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

津西霞客

<p class="ql-block">美篇号—47461374</p><p class="ql-block">昵称—津西霞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家乡在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京沪高铁穿镇而过,天津南站坐落于镇东。小镇地处西青区中部,位于天津市西南部,东部与高新区相邻,南部隔独流减河与静海区相望,北部与杨柳青镇和中北镇相邻,西部隔津浦铁路与辛口镇相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起家乡的变化,我是深有感触的。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六零后,挨过饿,经历过洪灾、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着,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离生活富裕和小康的目标还是巨大的,那简直就是遥遥无期的事。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京沪高铁的建设,为我们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我们生活的改善拉开了序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铁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投资环境,许多有眼光的企业家,纷纷投资,使我们镇的经济建设驶入了快车道,随着大型企业、服务业等落户小镇,种地的农民摇身一变,就成了企业员工,政府有了税收,人们有了固定收入。这样有力的推动了小镇的各项建设,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去我们住的是低矮的平房,冬天冷,夏天热。没有暖气,没有卫生间,没有燃气,生活设施特别简单,那时就怕下雨、下雪,因为村子离马路有三四百米,出入非常不便。最难忘的是胡同里的垃圾堆(我们叫粪堆),每到夏天臭味难闻,蚊虫肆意。如今我们小镇,高楼林立,道路宽敞整洁,人们都住进了舒适的楼房,过着温馨甜蜜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昔日的臭水沟,现在已经变成了景观河。镇政府经过两年的努力,对河道进行清淤、护坡等工作,还对管网进行了改造,把全镇和各企业的污水经过预处理后,送入了离镇七八公里的污水处理厂,从根本上解决了水污染问题。河边已经建成了滨河公园,人们在这里健身、野钓、游玩,过起了以前做梦也没梦到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0年我们小镇开始平房改造,实行居住向城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的工作思路,用了五年左右时间就完成了平房改造工程,使全镇十六个自然村,三万多人全部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每家每户根据实际情况都能分到两三套房子,政府还给我们上了养老保险,从此我们真正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全镇经济的发展,政府陆续建设了十多座公园,对小区进行了高标准绿化,马路边、小区里、公园里,到处都是各种树木、草坪等,树木有成片的,有成行的,高低错落有致,春赏花,夏纳凉,秋观叶,冬赏雪。公园里每天都有很多人,有的打球,有的聊天,有的下棋,有的跳舞,健身器材区最热闹,人们一边做着健身运动,一边聊着天,顽皮的孩子们,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抢滑梯,好一幅美好生活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家乡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有社会山广场、桃花堤、银杏路等,还有离我们十公里远的杨柳青古镇,也是我们区政府所在地,它是天津市有名的古镇。古镇的年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四大木板年画之首,和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是亲眼所见的,而且这种改变还在进行中,相信未来我的家乡会更美,更漂亮,会让更多的人喜欢它,爱上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