),结识了号称“河西王”的国民党骑五师师长马步青的军需处长李某,被推荐为师部参谋。后来返回民勤,任民勤军需采购站站长和第一行政区区长。民勤成立保安团时,王庆云担任团长。1936年,王庆云大兴土木,修建庄院,两年后落成,因王庆云字瑞庭,当时正担任保安团长,修建庄院的目的又是抵御外敌,以保平安,所以取名“瑞安堡”。瑞安堡竣工时,王庆云大宴宾客,敛聚财物。四十年代初,马步青退往青海,王庆云去职,闲居在家。</p> <p class="ql-block">  1951年,王庆云被人民政府作为恶霸地主公审枪决。之后,民勤县政府将瑞安堡交由某国营农场管理。</p><p class="ql-block"> 1987年,民勤县博物馆接管了瑞安堡。同年,甘肃省文化厅拔专款修葺该堡,基本恢复了原貌。</p><p class="ql-block"> 1993年3月29日,瑞安堡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25日,瑞安堡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12年,民勤县博物馆将瑞安堡建成独具特色的民俗博物馆,以展示民国时期的家庭风貌为主,同时在部分房舍集中陈展地方民俗文物三千多件,大部分是民国以来民间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具。</p> <p class="ql-block">  瑞安堡,作为私人庄园,设计精美,规模宏大;作为军事防御建筑,结构严谨,进退自如,既有古建筑的雕梁画栋,又有现代建筑的实用美观,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地主庄园,也是不可多得的一处独特景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