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褒禅山,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历史悠久,景致宜人,4亿5千万年前,褒禅山所在原为一片汪洋,随着地壳运动,大海抬升为陆地,陆地又沉陷为大海。如此循环反复,终于在最后一次燕山造山运动中升出海面。褒禅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其东有灵芝山,山上树木参天,古以盛产灵芝得名;中有起云峰,高耸入云,“天欲雨,山则云遮雾障”,西有碗儿岭,相传一罗汉出生于此,饮食后投碗于岭上,仍见坐卧痕迹。登褒禅山极目远眺,四周青峰环绕,山野之趣,赏玩之乐,探幽之险,登临之兴,令人流连忘返。</p> 褒禅山 <p class="ql-block"> 相传,褒禅山为仙家聚集之处。仙人不食人间烟火,以嚼首乌,食灵芝,饮甘露为生,他们从天庭上带出许多灵芝、何首乌的种子,撒在褒禅山中。所以,褒禅山漫山遍野可采掘到灵芝、首乌,灵芝山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褒禅山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由华阳洞、褒禅寺、伍子胥古道和古昭关四大旅游版块组成,景色秀美,风光宜人,是研学旅游、观光旅游、体育运动的绝佳场所。</p> <p class="ql-block">《褒禅寺》</p><p class="ql-block">褒禅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处7.5公里,旧名花山。唐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山下,死后葬此,其弟子改花山为褒禅山。褒禅山主要山峦有三座。东为灵芝山,树木参天,古以盛产木灵芝得名;中为起云峰,高耸挺拔,"天欲雨,山则云遮雾障";西有鳌鱼岭。</p> <p class="ql-block">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游玩褒禅山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游记《游褒禅山记》,启迪并鼓舞了无数后来人。</p> <p class="ql-block">《访褒禅山》</p><p class="ql-block">作者:阿紫</p><p class="ql-block">(20231005)</p><p class="ql-block">佳节至末端,游兹褒禅山。</p><p class="ql-block">拾果缘古道,抚松慕先贤。</p><p class="ql-block">昭关过伍员,一夜须发斑。</p><p class="ql-block">慧褒建禅院,佛灯燃香烟。</p><p class="ql-block">荆公所到处,千古留名篇。</p><p class="ql-block">触目皆苍翠,放眼更蔚蓝。</p><p class="ql-block">游客迤逦行,一路笑声喧</p> <p class="ql-block">褒禅山寺庙 传来僧人唱诵梵呗声,连山中石马也静卧陶醉其中听经</p> <p class="ql-block">褒禅山沿途山路的风景,绿树成荫,负氧离子含量丰富,深吸一口气,身心愉悦</p> <p class="ql-block">沿途打卡的指示牌</p> 褒禅山寺 <p class="ql-block">南无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知青下乡点,仿佛看到那个年代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来到这里,捋起袖子加油干</p> <p class="ql-block">知青岁月痕迹</p> <p class="ql-block">牌匾石刻久远,每一处都是历史印记</p> <p class="ql-block">用石头垒起来的石屋守林人值班室</p> 华阳洞 <p class="ql-block">褒禅山有华阳仙洞、褒禅烟雨的传说,“华阳仙洞”,传说仙翁往来此间,故名。华阳洞有天、碑、门、地四洞,“褒禅烟雨”据说由于“葱菁环峙,如列翠屏,烟雨苍茫,胜似图画。”山岭有石池,潴水不涸。华阳洞因在山的南面亦即山之阳,故称华阳洞</p> <p class="ql-block">华阳洞是褒禅山旅游区的主景观,洞深1600米,有10大景区、102个景点。洞群分前洞、后洞、夭洞、地洞,特点是"洞中有洞,洞里有河。河上泛舟,洞洞相通。"前洞有"华阳"、"万象皆空"等石刻文字。后洞又称"碑洞",即王安石当年游览路线,移步换景,神奇虚幻。到此一游会给您带来“游山如读史,看洞若观画"的艺术享受。</p> <p class="ql-block">在华阳洞里,我们可以看到“荆公寿带”、“贤人书寿”、“莲台飞瀑”等景,洞内自然景观琳琅满目,争奇斗姿,各显其妙,不仅令古时的文人墨客感到惊奇,也让今人感到奇幻而有趣</p> <p class="ql-block">来到后洞,眼前豁然开朗,在当年王安石止步的“回步厅”。最引人注目的是镌刻于石壁上的三句话:“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三不足精神”正是当年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p> <p class="ql-block">写《游褒禅山记》时,王安石正是风华正茂的34岁。他在文中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抱负,通过游华阳洞半途而返,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离不开三种因素:力、志和物。“力”和“志”是内因,而“物”则是外因的支持,三者缺位一方便难以获得成功。</p> 伍子胥古道 <p class="ql-block">伍子胥古道</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22年,楚国大夫伍子胥为逃避楚平王的追杀,弃楚投吴,智过昭关后所走的就是这条古道,十五年后,伍子胥率领吴国军队攻下昭关杀向楚国,走的还是这条古道,真正是“一人过关、几国兴亡”。</p> 大庙村 <p class="ql-block">大庙古村落的村名包含着人们对古褒禅寺的崇敬。这里翠峰叠嶂,泉水潺潺,怪石嶙峋,鸟语花香,是唐高僧慧褒禅师最初结庐处,也是大唐佛教圣地之一,还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寺庙(古时称寺庙为“大庙”)命名的村落,真正的褒禅寺遗址就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山下的老鹅成群结队的撒欢觅食</p> 鳌鱼岭 <p class="ql-block">鳌鱼岭,这里是古道最高处,青山如黛,植被丰茂。登高望远,原始森林大峡谷、昭关电视发射塔、美好乡村别墅群尽收眼底,顿觉物我两忘,神怡心旷。</p> <p class="ql-block"> 伍子胥古道上有个大名鼎鼎的“千金湖”: 春秋时期,伍子胥父兄被迫逃离楚国,投奔吴国,饥寒交迫的他被一位浣纱姑娘相救,伍要求对方为他保密,姑娘想起,男女接触为礼教和舆论不容。她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见状伤感不已。咬破手指在石上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p> <p class="ql-block">青桐果,炒熟了香喷喷好吃</p> 千金湖 古韶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昭关,是位于含山城以北7.5公里处的一处关口,相传古时山四周均为湖泽,唯有昭关一途可通</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演绎了一场“伍子胥过昭关”的传奇历史故事。 春秋时,伍子胥为父报仇。先奔宋后逃郑,辗转数国,一路吹箫乞食,欲奔吴国。来到昭关时,关口挂着他的画像,盘查很严,一时受阻,无法出关。这时恰好遇见东皋公好心搭救他回家,隐居下来。一连7天,伍子胥想到父兄的仇还未报,悲愁交加,竟在一夜之间急白须发。于是东皋公就让长相极似伍子胥的朋友皇甫讷冒充过关,而伍子胥则趁皇甫讷被抓的混乱时机,乔扮成民间老人蒙混过关。到吴国后,帮助姬光夺得皇位,最后官封大夫,兵拜副将,统兵十万,挥师郢都,在春秋 战国史上留下兴吴灭楚的篇章。</p> 红土坂 <p class="ql-block">红色红土坂</p><p class="ql-block">六衖村,距离含山县城仅有20公里左右。四周山丘环抱,沟壑纵横,浓荫密布,远远望去就是一座座不起眼的小山岗,只有走进村庄才会发现乾坤世界的奥妙。</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处古老村落。至今仍保留“石屋”“石墙”“石路”“石桥”等,是山区村落的独特代表。这是一个网红打卡地。探山乡之奇,看田园之美,随着名气日增,这里也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景点。这里,就是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仙踪镇西北部的六衖村,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石头部落”</p> 游击队旧址 <p class="ql-block">黄山游击队旧址</p> 长江不夜城 <p class="ql-block">长江不夜城,以新长江文化为核心,打造了国内唯一的千里长江画卷景观、国内唯一长江主题花车巡游等多项国内首创文旅体验。新业态展现长江文化、新科技传承非遗技艺,在趣味性、娱乐性、互动性的基础上,融入科技手段、网红思维、元宇宙元素等,打造出极具氛围感的电影级国潮场景,智造新文旅爆品,大力推动马鞍山文旅发展。</p> <p class="ql-block">后记:10月5日早6时30分农业银行出发含山,游褒禅山寺,探华阳洞,徒步伍子胥古道。从褒禅寺~华阳洞~古昭关共13.23公里,用时4小时46分,拨高252米。后到红土坂参观红色六衖,红土泉,石头房。下午5时到皖南最网红~长江不夜城畅游畅玩,6时华灯初上拍照抖音,7点回城9点到句容 ,一天行程愉快结束。特别感谢提供照片的群友,感谢一路相伴的群友,感谢群主精心组织行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