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记|摩斯叠影(六) 丹吉尔-得土安-舍夫沙万

神行一舟

<p class="ql-block">2月7日星期五 天气:晴</p><p class="ql-block"> 从丹吉尔出发,途径被誉为白鸽之城的得土安老城,是安达卢西亚的遗梦。在摩洛哥西北部,地中海的风裹挟着咸涩与温柔,轻抚着一座依山而建的白色古城——得土安。</p> <p class="ql-block">  它距直布罗陀海峡仅数公里,如一只栖息的“白鸽”(阿拉伯语别称),静卧于里夫山脉的达拉萨山与格拉吉兹山之间,脚下蜿蜒的马蒂尔河谷将其拥入怀中。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老城,以层层叠叠的白墙、交错的拱门与安达卢西亚风情的街巷,诉说着跨越六个世纪的文明交融史。</p> <p class="ql-block">  得土安的命运如同一部地中海文明的史诗。公元前3世纪,腓尼基人于此筑城,罗马军队的铁蹄曾将其化为废墟。14世纪初,莫利尼德王朝的苏丹阿布·塔比德在唐蒙达古城的残垣上重建新城,奠定了今日得土安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然而,西班牙军队的洗劫再次令其沉寂百年,直至16世纪,来自安达卢西亚的格拉纳达贵族、摩尔工匠与犹太流亡者跨海避难,才让这座“白城”重焕生机。</p> <p class="ql-block">他们携来精雕细琢的建筑技艺,将安达卢西亚的拱券、马赛克与星形堡垒融入柏柏尔人的粗犷传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拱券之城”。1956年摩洛哥独立后,西班牙仍资助其修复工程,历史的恩怨最终化作文化的共生。</p> <p class="ql-block">可以这样认为,得士安老城是白墙蓝天下的人间剧场。从山脚仰望,得土安老城宛如一幅立体画卷:白墙如雪,绿顶清真寺点缀其间,狭窄街巷如迷宫般蜿蜒攀升,直至山顶的星形堡垒。</p> <p class="ql-block">老城现存三面城墙与七座城门,其中桑葚之门以桑树为名,风之门则通向《时间的针脚》电影取景地——阳光透过凉棚洒在鹅卵石路上,光影斑驳如时光针脚。 </p> <p class="ql-block">城内很多清真寺与陵寝,无声见证信仰的虔诚。哈桑二世皇宫广场上,高迪弟子设计的灯塔与法蒂玛之手浮雕相映成趣,前者以曲线诠释现代主义,后者以掌心纹路抵御“邪恶之眼”,东西方美学在此悄然对话。西班牙社区的白墙绿窗、雕花阳台,更将塞维利亚的风情定格于北非山峦之间。</p> <p class="ql-block">这里充满了市井烟火,是千年的生活交响乐。步入得士安老城,历史的厚重与市井的喧嚣交织成诗。今天没有了十字街巷的人潮,因为星期五要做礼拜,大多数商家选择休息。</p> <p class="ql-block">染匠巷、皮匠街与宝石作坊,还有民居巷以及只能容一个人通过的窄巷,到处铁将军把门,万人空巷。空气中没有了皮革的鞣制气息与薄荷茶的清甜。没有了工匠以古法捶打铜器,叮当声与商贩的吆喝声。转角处,哈里发宫殿的赭石拱门沉默伫立,而市集尽头的小巷却幽深静谧,偶有二三孩童嬉戏的足音轻叩石阶。 </p> <p class="ql-block">广场连接新旧城区,白鸽雕像垂首饮水,羽翼未收,似在诉说跨越地中海的迁徙史诗。这里的居民操着西班牙语与阿拉伯语,清真寺的唤礼声与教堂钟鸣和谐共处,将文化交融的密码镌刻入日常。</p> <p class="ql-block">得土安老城,是时光针脚缝缀的文明锦缎,是战争与和平交织的见证者,是安达卢西亚的海外遗珠,更是摩洛哥“白色迷城”的灵魂所在。今日的它,仍以5公里城墙抵御岁月风霜,以星形堡垒守望地中海的风云变幻。</p> <p class="ql-block">整座城市充满了西班牙风情,如有时间我们一定要立于制高点俯瞰,白墙连绵如浪,街巷错落如谱,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在拱券间流转——那是摩尔工匠的凿石声、格拉纳达流亡者的叹息,与今日市集的欢腾,可以这个路经的景点时间有限,但在我们心里已经埋下了永恒乐章。记住你了!白鸽之城……</p> <p class="ql-block">咱中午是在一家叫“网红中餐厅”的餐馆用餐,听着这名儿,是不是特拗口,跟念绕口令似的。这店是俩河南 80 后的姐们儿开的,可别小瞧,虽说都有娃了,可瞅着还挺年轻。说真的,她家菜味道真不赖。吃饭的时候发现个事儿,她俩都没带老公来。一打听,原来老公忙着做生意,老婆就合伙开店,还听见有那女孩喊其中一个叫“舅妈”呢,这关系,整得我脑子都乱了。得,不想了,还是去蓝城逛逛吧?中!(特意用河南大白话写)</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中,无数风景如过眼云烟,渐渐消散,唯有摩洛哥的蓝,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深深烙印心间,每每想起,那股震撼仍会扑面而来,美的让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走进舍夫沙万,仿佛误入了一个梦幻的蓝色仙境。狭窄的街巷在脚下蜿蜒伸展,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片醉人的蓝。墙壁、阶梯、门窗,无一不被这梦幻的蓝色所包裹,每一寸空间都像是被画家精心晕染过。</p> <p class="ql-block">那蓝色并非单一的色调,凑近细看,浅蓝色的清新如同清晨的薄雾,给人以空灵之感;深蓝色的醇厚恰似静谧的深夜,透着神秘与深邃。岁月在这些蓝色的表面留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却丝毫不显破败,反而为这份蓝增添了几分古朴的韵味,仿佛每一道斑驳都是一个沉睡的故事,等待有心人唤醒。</p> <p class="ql-block">抬头望向天空,舍夫沙万的苍穹亦是一碧如洗,湛蓝湛蓝的,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棉花糖似的云朵飘浮其间,偶尔为这片蓝天遮上一层轻纱,转瞬又飘然而去,让那片蓝更加夺目。</p> <p class="ql-block">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而下,照耀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使得摩洛哥的蓝,无论是大地、海洋还是天空的蓝,都愈发熠熠生辉。摩洛哥的蓝,就这样全方位地冲击着感官,从视觉到心灵,用它无可比拟的美,牢牢锁住每一位到访者的心,让人情不自禁沉醉其中,由衷感慨,美的让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你知道舍夫沙万吗?它可厉害着呢,是全球赫赫有名的三大蓝城之一,另外两座是希腊浪漫无比的圣托里尼,还有印度充满异域风情的焦特布尔。舍夫沙万位于摩洛哥,关于它为啥到处都是蓝色,说法可不少。</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最开始是为了驱蚊,蓝色有这功效;还有种说法,是当地犹太难民带来的习俗,他们用蓝色表达对天空、天堂的向往。几百年来,蓝色就这么涂涂抹抹,一代传一代,把整座城都染成了梦幻的蓝色童话世界,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为什么没有突尼斯?搞搞清楚,那是著名的蓝白小镇,不是蓝城。</p> <p class="ql-block">舍夫沙万在摩洛哥北部的里夫山深处,是一座如梦如幻的蓝城,它宛如一颗遗世明珠,散发着独特迷人的魅力,是全球旅人魂牵梦绕的旅游胜地,摄影师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关于它的起源,流传着诸多故事。据说在中世纪,这里曾是一片荒芜之地,后来摩尔人迁徙至此,看中了它得天独厚的地势,开始建立聚居点。随着时间推移,不同的民族与文化相继融入,逐渐形成了如今独特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说法是,早年犹太难民为了寻求安宁之所来到此地,他们带来了将房屋涂成蓝色的传统,寓意着对天空和天堂的向往,久而久之,蓝色便成了小镇的主色调。</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踏入这片土地,首先扑入你眼帘的是无尽的蓝色和纯净得近乎透明的空气,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与大自然亲密拥抱,抬眼望去,那片似乎永远湛蓝如宝石的天空,与错落有致、充满阿拉伯风情的城市建筑相互交融,一幅天然的蓝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p> <p class="ql-block">沿着著名的 Plaza Uta Hammam 广场前行,脚下不规则的鹅卵石路面,仿佛是岁月留下的密码,每一步都踏出历史的回响,刹那间,一种恍如隔世之感涌上心头。</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那座有着斑驳迹象的城堡静静矗立,被一圈醒目的红色城墙温柔环抱,似在低语往昔的峥嵘岁月;不远处,大清真寺宏伟壮观,宣礼塔高耸入云,悠扬的诵经声不时传来,吸引着游人不由自主地前往观摩、虔诚朝拜,那庄严肃穆的氛围,让人内心涌起一股想要亲近、甚至献上亲吻的冲动,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这份神圣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此次我们的旅程还加入了精彩的旅拍环节。摄影师是当地的墨西哥男青年,留着俏皮的小胡子,那模样颇为有趣,头发稍显凌乱地耷拉在脑门,我打趣地说活是“希特勒”,当然,这纯粹是旅途中的玩笑话,为大家增添了不少欢乐。</p> <p class="ql-block">而在舍夫沙万,镜头所到之处皆是绝美画卷,必拍之地数不胜数。首当其冲的便是那片美到让人窒息的蓝色海洋,漫步其间,感觉好似天空被哪位粗心的天神不小心打翻,颜料倾洒而下,将整个小镇染成了梦幻之境,也正因如此,它被赋予了“天空之城”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瞧,不管是民宅门口摆放的古朴陶罐、蜿蜒曲折的阶梯,还是高耸林立的墙壁,统统被涂绘成了最灿烂的天空蓝。据说,这种蓝色涂料里含有特殊成分,具有防蚊虫的神奇功效,于是世代相传,成了小镇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仔细端详,这里的蓝色丰富得超乎想象:深邃的蔚蓝仿若神秘海洋的深处,淡雅的淡蓝恰似春日里的澄澈晴空,深沉的深蓝如同午夜的浩瀚星空,还有天蓝、海蓝、青蓝、瓦蓝、宝蓝、紫蓝……千变万化,穷尽词汇也难以形容其万一,仿佛世间所有能想到的蓝色都汇聚于此。</p> <p class="ql-block">穿梭在蓝色的小巷,身着鲜艳服饰的姑娘们笑语嫣然,旋转起舞,裙摆飞扬;孩子们在阶梯上嬉笑玩耍,手中的彩色气球与蓝色背景相映成趣;老人们坐在门口,悠然地晒着太阳,脸上的皱纹里都藏着岁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管是民宅门口、还是阶梯和墙壁,都被涂绘成最灿烂的天空蓝,据说是为了防蚊虫。而且这里的蓝色并不单一:蔚蓝、淡蓝、深蓝、天蓝、海蓝、青蓝、瓦蓝、宝蓝、紫蓝....只有我们想不出来,没有他们涂不出来的蓝色。</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们则忙得不可开交,或蹲或站,寻找着最佳角度,捕捉每一个动人瞬间,快门声此起彼伏,定格的是舍夫沙万的绝美风光,也是这趟旅程中最珍贵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广场左侧,静静矗立着舍夫沙万的城堡博物馆,这座红泥堡垒建筑宛如一位沧桑的历史守护者,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时光回溯到 15 世纪,舍夫沙万的创建者——穆莱·阿里·本·拉赤德王子,怀揣着开拓疆土、建立城邦的雄心壮志,选址于此,命人筑起这座坚固的堡垒作为自己的行宫。</p> <p class="ql-block">彼时,工匠们就地取材,以周边的红泥为基,精心雕琢每一块砖石,耗费无数心血,才成就了它独特的风貌。城堡建成后,成为了权力与威严的象征,王子在此运筹帷幄,决策着城邦的大小事务。</p> <p class="ql-block">如今,当我们沿着古老的石阶一步步登上城堡,一幅震撼人心的蓝城全景图豁然呈现眼前。层层叠叠的蓝色房屋如波涛般蔓延至远方,与青山蓝天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而后,寻一处阳光斑驳的树荫坐下,周遭静谧得只听见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一个人独处于此,仿若尘世纷扰瞬间消散,身心放空,思绪悠悠飘远,穿越时空,与那段辉煌灿烂的历史悄然对话,沉醉在这如梦如幻的情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城市被染成一片暖橘色,像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油画。怀揣着对美景的期待,沿着楼梯拾级而上,登上广场最高的楼顶。此刻,视野豁然开朗,落日余晖毫无保留地倾泻而下,给大地披上一层金纱。</p> <p class="ql-block">远处山峦连绵,在夕阳映照下轮廓格外分明。倚着栏杆,手捧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轻抿一口,任由香气在唇齿间弥漫。待夕阳完全落下,夜幕悄然笼罩,伴着城市的点点灯火,品尝当地特色晚餐,好坏不论,只为体验舌尖上的异域风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