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 称:识 途</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0164884</p> <p class="ql-block">渐渐年已结束,在物质条件丰厚的今天,人们都能吃好喝好穿好玩好,享受着现代的物质文明。但由于现代交通的发达,有的人将拜年像完成任务似的一两天就把亲戚跑了个遍,更由于如今信息的发达,有人干脆在电话里拜个年了事,而失去了亲情。过了正月初五拜年的人已廖廖无几了,年虽已过,但总觉得年味淡薄。仍怀念父母时代那个物资并不丰厚的年味,这大概也算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吧!</p> <p class="ql-block">那年月由于腊月有父母的操持准备,过年的基本物资比平时要丰富得多,杀了一头猪,虽百十来斤重,不算多,在那个年代已是到顶了。鸡杀了数只,糖熬了,酥饼做了,糍粑打了,豆腐包了,面擀了,大米也备了,烟酒也买了一点儿。在我们的认知里,仿佛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只等新年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年三十一到分外忙,家里分两条线作业。一条是我们在父亲的带领下,首先是再次进行年终彻底的大扫除。这次除了清扫屋内屋外,连屋顶的蜘网,厨屋顶的堂茶灰也清扫得干干净净。幸那时的房子没有窗户,总算还省了一件事。另一条线则是由母亲主厨,奶奶和姐姐帮忙准备团年饭。我们搞好了清洁,接着就摆家具,堂屋里摆上了大方桌及太师椅,平时用的小方桌小椅子暂时只能靠边站了。于是再次清洗桌椅,让过年的格局初步具备。</p> <p class="ql-block">桌椅摆放停当,开始书写春联了,写春联的红纸父亲早已买回来了。父亲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我们不会写字,赶忙帮助砚墨。父亲把一张张大红纸裁成了一条条春联大小,我已把墨砚浓。父亲提笔挥毫,一幅幅对联在他的笔下显现,我们把对联摆好防止流墨。那时我家房屋虽很破旧,但间数不少,门也较多,大大小小共写了八九幅对联。</p><p class="ql-block">父亲的对联写完,母亲也已把浆糊熬了一滿盆。我和哥哥在父亲的指导下,把一幅幅崭新的对联贴在了门框上,门上贴上门页,大门上还贴了一对门神。对联一贴,屋里屋外到处一片红,过年的味道愈加浓厚。</p> <p class="ql-block">时值中午,母亲的团年饭也熟了。呀,今天的菜肴多么丰盛啊!母亲打破传统的四大盘两碗,(四盘即:蒸肉、煎鱼、素卷、炒豆皮,两碗:一碗咸汤,一碗甜汤。)又增加了什么牛肉啊,干鱼啊,鸡啊,红烧肉……有蒸的,炸的,煎的,炒的,还有我说不出名字的菜肴。母亲的厨艺特好,样样都色香俱全,这些都是我们平时难吃到的,特别诱人。看到这样丰盛的菜,真是馋涎欲滴,想一下子全吃下去。</p><p class="ql-block">这时家人都围着桌子坐下去,爷爷伯父居上座,其他人分坐于下座及两旁,一家人挨挨挤挤一大桌。坐好后父亲开始装香点蜡烛于神前祭拜,恭请列祖列宗回家团年。礼毕,在鞭炮声中开始吃团年饭,父亲拿着酒壶给爷爷大伯敬酒,贪吃的我赶紧夹了一块肉放进了嘴里。母亲和奶奶只是吃一些素菜,把好菜都让给了我们吃。团年桌上大人们一边喝酒,一边讲一些吉祥的话,企盼着来年的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我们小孩子只顾不断地吃着美味的菜肴,一会儿桌上的盘碗都已见底,只剩骨刺和菜汤了。我已吃得饱饱的,打着嗝儿,赶快跑到外面捡鞭去了。</p> <p class="ql-block">我在鞭纸堆里终于捡了几颗有捻和无捻儿未响的鞭,把麻杆点燃后当火源,点着那些曾经的哑鞭和哥哥一起放起来。这时父亲拿出几根小烟花,我拿在手里高兴地放起来,因为一点就喷出一串火花美极了。这时哥哥又拎来一个篾编纸糊的长圆形灯笼,这个也是父亲为我们买的,里面还有一支腊烛,等到晚上再玩。我们俩一起放鞭和烟花,在响声中高兴地蹦着跳着。</p> <p class="ql-block">那时没有电,更谈不上听广播看电视了。年三十晚上也没什么特别好玩的,我们提着灯笼到处转悠。有时还到小伙伴家串串门,互换着零食,放一放那些装在口袋里的小鞭或纸炮,看看小人书,痛快地玩到夜深。灯笼里的蜡烛点完了,才回家休息。</p> <p class="ql-block">到了大年初一最热闹。一大早就听到母亲的声音叫我起床,要我跟父亲去拜跑年。睡在被窝正舒服,真不愿起床,但经不住母亲的一次次催促,只得起床穿上新衣,洗了脸和哥哥一起跟着父亲去给前辈们拜跑年了。这时的路上已有一拨又一拨的人群在走动,这也是在拜跑年的。我们拜了几家,都受到前辈们的热情接待,还端出美味的糕点招待我们,这可是平时很难见的,心里也高兴起来。</p><p class="ql-block">正准备继续去拜年,只听得一阵阵锣鼓傢什响,我这哪里还有心思拜年,撒腿便往响声处跑,父亲也只好停止拜年,和我们一道来到响声处。原来是给军属拜年的宣传队,这些演员穿着花衣服,有彩莲船、踩高翘、蚌壳精等等节目,特别是演蚌壳精的老汉那一些滑稽动作引得观众一阵阵笑声。</p><p class="ql-block">看完表演我们继续跟父亲去拜跑年。别看是跑年,每到一家,都有各种糖果点心让我饱了口福,荷包里还被塞得滿滿的。这大年初一真好玩,收获也真大呀!</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拜跑年拉开了拜年的序幕,大年初二就带着自家的礼品(酥饼、糖等)跟着父亲到外婆等亲戚家拜年。直到正月十五在为时半个月里乃至整个正月,我们都沉浸在拜年与被拜年的欢乐之中。那时没有车,无论多远全靠两条腿,虽累但觉得很快乐。因为亲戚家有好吃的好玩的,有好久未见的表兄弟姐妹这些小朋友等着和我们相聚。玩上一天,第二天离开时还可收到或多或少的压岁钱呢。</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有父母时代的年味,这年味充滿了幸福与快乐,美味与收获,叫我怎能不留恋那父母的年味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本文编辑:识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片来源:原创</b></p>